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研究
本文选题:基因芯片 切入点:基因表达谱数据 出处:《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探讨高维基因芯片基因表达谱数据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分析比较t检验法、秩和检验法、BON法、SIDAK法及ALSU法5种算法的差异表达基因筛选效率;采用模拟实验对t检验法、ALSU法等5种算法进行比较,并使用第一类、第二类错误率、总体错误率、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数及其均方根误差等5种指标进行评价;t检验法、秩和检验法计算结果过于灵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个数较多,会促使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中假阴性事件的发生,BON法、SIDAK法筛选结果过于保守,筛选的差异表达基因个数较少,假阳性事件发生率较为显著,ALSU法能较稳定的抑制第一、二类错误率的发生,同时ALSU法筛选结果受系统扰动误差影响较笺LSU方法能够稳定的、高效的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在使用高纬基因表达谱数据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时应首选ALSU法.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methods of screening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by using high dimensional gene microarray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data, the screening efficiency of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genes was analyzed and compared among t test method, rank sum test method and SIDAK method and ALSU method. Five algorithms, such as t test method and ALSU method, were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by simulation experiments. The first type, the second type error rate, the total error rate, the number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and their root-mean-square error were used to evaluate t test method. The results of rank sum test were too sensitive and the number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was more, which would promote the occurrence of false negative events in the screening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and the SIDAK method was too conservative, and the number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was less. The incidence of false positive events was more significant. ALSU method could stably inhibit the occurrence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class error rates. Meanwhile, the screening results of ALSU method were more stable and efficient than those of LSU method in screening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which were influenced by systematic disturbance error. ALSU method should be used to screen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using high latitude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data.
【作者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医疗设备处;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南京医科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系;南京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面上项目(2014NJMU035)
【分类号】:R4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婉婷;刘成友;吴静;丁勇;;微阵列数据扰动对错误发现率方法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7期
2 刘成友;丁勇;;相对误差直线回归模型两种参数估计方法的比较[J];中国卫生统计;2012年06期
3 孙红卫;王玖;韩春蕾;;基于Monte Carlo模拟的非参数多重比较方法评价[J];中国卫生统计;2011年05期
4 李运明;曹文君;陈长生;;六种基因表达谱数据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方法的比较[J];中国卫生统计;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纪兆华;基于样本子集差异基因表达检测的统计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姜凌;生物统计中多重检验问题的分析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成友;刘康;余晶;宋宁宁;丁勇;吴静;秦航;;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7年06期
2 丁勇;;随机误差对线性回归相关系数的影响[J];中国卫生统计;2016年06期
3 刘成友;蒋红兵;丁勇;周鑫;刘康;吴静;秦航;;基于基因表达谱数据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新方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6年18期
4 丁勇;;误差绝对值的统计特征和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6年01期
5 刘汉明;饶妮妮;李益;罗恒荣;杨阳;杨锋;;基于最大信息系数的永久性房颤差异表达基因识别[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5年01期
6 陈婉婷;刘成友;吴静;丁勇;;微阵列数据扰动对错误发现率方法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7期
7 刘华伟;牛林新;;基于漂移度的地基沉降预测模型评价与组合策略[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28期
8 申希平;祁海萍;刘小宁;;Friedman M检验平均秩的多重比较在SPSS软件的实现[J];中国卫生统计;2013年04期
9 冯变英;刘焱青;段淑红;张旭;;多重比较及其在销售数据分析上的应用[J];运城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昊;多重检验技术及其在微阵列数据分析中的应用[D];华东交通大学;2016年
2 魏菡;多重假设检验的方法及其参数估计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李伟;多重检验相关研究及其在生物数据上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4年
4 余庆;基于指纹识别和PKI的网上银行身份认证系统设计[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5 岳宏亮;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位置频率矩阵的聚类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成友;丁勇;;相对误差直线回归模型两种参数估计方法的比较[J];中国卫生统计;2012年06期
2 邹金凤;郝春香;洪贵妮;郭政;;乳腺癌转移相关基因与功能识别的可重复性[J];生物信息学;2012年01期
