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保存时间对全血成分及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中残留白细胞数量的影响
本文选题:全血 + 保存时间 ; 参考:《郑州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据河南省血液信息管理系统统计,每年临床用血需求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全省10662万人,2015年总献血人次为1001512,人口献血率为9.39‰,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用血需求,积极开展成分输血工作,全血的保存时间就成为血液成分制备的关键点,也成为开展此项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合理利用血液资源的同时减少输血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成为当今输血界与临床医疗部门关注的热点话题。引起输血严重不良反应的罪魁祸首就是血液中的白细胞。国内外实践证明输注过滤去除白细胞血液可以避免或者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目前很多国家包括芬兰、日本等已经在临床上大量应用了滤除白细胞的血液-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这一项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减少由与白细胞引起的发热、过敏等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目前这一方法已经在我国逐步推广,并且被绝大多数输血机构及医院临床医疗部门所接受。随着滤除白细胞的血液-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应用越来越广泛,滤除白细胞的血液制品越来越多。本次研究以此为背景,探讨了全血保存时间对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质量的影响,主要是其中残留白细胞数量,为临床探索制备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液制品最佳的全血保存时间。目的本研究拟探讨全血保存时间对全血成分以及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中残留白细胞数量的影响,并评估最佳的全血保存时间,从而达到提高血液利用率,节约血源、提高血液制品纯度、减少副作用和提高疗效的目的。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到12月期间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1500位无偿献血者,其中男性960例,女性540例。分别采用Baxter、Fresenius和MacoPharma公司生产的附带有内嵌一次性过滤器的底部和顶部采集系统采集全血。全血采集后于室温下保存并在6~22小时内每隔4小时检测全血中白细胞及血小板的数量。采用内嵌一次性过滤器在全血保存6~22小时内每隔4小时将全血中的白细胞去除后制备成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分别采用Onyx细胞计数仪、Beckman计数仪和BD生物科学计数仪计数不同全血保存时间下白细胞数量。采用shinow9.0系统导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白细胞与血小板的数量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白细胞与血小板在不同时间点测量值的差异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比较。以全血6h保存时间作为参考,不同时间点测得白细胞(或者血小板)数量与初始6h测得白细胞(或者血小板)数量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三种不同的白细胞计数方法(Onyx细胞计数仪、Beckman计数仪、BD生物科学计数仪)在每个时间点检测白细胞数量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1.Baxter系统采集的全血中以全血保存14h时检测的白细胞数量最多,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全血不同保存时间下白细胞的数量具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保存14h组检测血小板的数量最多,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全血不同保存时间下血小板的数量具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945,P0.001);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Onyx细胞计数仪、Beckman计数仪和BD生物科学计数仪三种计数仪检测白细胞数量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2.Fresenius系统采集的全血中以全血保存14h时检测的白细胞数量最多,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全血不同保存时间下白细胞的数量具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小板在全血保存10h组时检测的数量最多,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全血不同保存时间下血小板的数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1.924,P=0.122);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Onyx细胞计数仪、Beckman计数仪和BD生物科学计数仪三种计数仪检测白细胞数量仅仅在全血保存时间为10h时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3.MacoPharma系统采集的全血中以全血保存14h时检测的白细胞数量最多,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全血不同保存时间下白细胞的数量具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的数量也以全血保存10h组时最多,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全血不同保存时间下血小板的数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15.529,P=0.122);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Onyx细胞计数仪、Beckman计数仪和BD生物科学计数仪三种计数仪检测白细胞数量在全血保存时间为≥14h时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4.Baxter、Fresenius和MacoPharma三个系统采集的全血中检测的血小板数量基本是一致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0.123,P=0.884);但检测的白细胞数量是不一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392,P=0.013)。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Baxter、Fresenius和MacoPharma三个系统采集的全血在不同的保存时间下其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液制品中残留白细胞的数量均是不同的(P0.05),其中全血保存时间为22h时残留白细胞明显增多但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中含有的白细胞数目均低于5×106/单位。结论:1.