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基于扩散张量成像的婴幼儿大脑图像自动分割

发布时间:2018-02-01 03:35

  本文关键词: 婴儿 儿童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大脑分割 出处:《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扩散张量成像(DTI)的婴幼儿大脑图像自动分割方法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提出一种基于DTI图像的婴幼儿大脑的分割方法。该方法主要分为2个阶段:①利用水的分布,提取脑脊液(CSF);②利用水在神经元中的各向异性扩散,提取白质(WM),继以区分灰质(GM)成分。结果通过本研究设计的特征选取方法可筛选出有效的DTI特征组合。第1步以平均扩散率(MD)和第3个特征值(L3)为组合特征提取CSF,第2步以各向异性分数(FA)和L3为组合特征提取WM和GM,可获得最高的平均相似性。经2步分割可成功进行婴幼儿大脑图像分割并获得满意的分割效果。结论基于DTI的婴幼儿大脑图像自动分割方法合理、可行,具有较高的分割精确度。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DTI based on diffusion Zhang Liang imaging. Methods A method based on DTI image was proposed to segment the brain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The method was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1: 1 distribution of water. Extraction of CSF from cerebrospinal fluid; (2) extraction of white matter (WM) by anisotropic diffusion of water in neurons. Results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DTI features can be selected by the method of feature selection designed in this study. The first step is based on the average diffusivity (MD) and the third eigenvalue (L3). Extract CSF for combined features. The second step is to extract WM and GM with anisotropic fractions (FA) and L3 as combined features. The highest average similarity can be obtained. After two steps of segmentation, the infant brain image can be segmented successfully and the result is satisfactory. Conclusion the automatic segmentation method of infant brain image based on DTI is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It has high segmentation accuracy.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邵阳学院临床医学系;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基金(14C1042)
【分类号】:R445.2
【正文快照】: 精确、自动地大脑分割技术可应用于婴幼儿大脑DTI的各参数图,包括FA、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损伤、脑功能重塑、大脑发育的相关认知科学研究。尽ity,MD)、扩散张量的3个特征值(L1、L2、L3,L1管常规MR图像在形态上的分辨率较高,但仍存在诸L2L3)及特征向量(V1、V2、V3)、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雪梅,肖江喜,谢晟,王霄英,蒋学祥;正常儿童脑组织成分变化——扩散张量成像的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年10期

2 张海龙,韩鸿宾,高东红;扩散张量成像的算法实践与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年07期

3 邹立秋,张芳,屈辉,李大胜,张媛,谢敬霞;不同数量梯度磁场方向对正常脑白质纤维束扩散张量成像的比较定量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年10期

4 倪红艳;祁吉;KAVCIC Voyko;钟建辉;王明时;;扩散张量成像图像数据采集技术的参数优化[J];天津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5 J.F.Deux;P.Malzy;N.Paragios;G.Bassez;A.Luciani;P.Zerbib;段小慧;;扩散张量成像评价腓肠肌收缩运动[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8年06期

6 武艳君;唐光才;韩福刚;;扩散张量成像的原理及其在颅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医学综述;2008年04期

7 王岩;马林;李德军;郭行高;;正常人颈髓扩散张量成像的定量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年08期

8 吴占雄;朱善安;贺斌;;扩散张量成像中脑胼胝体结构图像的分割算法[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01期

9 王微微;刘爱连;;扩散张量成像在腹部的应用[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1年03期

10 宋春瑶;王晓明;;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脊髓型颈椎病的初步研究[J];磁共振成像;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岩;马林;;健康人颈髓扩散张量成像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2 李春媚;陈敏;李飒英;张宏;王文超;赵伟峰;张晨;周诚;;正常前列腺3T扩散张量成像[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齐志刚;王志群;李坤成;;DTI在健康老年、aMCI、AD患者中的改变[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袁建华;丁忠祥;王欣欣;;豆状核发育异常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A];2008年浙江省放射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金科;陈桦;谭利华;;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儿童脑室周白质损伤所致脑瘫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任津瑶;倪红艳;;扩散张量成像检测阿尔茨海默病[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晓明;;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评价小儿脑病的初步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8 邱明国;王健;谢兵;巫北海;;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颅脑疾病的初步应用[A];2005年中国神经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史瑞华;;扩散张量成像在脑环形强化病变诊断中的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10 魏易琼;潘小平;李泽;卢祖能;苏常春;;应用核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评价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影像特征[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超;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2 宗会迁;颈髓压迫性损伤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实验和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3 朱向玉;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评价脊髓损伤的基础学及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田欣;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腰椎退行性改变及神经根病变的定量分析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5 倪红艳;正常老年人和阿尔茨海默病人脑白质改变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宛四海;视觉通路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及其临床应用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7 吴占雄;基于DTI的脑组织分割与各向异性电导率计算模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侯进;扩散张量成像在骨性关节炎评估中的作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9 张雪峰;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评价缺血性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应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10 花劏劏;正常成人脑结构年龄相关性变化与脑白质疏松的3.0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岂溱;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脑白质损害的评价[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白峥嵘;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肌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3 马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及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在脊髓内外病变中的应用价值[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4 杨雪丽;3.0TMR-DTI在成人正常颈髓及CSM中的价值探讨[D];长江大学;2015年

5 郜璐璐;MR扩散张量成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6 聂泰明;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颅内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D];滨州医学院;2014年

7 喻思思;3.0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评估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价值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8 胡子翔;扩散张量成像在视神经纤维示踪法中的应用[D];东北大学;2014年

9 巩涛;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前列腺癌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滨州医学院;2014年

10 胡延文;基于DTI的脑白质电导率计算与脑刺激的数值模拟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808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14808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0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