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我院耐碳青霉烯类革兰氏阴性杆菌检出率与药物消耗量的相关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14 19:15

  本文选题:耐碳青霉烯类 + 革兰氏阴性杆菌 ; 参考:《中国药房》2017年20期


【摘要】:目的:为规范临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和控制耐药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016年3种耐碳青霉烯类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检出情况,并统计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消耗量、目标治疗率和用药疗程,采用Pearson检验考察耐药菌检出率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消耗量的相关性。结果:2011-2016年,我院共检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1 222株、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655株、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53株,检出率分别由2011年的23.88%、8.92%、0.09%上升至2016年的80.34%、35.74%、0.97%;我院使用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品种主要为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其消耗量分别由4 222、145 g上升至7 218、4 387 g,两者的目标治疗率均低于60%,用药疗程14 d的患者比例均超过65%。CRAB、CRPA、CRE的检出率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消耗量均呈正相关(r0.9,P0.05)。结论:我院耐碳青霉烯类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检出率及药物消耗量均逐年增加,且两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目标治疗率较低,且用药疗程较长,临床使用有待规范。临床应严格遵循用药指征合理选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tandardizing the use of carbapenem antibiotics and controlling the infection of resistant bacteria.Methods: the detection of three carbapenem resistant gram-negative bacilli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1 to 2016 was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the consumption of carbapenem antibiotics, the target treatment rate and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ere analyzed.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tection rate of resistant bacteria and the consumption of carbapenes was investigated by Pearson test.Results from 2011 to 2016, 1 222 strains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655 strain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53 strains of Escherichia coli were identified in our hospital.The detection rate increased from 23.888.92% in 2011 to 80.34% in 2016 and 0.97% in 2016. The main kinds of carbapenem antibiotics used in our hospital are imipenem and meropenem.The consumption increased from 4 222145 g to 7 218 g to 4 387 g, the target treatment rate of both was lower than 60, and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treated for 14 days was more than 65. The detection rate of CRPA CR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nsumption of carbapenes (P 0. 05).Conclusion: the detection rate and drug consumption of carbapenem resistant gram-negative bacilli in our hospital are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nd there is a certain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The target treatment rate of carbapenem antibiotics in our hospital is low,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is longer, and the clinical use needs to be standardized.Clinical use of carbapenem antibiotics should be followed strictly in order to reduce the production of resistant strains.
【作者单位】: 东莞东华医院药学部;
【分类号】:R44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利彦,,车胜荣;碳青霉烯类新药的发展与应用[J];青海医药杂志;1995年08期

2 张冬林;刘东;;武汉地区32家医院2009-2011年碳青霉烯类药利用分析[J];中国药房;2013年10期

3 刘涛;臧远胜;修清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3年12期

4 袁富山;日本三共公司是怎样成功地开发碳青霉烯类Panipenem的[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6年05期

5 刘丁;王政;王豪;陈萍;成瑶;;重症监护病房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重庆医学;2010年24期

6 覃纲;姜福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发展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年12期

7 杨帆;碳青霉烯类新药panipenem/betamipron[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8年02期

8 赵媛媛;王屏;银洪汝;;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药房;2013年10期

9 刘光荣,蒋晨;抗MRSA有效的β-甲基碳青霉烯类衍生物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4年06期

10 张文君;吴文芳;冯小龙;;新型口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泰吡培南酯[J];河北医药;2010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黄凌斐;;碳青霉烯类在儿科应用中的安全性研究[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李树生;;常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A];2010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吴旋;陈云欢;汪欣;林向群;;三甲中医专科医院耐碳青霉烯类细菌的种类及耐药特性分析[A];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4 胡丽庆;;奇异变形杆菌耐药性的4年监测及碳青霉烯类耐药株的耐药机制研究[A];2012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汪震;刘东;熊姝颍;丁玉峰;杜光;孙自镛;;武汉地区7家医院碳青霉烯类连续5年用药密度与细菌耐药性分析[A];第十二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京文;加强碳青霉烯类等药品生产管理[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本报特约撰稿人 蔡德山;国内碳青霉烯类开发来势汹汹[N];医药经济报;2007年

3 杨眉;不尽新品次第来[N];医药经济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骆俊;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β内酰胺酶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王辉;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3 黄金伟;碳青霉烯类耐药斯坦利沙门菌的发现及其耐药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4 王杰;中国部分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黄静静;ICU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患者耐药及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2 郭萍;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流行病学及其分子耐药机理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7年

3 徐小红;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机制及危险因素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4 申洁心;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的耐药机制及基因分型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5 刘春涛;ICU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患者的预后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6 蒯守刚;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7 李丽;儿童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危险因素及治疗预后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506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17506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8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