全血保存时间可以影响其中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保存时间延长可导致全血中血小板数目增高;2.全血保存时间可以影响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中白细胞数量;在全血保存时间为22h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中白细胞数量最多。3.Baxter、Fresenius和MacoPharma三种不同的采血系统对全血中血小板数量的检测没有影响,但是对白细胞数量的检测存在差异性。4.Onyx细胞计数仪、Beckman计数仪和BD生物科学计数仪对全血中白细胞数量的测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5.考虑到过滤白细胞后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制品的质量,12-20小时的保存时间可能全血保存的最佳时间段。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blood transfusion , the whole blood preservation time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the clinical medical department . This study has been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otal blood preservation time on the quantity of white blood cells in blood . The results of single -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white blood cells in whole blood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F = 0.123 , P = 0.122 ) .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45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要正确理解白细胞数正常值[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1984年00期
2 ;吸烟习惯和白细胞数[J];广东职业病防治;1975年02期
3 上海市血象正常值调查协作组;上海地区健康成人白细胞数减低者五年后随访观察[J];职业医学;1983年05期
4 松云;白细胞数异常[J];日本医学介绍;1980年06期
5 郑升,周伟良,彭惠芬;不同品种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正常值观察[J];动物学杂志;1988年01期
6 伍亮;;脑梗塞早期血小板与白细胞数的关系[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2年02期
7 徐贝力;;白细胞数量与肺癌的危险性[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2年05期
8 陈松林;;白细胞数显示冠心病的危险率[J];国外医学情报;1992年16期
9 吴援明,郎锦义;低强度毫米波照射对放化疗患者白细胞数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杂志;1996年03期
10 李云峰,王国基,王嘉;扶正霖对升高白细胞数的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199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新;赵耀中;李妍;邓书会;李云涛;李桥川;万长春;李增军;徐燕;邱录贵;;高白细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49例临床分析[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邓静修;刘芳;李志强;廖奕华;陈如泉;;地甘口服液对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小鼠白细胞数量和免疫力影响的实验研究[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庆富;;烧伤后的白细胞流变行为及其调控[A];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及论文集[C];2012年
4 黄文州;茅福战;杨建伟;毛雪华;;白细胞回升仪[A];海峡两岸医疗仪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5 文细;毛王曼;平吴;安华;;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与白细胞数的关系及其防治[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肖瑞卿;林武存;许聃;曾杰;吴建君;赵树铭;;不同保存时间红细胞对三种方法抗体鉴定结果的影响分析[A];第三届全国血液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7 刘苑苑;;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与悬浮红细胞制备洗涤红细胞质量比较[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8 陈道斌;侯万杰;覃朝峰;;悬浮红细胞质量控制标准探讨[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娟娟;邹晓萍;舒勤;樊小蓉;涂茜;海鸥;;去除白细胞并辐照后的悬浮红细胞质量观察[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雷锦妼;;化疗和G-CSF混合治疗下白细胞数量动力学行为的控制[A];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 沈悌;细说白细胞的“多”与“少”[N];人民政协报;2003年
2 孙雪松;白细胞数增高不一定是感染[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黄树;发热要查白细胞数量[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4年
4 记者 曲俊雅;白细胞多者患癌后更危险[N];人民日报;2006年
5 郭明;白细胞(WBC)计数[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6 记者 曲俊雅;白细胞多者患癌后死亡风险大[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7 曲俊雅;研究显示:白细胞多者患癌后死亡风险大[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8 赵云;运动防癌五个理由[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9 副主任医师 张树旗;感染发热与白细胞检验[N];农村医药报(汉);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林远;保存时间和温度对未固定胸腹水细胞形态、数量和退变率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2 马文娟;体外储存致悬浮红细胞凋亡损伤机制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谷丽娟;偏硅酸钠对高血脂家兔外周血白细胞活性氧产生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4 孙婷婷;冠心病病人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及血清IL-6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青岛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797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1779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