3 张敬华;李金铭;朱坤;;MATLAB在微阵列数据分析的FDR控制中的实现[J];福建电脑;2011年08期
4 云连英;曹勃;;基于优化的相对误差意义下的数据拟合[J];统计与决策;2007年21期
5 王璐;荀鹏程;赵纯;沙家豪;陈峰;;差异表达驱动的微阵列数据降维策略[J];中国卫生统计;2007年04期
6 蒋定锋;潘娟娟;赵耐青;;差异表达基因筛选方法的比较[J];中国卫生统计;2006年05期
7 荀鹏程;赵杨;柏建岭;易洪刚;于浩;陈峰;;微阵列数据的多重比较[J];中国卫生统计;2006年01期
8 贺宪民,武建虎,贺佳;小样本情况下差异表达基因鉴别的参数统计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5年03期
9 吴骋,贺佳,贺宪民,付旭平;cDNA微阵列实验分析中常用的统计方法[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4年05期
10 李成思;基于相对误差意义下的最小二乘法[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俊平;细胞毒抗肿瘤药物的共同基因表达谱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2 杨春梅;基因表达数据聚类分析算法研究和应用[D];天津大学;2006年
3 付旭平;基因芯片数据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4 宇传华;ROC分析方法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定锋;潘娟娟;赵耐青;;差异表达基因筛选方法的比较[J];中国卫生统计;2006年05期
2 杨谊,周保和,邱宗荫,刘淑红,范明;点燃大鼠脑内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和分析[J];重庆医学;1998年05期
3 蔡绍曦;赵海金;丁彦青;李文军;周斌;肖军;;哮喘发作与细胞骨架重建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24期
4 赵勇,丁金凤;寻找差异表达基因[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0年02期
5 范保星,张开泰,孙敬芬,项小琼,谢玲,胡迎春,王升启,吴德昌;BEP2D细胞恶性转化不同时期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3年04期
6 吕立夏,徐磊,杨翠香,李学礼,王尧;单眼视网膜摘除鸽视盖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J];解剖学报;2002年05期
7 彭依群,廖二元,邓小戈;雌二醇诱导人成骨样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筛查[J];中华内科杂志;2003年08期
8 王学,徐静;一种鉴别基因差异表达的新方法——差异表达mRNA呈现技术[J];生物工程进展;1998年03期
9 金慧英,房德兴;检测差异表达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J];免疫学杂志;2000年S1期
10 梁自文,杨宗城,罗向东;内皮细胞内毒素刺激后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建达;陈晓梨;陈鑫基;祝亮方;杨月玲;陈元仲;吕联煌;;抑制性消减杂交法研究初治和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基因的差异表达[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2 狄冉;储明星;;高通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技术简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叶波平;边杉;赵艳景;王颖;奚涛;王;吴梧桐;;鲨鱼再生肝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及其产物的活性研究[A];中国海洋生化学术会议论文荟萃集[C];2005年
4 朱金金;刘桂琼;王志跃;杨海明;;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鸡贮精腺差异表达基因[A];中国家禽业——机遇与挑战——第十三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秦国政;田世平;王清;刘嘉;;线粒体蛋白差异表达及氧化修饰与果实成熟衰老的关系[A];第三届全国植物蛋白质组学大会摘要集[C];2010年
6 慕开达;朱云霞;张蓉;胡承;王从容;王琛;贾伟平;;基于NOS1AP基因SNP分型的人肝脏全基因组差异表达研究[A];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7 毛兴学;庄楚雄;彭新湘;梅曼彤;郭振飞;李明启;;水稻冷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差异表达[A];全国植物光合作用、光生物学及其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8 胡志昂;王洪新;;杂交水稻光抑制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及其遗传来源[A];2006年中国植物逆境生理生态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任绪义;张建鹏;冯伟华;焦炳华;;大鼠睾丸镉毒性相关蛋白差异表达分析[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二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论文集[C];2004年
10 康丽;姜运良;;用cDNA-AFLP筛选鸡卵巢性成熟差异表达基因[A];中国家禽科学研究进展——第十四次全国家禽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肾癌差异表达基因鉴定及功能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建祥;氡染毒动物差异表达基因的高通量筛选[D];苏州大学;2007年
2 彭依群;雌二醇诱导人成骨样MG-63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分离和鉴定[D];中南大学;2003年
3 陈赛娟;不同被毛密度獭兔皮肤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和CCNA2基因的多态性检测及其与被毛密度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4 苑纯秀;日本血吸虫发育期别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研究及新基因的克隆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5 陈鑫基;1.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筛选、分离、克隆急性白血病复发相关基因 2.聚合酶链转化—阻断PCR消减法:一种新的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方法的建立和验证[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6 姚颖垠;小麦杂交种与亲本之间差异表达基因的分离、克隆与功能鉴定[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涛;两品种猪快慢肌纤维差异表达基因鉴定与通路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2 韩韶华;干旱和盐胁迫中桑microRNA差异表达分析[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3 左海洋;小鼠精子形成期间差异表达基因验证[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4 张文静;结肠癌外周血中差异表达基因的来源[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李凡;观赏桃‘金陵锦桃’的间色机制初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6 皇甫冰;基于高通量测序的中国地鼠颊囊鳞癌转录组差异表达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7 员艳丽;白沙蒿对干旱响应的转录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8 陈程;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的重症手足口病差异表达基因研究[D];南华大学;2016年
9 倪正强;牦牛、黄牛舌尖的比较转录组学分析[D];兰州大学;2017年
10 任丽萍;根据功能相关性评价差异表达基因的可重复性[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88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1588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