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急救流程优化与效果评价
本文选题: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 切入点:脑血管再通 出处:《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研究目的1.调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急救流程的现状及与国际标准之间的差距,为流程的优化提供依据;2.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理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急救流程进行优化,并探讨流程优化方案对缩短院内延误时间的实施效果。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采用目的抽样法,应用现场追踪调查方法,对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急救流程进行调研,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作为研究工具,调查分析上海市某三甲医院从2016年1月至6月经急诊科收治的8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绘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急救流程图,收集其自到达急诊开始到接受溶栓/取栓治疗的各项指标:(1)流程各环节时间指标:入院至见到急诊医生的时间、入院至卒中小组接诊时间、入院至CT出报告时间、入院至检验出报告时间、入院至溶栓用药时间、入院至进入导管室时间、入院至动脉血管再通时间;(2)临床结局指标:出院时的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分值、症状性脑出血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死亡率。2.第二部分:根据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HFMEA)理论,成立多学科专家小组,明确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急救流程的具体操作环节,对流程的各环节进行危害分析,筛选出影响流程院内延误的关键因素,通过“头脑风暴法”分析产生的失效原因,进而构建流程优化的管理对策。3.第三部分:将第二部分优化后的流程优化方案应用于临床实践,收集2016年8月至10月在上海市某三甲医院经急诊科收治的7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与第一部分研究优化前的急诊急救流程各环节时间指标及临床结局指标比较,使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应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后,探讨HFMEA理论优化急诊急救流程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1.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经急诊科收治的8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急诊急救流程的调研,结果显示患者入院至CT出报告、入院至检验结果出报告、入院至溶栓用药中位数时间分别为:36 min、94 min以及88 min,且入院至溶栓用药时间≤60 min的百分比仅为20%。与国际标准推荐的时间有较大的差距。入院至动脉血管再通的时间为207(169,227)min;脑血管再通率为7.81%,患者的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3.57%、5.95%。2.基于HFMEA理论,通过失效风险指数评估和决策树(HFMEA Decision Tree TM)分析,最终确定9个关键环节:初步判断是否疑似脑卒中、家属缴费并预约CT、家属送血到化验室、护工护送患者检查、医患谈话决定是否溶栓/取栓、家属付费取药、抢救室护士配药、医生开住院医嘱并联系导管室、家属缴费办理住院。针对9个关键环节的失效模式制定优化方案,构建缩短院内延误的HFMEA管理模式。3.实施流程优化后,患者入院至溶栓用药(Door to needle time,DNT)时间从88(42,140)min缩短至45(37,59)min(P0.001);DNT≤60 min比例从20%上升至87.7%(P0.001);入院至动脉血管再通的时间从207(169,227)min缩短至165(155,185)min(P0.05);脑血管再通率从7.81%提高到13.64%(P0.05),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急救流程尚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应进一步对造成院内救治时间延误的环节进行剖析,以制定出缩短院内延误时间的优化方案。2.运用HFMEA理论可有效地筛查出影响院内救治时间的关键环节,并针对性地构建有效的流程优化管理方案。3.基于HFMEA理论的优化管理方案,联合多学科医疗资源,有效地缩短了院内延误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化治疗和个性化的护理原则,值得进一步推广。
[Abstract]:Objective 1 .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mergency first aid flow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and the gap between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proces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to arterial blood vessel was reduced from 88 ( 42 , 140 ) min to 45 ( 155,185 ) min ( P0.05 ) .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473.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爱珍,潘成贞;浅谈急诊科护士的基本素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S1期
2 林经伟;浅谈急诊科护士应用移情体验[J];医学文选;2001年S1期
3 刘晓联 ,靳晓玉;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配备急诊科护士[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年11期
4 郑文静;怎样提高急诊科护士的综合能力[J];现代医药卫生;2003年05期
5 周国芳;关云;薛梅;;急诊科医疗护理缺陷防范之对策[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4年04期
6 邓秋迎,张广清,李彦丽,陈淑珍,谢海燕;急诊科护士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5年11期
7 欧阳春莲;;急诊科护士长应具备的职业素质[J];中国护理管理;2006年01期
8 康琳;刘均娥;;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年01期
9 白伟;李桂杰;刘海鹰;;急诊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J];吉林医学;2007年06期
10 王改平;郭建琳;;急诊科护士的压力及应对措施[J];家庭护士;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素叶;林碎钗;;急诊科护士对关爱支持系统需求的调查与分析[A];2009年浙江省危重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张家凤;;当好急诊科护士的几点体会[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任秀君;;浅谈急诊科护士怎样建立好护患关系[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王文彪;;现今香港的急诊科护士在干什么?[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二届组稿会暨第五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5 任会彩;王丽辉;;急诊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及培养[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张连荣;谢少清;张小红;王贵梅;黄正芹;;分层次多元化培训模式在急诊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张艳;;论急诊科护士的压力[A];玉溪市第三届二次骨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杨婷;;急诊科护士要重视构建和谐护患关系[A];河南省重症监护专科知识培训暨学术交流会、急诊新业务、新技术学术交流暨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9年
9 李桂英;;浅析急诊科护士自身建设及价值[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10 董汉芳;;猝死抢救中的护士功能探讨(附2例复苏成功报告)[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裘炯华;阳光急诊科:乐观浇灌奉献之花[N];医药经济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贾岩;急诊科“疏堵”良方[N];医药经济报;2013年
3 ;流程优化应该向谁妥协?[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4 赵春雨;寻找流程背后的平衡点[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5 百年方略管理咨询公司 庄伐;流程优化提高工作绩效[N];计算机世界;2009年
6 记者 邸亚峥;科学部署 扎实推进 切实做好流程优化工作[N];中国邮政报;2009年
7 士永;稳步推进流程优化[N];中国邮政报;2009年
8 三人行;流程优化遭遇利益冲突[N];中国信息化周报;2014年
9 程俊 陈志春;流程优化 综合部要做好“纽带”[N];人民邮电;2014年
10 ;流程优化 流程指导小组不参与吗[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月飞;考虑失效模式和验证模式相关性的桥梁结构体系可靠度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琳;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急救流程优化与效果评价[D];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
2 申香淑;吉林省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自我效能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3 贺学敏;基于Benner理论构建急诊科护士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D];苏州大学;2015年
4 高桂敏;急诊科护士职业应激所致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D];山东大学;2015年
5 付伟;急诊科护士情绪管理及临床沟通能力的调查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6 赵浚竹;非急诊科护士临床急救能力测评问卷的初步研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7 刘影;急诊科护士自我同情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5年
8 张莉莉;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工作沉浸体验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9 熊冉冉;非现场开户流程优化[D];苏州大学;2015年
10 任姣姣;国有手表制造企业生产流程优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546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1654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