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磁共振成像波谱分析
本文选题:新生儿 +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 参考:《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年18期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磁共振成像波谱(MRS)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该院确诊治疗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患儿180例,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90)、中度组(n=50)及重度组(n=40),随访28 d,依据预后结果分为生存组(n=150)和死亡组(n=30),所有新生患儿均给予基于磁共振成像(MRI)的MRS检测氨酸及谷氨酞复合物α峰(CLx-α)、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及乳酸(Lac),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Lx-α/Cr值和Lac/Cr值对新生患儿预后的预测效能,统计分析所有新生患儿MRS检测结果情况。结果在NAA/Cr和NAA/Cho值方面,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患儿高于中度组,中度组患儿高于重度组,在CLx-α/Cr和Lac/Cr值方面,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患儿低于中度组,中度组患儿低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患儿CLx-α/Cr和Lac/Cr值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Lx-α/Cr值以1.35为临界值时预测患儿死亡预后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6.67%、90.00%及89.44%,Lac/Cr以1.35为临界值时预测患儿死亡预后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3.33%、88.00%及87.22%,两者联合时预测患儿死亡预后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3.33%、97.33%及97.78%,两者联合时预测患儿死亡预后的特异性、准确性高于单独CLx-α/Cr和Lac/Cr值时预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S技术可有效无创检查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患儿脑代谢转变情况,有利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且联合CLx-α/Cr、Lac/Cr值可预测患儿预后,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pectroscopy (MRS) analysis of hypoxic ischemic brain injury in neonates.Methods 180 newborn children with hypoxic-ischemic brain injury were selected from September 2013 to September 2016.The 伪 -peak of the phthalein complex (CLx- 伪)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predictive effect of CLx- 伪 / Cr and Lac/Cr values on the prognosis of newborn children, including NAA, choline Cho, creatine (Cr) and Lactol lactate.The results of MRS test in all newborn children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NAA/Cr and NAA/Cho value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P0.05).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ild group and moderat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severe group,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Lx- 伪 -Cr and Lac/Cr value among three groups (P 0.05).The values of CLX- 伪 -Cr and Lac/Cr in the surviv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death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and that in the mild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moderate group, and in the moderate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severe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MRS can effectively and noninvasively detect the brain metabolic transition in newborn children with hypoxic-ischemic brain injury, and it is helpful to evaluate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and the combined CLx- 伪 / CrLac-Cr value can predict the prognosis of the neonates, which is worthy of furt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作者单位】: 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核磁共振室;
【基金】:河北省指令性课题计划(No:ZL20140001)
【分类号】:R445.2;R7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玉清;评介《体部磁共振成像》[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年04期
2 Roberto Blanco Sequeiros,李成利,林征宇;磁共振成像与介入[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2年02期
3 赵海涛,陆军,张卓利,常英娟,刘满生;圆形K空间采样技术及其在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朱勇猛,朱雪君,阮新忠,张道行;耳蜗磁共振成像方法及其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2004年05期
5 王庆德,宗学玲,巩志莲,钟涛;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的早期诊断与磁共振成像特点[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6 李仰康,刘国瑞;磁共振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Abi Berger ,science editor ,高晶;磁共振成像的原理[J];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4年06期
8 温博 ,程流泉;磁共振成像显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1例[J];人民军医;2005年08期
9 Weber F;Knopf H;蔡同建;;健康青年男性脑部磁共振成像的偶然发现[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6年05期
10 荣梅;;磁共振成像检查580例安全性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富增;;磁共振成像图像的质量控制探讨[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章世全;江小玲;;一个模拟磁共振成像的计算程序[A];第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2年
3 黄天助;;磁共振成像及谱学在临床上应用的综述(英文)[A];第八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4年
4 邹利光;;3.0T磁共振成像的特点和技术问题[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余正贤;;磁共振成像尿路造影的应用价值[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雷皓;;转化型小动物磁共振成像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邱松耀;;磁共振成像理论的一个概念错误[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邱松耀;;磁共振成像理论的一个概念错误[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常英娟;杨勇;刘艳丽;张劲松;葛雅丽;任静;赵海涛;;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磁共振成像探讨[A];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会第九届放射诊疗专业学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郭献日;;胸部磁共振成像在放疗中的价值[A];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八届全国心胸影像学术大会暨河南省第十二次放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李冬;玻璃纤维用于医学磁共振成像[N];中国建材报;2010年
2 何洋;什么是磁共振成像[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3 纪准培;磁共振成像是怎么回事[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4 刘言成;磁共振成像联合动态检查临床效果显著[N];科技日报;2009年
5 记者 何德功;通过磁共振成像 可诊断胎儿血流[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6 本报记者 曹继军 通讯员 刘婧婷;研发中国自己的高端医疗设备[N];光明日报;2010年
7 ;磁共振成像(一)[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8 刘南;“CT”VS“磁共振”[N];保健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军;热射病患者的磁共振成像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叶慧慧;快速定量磁共振成像的多层同时成像技术[D];浙江大学;2016年
3 耿晓鹏;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外科的应用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4 吴涛;二甲肼致癌小鼠远端大肠固体脂质纳米粒摄取和分布的磁共振成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叶芳;乳腺磁共振成像的多参数研究与临床应用[D];复旦大学;2010年
6 李建奇;磁共振成像中若干方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春洪;酪氨酸酶基因表达的磁共振成像(MRI)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8 黄萨;氢氧化钆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磁共振成像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金光(日韦);乳腺病变的磁共振成像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10 黄鑫;基于多通道并行采集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伪影消除方法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波;全身磁共振成像及计算机体层成像评估多发性骨髓瘤的初步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2 张学健;基于多核DSP的磁共振成像数据处理电路设计[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3 骆国丽;磁共振成像模拟器设计与低场成像仿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4 李春霞;肾脏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在糖尿病肾病的初步应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5 杜小涛;膝关节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外基质成分改变与7T磁共振T2 mapping和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dGEMRIC)序列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4年
6 樊鹏;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磁共振示踪成像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7 韩哲;磁共振序列优化扫描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诊疗中的作用与价值[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8 陈兵;基于压缩感知的快速核磁成像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9 李依霞;磁共振成像对非手术喉癌、下咽癌患者放化疗前后的临床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10 郭新宇;磁共振成像实时信号接收与图像重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320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1732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