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腮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发布时间:2018-02-13 01:22

  本文关键词: 腮腺肿瘤 腮腺疾病 结节病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Meta分析 出处:《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区分腮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High Wire Press、Ovid、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语言为英文和中文,检索至2016年5月31日。选取应用超声弹性评分法鉴别腮腺结节良恶性的文献,采用合并敏感度、合并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综合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评价超声弹性评分法的诊断准确性。结果最终纳入7篇文献,包含449例患者,共计486个结节。超声弹性评分法鉴别腮腺结节良恶性的合并敏感度、合并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分别为0.781(95%CI 0.702~0.847)、0.797(95%CI 0.750~0.838)、3.753(95%CI 2.293~6.124)、0.285(95%CI 0.147~0.555)、13.941(95%CI 4.571~42.519)。综合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为0.8638,Q~*指数为0.7944。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腮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可以作为一个辅助工具与传统超声联合使用,提高腮腺结节的诊断准确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real-time ultrasound elast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parotid nodule by Meta analysis. From May 31st 2016 to May 31st 2016, we selected the literatures that used the ultrasonic elastic scoring method to distinguish benign and malignant parotid nodules. The combined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 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 diagnostic ratio ratio were used to identify the benign and malignant parotid nodules.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the ultrasonic elastic scoring method was evaluated by synthesizing th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of the subjects. Results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the ultrasonic elastic scoring method was included in 7 articles, including 449 patients with 486 nodules. The combined sensitivity of the ultrasonic elastic scoring method in differentiating benign and malignant parotid nodules was analyzed. Combined specificity, 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 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 The diagnostic ratios were 0.78195 CI 0.702 / 0.8702 / 0.79795 / CI 0.750 / 0.838 / 95CI 2.2936.1240.28595 / CI 0.14795 / 0.1470.555CI 0.1470.555CI 0.1470.555CI-4.57142.5191.Conclusion the area under th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is 0.8638QT * 0.79444.Conclusion it is valuable to differentiate benign and malignant parotid nodule by real time elastography. It can be used as an auxiliary tool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ultrasound to improv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parotid nodule.
【作者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辽宁省肿瘤医院医学影像科;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
【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02450)
【分类号】:R445.1;R739.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厉婷;冷旭;;加速康复外科在腮腺全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年12期

2 俞光岩,邹兆菊,郝凤鸣,李莎;腮腺肿瘤的灰阶超声诊断[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88年S1期

3 唐思芳,陈智辉;腮腺肿瘤切除与整复治疗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0年04期

4 王玉玲;;腮腺肿瘤切除58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年10期

5 戴莉;张晓;;腮腺肿瘤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7年03期

6 杨丽;张菊红;曾文新;;108例腮腺肿瘤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20期

7 滕小云;;老年腮腺肿瘤患者的术后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32期

8 马秋萍;康东红;;老年腮腺肿瘤患者的术后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8年24期

9 王惠琴;;腮腺肿瘤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年09期

10 黄小红;张瑜;刘雅婷;赵亚红;;腮腺肿瘤围术期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08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灵茶;;腮腺肿瘤病人的术后护理[A];全国口腔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岳艳芳;陈红霞;;腮腺肿瘤患者的护理[A];肿瘤研究新进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肖利;;腮腺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口腔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袁志斌;于建芳;陆汉魁;朱瑞森;;核素腮腺显像评价腮腺肿块的价值[A];第三届全国核素显像暨核素治疗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元建鹏;张卫东;;MRI在面神经腮腺段的显示作用探讨[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6 张玉穗;王波;;腮腺肿瘤CT影像与病理对照分析[A];贵州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201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3年

7 张小君;冉贞芳;陈绩;;儿童腮腺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王毓洲;黄席珍;王菁;肖高辉;罗英;武永吉;;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文献综述及Meta分析[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著汇编[C];2001年

9 洪万东;朱启槐;黄智铭;;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免疫卡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meta分析[A];2007年浙江省消化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孙亚莉;吕时铭;;孕中期血清高水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产科并发症及病理妊娠关系的meta分析[A];2007年浙江省医学检验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金芬;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在腮腺肿瘤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价值[D];山东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俞顺;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和动态增强磁共振定量参数在腮腺肿瘤鉴别诊断的初步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杨功鑫;腮腺肿瘤的磁共振弥散加权评价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3 余韵;多层螺旋CT在鉴别腮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4 李红;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MRI征象分析[D];浙江大学;2014年

5 杜燕飞;声辐射力脉冲成像及MR弥散张量成像在腮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D];山东大学;2014年

6 余丹;归脾汤加减治疗失眠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7 冯书贤;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D];东南大学;2015年

8 欧东;PVA与GS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疗效的Meta分析[D];遵义医学院;2016年

9 李娟;早期干预对我国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影响效果的Meta分析[D];延边大学;2016年

10 赵倩;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恢复出生体重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D];延边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070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15070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a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