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抑制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对淋巴瘤的诊疗价值探讨
本文选题:背景抑制全身弥散加权成像 切入点:全身T1WI 出处:《郑州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摘要】:第一部分 DWIBS联合全身T1WI与PET/CT诊断淋巴瘤骨髓浸润的价值比较研究目的采用背景抑制全身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whole body imaging with background body signal suppression,DWIBS)、DWIBS联合全身T1WI、PET/CT的方法诊断淋巴瘤骨髓浸润,并进行对比,为明确淋巴瘤患者有无骨髓浸润提供依据,优化检查方法。材料与方法选取经病理诊断为淋巴瘤并怀疑有淋巴瘤骨髓浸润的患者,同时行DWIBS、全身T1WI和PET/CT检查了解淋巴瘤骨髓浸润情况。分别对DWIBS、DWIBS联合全身T1WI、PET/CT图像进行观察,判断有无淋巴瘤骨髓浸润并记录病灶分布情况。以淋巴瘤骨髓浸润确诊依据为金标准,计算DWIBS、DWIBS联合全身T1WI、PET/CT诊断淋巴瘤骨髓浸润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受试者操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运用SAS9.3统计软件,采用Mann-Whitney检验对不同检查方法的ROC曲线下面积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53例患者怀疑淋巴瘤骨髓浸润,最后共有20例淋巴瘤患者确诊为淋巴瘤骨髓浸润,DWIBS诊断淋巴瘤骨髓浸润的灵敏度为0.70,特异度为0.67,阳性预测值为0.56,阴性预测值为0.79,约登指数为0.37;DWIBS联合全身T1WI诊断淋巴瘤骨髓浸润的灵敏度为0.85,特异度为0.97,阳性预测值为0.94,阴性预测值为0.91,约登指数为0.82;PET/CT诊断淋巴瘤骨髓浸润的灵敏度为0.90,特异度为0.88,阳性预测值为0.82,阴性预测值为0.94,约登指数为0.78。DWIBS联合全身T1WI与PET/CT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WIBS联合全身T1WI与DWIBS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ET/CT与DWIBS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联合DWIBS和全身T1WI对淋巴瘤骨髓浸润的诊断可以降低由于DWIBS磁敏感伪影以及定位不准确造成的假阳性,与PET/CT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获得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第二部分 DWIBS结合ADC值在鉴别淋巴瘤骨髓浸润和造血骨髓增生方面的价值探讨研究目的探讨DWIBS技术结合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在鉴别淋巴瘤骨髓浸润和造血骨髓增生方面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确诊淋巴瘤患者,所有患者DWIBS提示全身骨骼弥漫性信号增高,经骨髓穿刺活检确诊为淋巴瘤骨髓浸润11例,造血骨髓增生19例,另外收集正常对照组20例。淋巴瘤骨髓浸润组和造血骨髓增生组均于骨髓穿刺前一周内行DWIBS检查,并对淋巴瘤骨髓浸润组、造血骨髓增生组患者的骨髓穿刺部位进行ADC值测量,对正常对照组选择右侧髂后上棘进行ADC值测量。对淋巴瘤骨髓浸润组、造血骨髓增生组和正常对照组ADC值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的多重比较采用SNK法。结果11例淋巴瘤骨髓浸润组所测平均ADC值为0.52±0.09×10-3mm2/s,19例造血骨髓增生组所测平均ADC值为0.67±0.18×10-3mm2/s,20例正常对照组所测平均ADC值为0.29±0.12×10-3mm2/s。经方差分析,淋巴瘤骨髓浸润组、造血骨髓增生组和正常对照组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86,P0.0001)。经SNK法检验,淋巴瘤骨髓浸润组、造血骨髓增生组和正常对照组任意两组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30例淋巴瘤患者和20例正常志愿者髂骨ADC值的初步研究表明,淋巴瘤骨髓浸润和造血骨髓增生ADC值之间有显著差异,ADC值作为DWIBS的重要补充,有利于淋巴瘤骨髓浸润的确诊。第三部分 DWIBS结合ADC值在评价淋巴瘤增殖活性方面的应用价值研究目的结合DWIBS技术研究ADC值与Ki-67标记指数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侵袭程度淋巴瘤之间的Ki-67标记指数和ADC值,对DWIBS结合ADC值其能否判断淋巴瘤的细胞增殖活性进行研究,以探讨DWIBS技术用于评估淋巴瘤预后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到2016年10月收治的74例淋巴瘤患者,全部经病理证实,且病理证实前1周内行DWIBS检查,针对患者病理检查部位进行ADC值的测量,病理标本进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WHO(2008年)最新分类为标准确定淋巴瘤的诊断和组织学分型,并分为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59例、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8例以及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7例。ADC值、Ki-67标记指数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检验。