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发生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18-08-20 14:20
【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发生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5年9月在武警宁夏总队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且满足纳入标准的患者142例,应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血液透析患者症状评估量表、APGAR家庭功能评估量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各症状发生率为53.5%~92.3%,其中疲乏的发生率(92.3%)最高,其次是瘙痒(86.6%)、皮肤干燥(85.9%),严重程度得分最高的症状依次为疲乏(30.3%)、入睡困难(27.5%)、性欲低下(27.5%)、易惊醒(27.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民族、睡眠质量、合并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情况对患者症状发生程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发生率较高,且其症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受性别、民族、合并高血压、合并心率失常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估和干预,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进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egree of symptom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Methods: from July 2015 to September 2015, 142 patients who had maintained hemodialysis and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selected by convenience sampling method, and the self-designed general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 was used. APGAR family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 and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ymptoms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was 53.5%, and the incidence of fatigue was the highest (92.3%), followed by itching (86.6%), dry skin (85.9%), fatigue (30.3%), difficulty in falling asleep (27.5%), low libido (27.5%) and waking easily (27.5%).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sex, nationality, sleep quality, combined hypertension, combined with arrhythmia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 degree of symptoms (P0.05).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is high, and the incidence and severity of symptoms are affected by sex, nationality, hypertension, arrhythmia and sleep quality.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linical medical staff should evaluate and interven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ient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discomfort of the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作者单位】: 宁夏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武警宁夏总队医院肾脏科;
【分类号】:R69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良,刘必成,徐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淋巴细胞膜β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的变化[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1年06期

2 杨晓梅,孙丽红,肖淑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J];透析与人工器官;2001年04期

3 胡红梅,周淑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万启军;何永成;栾韶东;胡立丽;马彬;曾爱莲;谢于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年02期

5 胡广美;张晓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间断透析的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年17期

6 崔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07年08期

7 向金兰;;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体会[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年09期

8 文旭东;于国英;;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配偶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年12期

9 崔海霞;;维持性血液透析抑郁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05期

10 郑露;陆建勋;徐学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8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施素华;陈丽云;邹琼芳;李燕娃;郑毅娜;;个性化健康教育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实施效果[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申屠磊华;杜春玲;胡红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院外护理指导[A];2007年浙沪两地肾脏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3 张立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水盐控制情况的调查[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第7届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关玉珍;;3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猝死情况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孟秀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符珍萍;姚玉周;;健康教育对提高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研究[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7 周勤;;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实施[A];全国第四届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杨剑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障碍及相关因素研究[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素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精神抑郁的病因分析[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马玲玲;孙阳;苗齐;任华;李学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2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海燕;B型钠尿肽联合ICG监测与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2 崔镇花;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与神经营养因子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4年

3 徐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非传统危险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4 贾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氧化应激状态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5 陈月梅;硫化氢与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难治性高血压关系的临床及基础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永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授权干预效果评价[D];延边大学;2015年

2 张国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液体摄入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吴美军;单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钙磷代谢调查[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4 华锦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短期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匹配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5 张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6 胡绮雯;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治疗中的应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7 王思远;中文版FACIT疲劳量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疲乏影响因素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8 田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维生素D浓度与营养状况的相关研究[D];承德医学院;2015年

9 陈杏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庹金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感染的回顾性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939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1939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1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