对侵袭性非NHL、惰性NHL、HL的Ki-67标记指数和ADC值差异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组内比较采用Nemenyi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Spearman相关检验,74例淋巴瘤患者Ki-67标记指数与ADC值呈负相关(r=-0.337,P=0.003)。经Kruskal-Wallis检验,侵袭性NHL、惰性NHL、HL的Ki-67标记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57,P0.001);经Nemenyi检验,侵袭性NHL与惰性NHL的Ki-67标记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33,P0.001),侵袭性NHL与HL的Ki-67标记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00,P=0.002),惰性NHL与HL的Ki-67标记指数无明显差异(χ2=0.023,P=0.988)。经Kruskal-Wallis检验,侵袭性NHL、惰性NHL、HL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38,P=0.013);经Nemenyi检验,侵袭性NHL与惰性NHL的ADC值无明显差异(χ2=1.316,P=0.518),惰性NHL与HL的ADC值无明显差异(χ2=1.799,P=0.407),侵袭性NHL与HL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40,P=0.019)。结论通过对淋巴瘤患者ADC值与Ki-67标记指数的相关性研究显示,ADC值与Ki-67标记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结合DWIBS与ADC值测量可无创性评估淋巴瘤的细胞增殖程度,对于淋巴瘤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然而,对于利用ADC值区分不同类型淋巴瘤还需进一步的临床试验研究。第四部分 DWIBS结合ADC值在评价淋巴瘤结内病灶短期化疗疗效中的应用价值研究目的利用DWIBS技术评价化疗前后淋巴瘤ADC值的变化,探讨其在淋巴瘤早期疗效监测方面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共有36例淋巴瘤患者做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化疗前和化疗2周期后一周内均行DWIBS检查,两次检查时间间隔为42天-62天,平均51天。确定每位患者的淋巴结受累情况,根据淋巴瘤疗效评估标准,将其分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组、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组、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组和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组。对淋巴瘤结内病灶治疗前各组之间ADC值、治疗2周期后各组之间ADC值的比较均采用方差分析,治疗前CR、PR、SD、PD各组之间和治疗后PR、SD、PD各组之间多重比较采用SNK法,对同一组治疗前后ADC值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认为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治疗前后PR、SD、PD组变化率的组间比较,以治疗前ADC值为协变量,采用协方差分析,认为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6例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共检出186处结内病灶,化疗2周期后根据疗效评估标准,12位患者共84处病灶疗效评价为CR,17位患者共76处病灶疗效评价为PR,4位患者共12处病灶疗效评价为SD,3位患者共14处病灶疗效评价为PD。经方差分析,治疗前CR、PR、SD、PD各组之间平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7,P0.0001)。治疗后CR组由于病灶消失无法测量,经方差分析,治疗后PR、SD、PD各组之间平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34,P0.0001)。经SNK法检验,治疗前PR组与CR组、PR组与PD组平均ADC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R组与SD组、CR组与SD组、CR组与PD组、SD组与PD组平均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R组、SD组和PD组平均ADC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组治疗后ADC值明显升高(t=-15.53,P0.0001),ADC值变化率为64.31±43.98%;SD组治疗后ADC值与治疗前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P=0.7663),ADC值变化率为0.47±17.78%;PD组治疗后ADC值较治疗前下降(t=2.64,P=0.0203),ADC值变化率为-14.17±19.41%。PR组、SD组、PD组治疗前后ADC值变化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29,P0.0001)。结论DWIBS结合ADC值测定可用于评估淋巴瘤结内病灶短期化疗疗效,有助于尽早发现复发病灶,对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33.1;R44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静秋,梁辉,董戴玉,严云,卞锦国,杨镜明;34例淋巴瘤骨髓浸润患者治疗与预后分析[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2 管永靖,陈克敏;磁共振成像在诊断淋巴瘤骨髓浸润中的临床应用[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张伟京;恶性淋巴瘤骨髓浸润的检测及基因诊断技术的应用[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5年05期
4 闫俊红;刘建亮;;骨髓活检和骨髓涂片在淋巴瘤骨髓浸润诊断中的价值[J];医学综述;2010年11期
5 张家驹,谈承芸,田立言;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恶性淋巴瘤骨髓浸润一例[J];蚌埠医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6 张旭;樊卫;林晓平;梁培炎;张伟光;胡莹莹;;~(18)F-FDG PET/CT与双侧髂棘穿刺活检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骨髓浸润中诊断价值[J];肿瘤学杂志;2008年08期
7 刘志刚,胡红莲;粒—单细胞型白血病合并恶性淋巴瘤骨髓浸润1例报告[J];陕西医学杂志;1989年03期
8 杨芳;黄韵红;曾小菁;黄吉娥;胡云飞;;骨髓组织印片在淋巴瘤骨髓浸润诊断中的价值[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9 张伶;MR增强扫描定量检测恶性淋巴瘤骨髓浸润的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05年06期
10 李培勇,张立颖,江旭峰,郭万华,王辉,管j,陈刚,朱承谟;淋巴瘤骨髓浸润的~(18)F-FDG PET显像研究[J];中华核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鲁怀亚;;疑似恶组细胞的弥散性大B细胞淋巴瘤骨髓浸润1例[A];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邹明丽;胡军武;甘新莲;王承缘;夏黎明;;弥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3 杨帆;杨太珠;罗红;;能量多普勒和弥散加权成像在妇科中的相关性[A];2013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4 闵庆华;杨军;翟渌澜;杨华;;弥散加权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马超;陈士跃;王鹤;刘敬禹;陆建平;;小视野胰腺高分辨弥散加权成像[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李志伟;夏黎明;;心肌磁共振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的初步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7 罗柏宁;李立;;肝型和脑型肝豆变性的脑氢质子波谱及弥散加权成像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张红霞;隋淑华;刘洋;张修石;;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DWIBS)在子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娄路馨;彰俊杰;时高峰;;MR弥散加权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应用研究[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沈健;祝跃明;钱海锋;李凤琪;姚丽娣;李海良;;ROC曲线评价弥散加权成像对直结肠癌肝转移灶的检出价值[A];2012年浙江省放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梦恬;背景抑制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对淋巴瘤的诊疗价值探讨[D];郑州大学;2017年
2 曾强;一种新的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后处理模型[D];浙江大学;2016年
3 张刚;弥散加权成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媛;~(18)FDG-PET/CT与DWI评价淋巴瘤骨髓浸润的初步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丰恺超;不同骨髓检查在淋巴瘤诊断分期中的价值[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3 李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喉癌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4 贺帅;3.0T磁共振动态增强与弥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的诊断及其相关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5 罗森(Roshan Kumar Aumeer);三阴性孔腺癌与三种不同亚型非三阴性乳腺癌在动态增强磁共振及弥散加权成像的对比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6 吴俊铠;高分辨率磁共振及弥散加权成像在原发性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应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7 王纪鹏;分段读出平面回波弥散加权成像对涎腺肿瘤的诊断价值[D];滨州医学院;2015年
8 康英杰;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判断直肠癌侵袭性及预后的价值[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9 雷正勇;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正常人脑中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刘洪超;弥散加权成像鉴别炎性和转移性淋巴结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694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1669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