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延续性护理对早期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6 14:05

  本文关键词:延续性护理对早期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调查早期早产儿家长对延续性护理的需求现状,探讨以家长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性护理对早期早产儿的体格发育、患病率、再入院率、智能发育、家长护理能力及自我效能的影响,为早产儿延续性护理的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贵州省某两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NICU收治的早期早产儿的家长110例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并根据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结果,建立以家长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性护理方案。采用类实验性研究,以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2014年8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在贵州省某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NICU住院的58例早期早产儿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期间住院的59例早期早产儿为干预组,实施以家长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内容包括早产儿喂养、早产儿日常护理、常见疾病的观察与防治及智力发育落后的干预等。通过电话随访、返院评估等方式干预至早产儿纠正月龄6月,比较两组患儿及家长的一般资料、患儿的体格发育、患病率、再入院率、CDCC评分、家长护理能力及自我效能评分。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1.110名早期早产儿家长对孩子住院期间接受相关健康知识教育的需求率为85.4%;家长对出院后延续性护理的需求率为71.0%;家长对延续性护理方式需求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电话随访(67.3%)、通过网络平台的健康教育(60.9%)、门诊服务(59.0%);家长对延续性护理内容的总体需求得分为(4.20±0.63)分,并且参与调查者、照顾经验、年龄及文化程度对家长的延续性护理需求有影响。2.两组患儿及家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3.干预组家长在培训前早产儿照护知识得分总分为(11.44±4.15)分,培训后总分为(19.25±0.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对培训的总体满意度为96.36%。4.两组患儿在纠正月龄1月、3月、6月时体重、身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病率、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5.干预组与对照组患儿纠正月龄6月时MDI值分别为(104.32±14.24)、(97.97±11.83)分,PDI值分别为(100.68±12.91)、(95.28±13.47)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干预组家长自我效能得分最高35分,最低18分;对照组家长自我效能得分最高34分,最低15分,干预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有18例(30.51%)家长的自我效能为高等水平,34例(57.63%)家长处于中等水平,7例(11.86%)家长处于低等水平;对照组只有6例(10.34%)家长处于高等水平,35例(60.34%)处于中等水平,17例(29.31%)处于低等水平,两组家长的自我效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早期早产儿的家长对延续性护理的需求较高,对延续性护理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医院应根据家长的不同需求给予针对性强、形式丰富的延续性护理。在实施延续性护理的过程中,应考虑影响家长需求的因素,制定以家长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性护理方案。2.以家长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性护理能提高家长护理早产儿的能力,促进早期早产儿的体格发育、降低患病率及再入院率、促进早期早产儿智能发育及提高家长的自我效能水平。
【关键词】:早期早产儿 延续性护理 需求 生长发育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73.7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11
  • 略缩词表11-12
  • 引言12-14
  • 第一部分 早产儿家长延续性护理需求状况调查与分析14-25
  • 资料与方法14-17
  • 结果17-22
  • 讨论22-24
  • 结论24-25
  • 第二部分 早产儿延续性护理方案的建立及效果评价25-44
  • 资料与方法25-33
  • 结果33-40
  • 讨论40-42
  • 结论42-44
  • 参考文献44-49
  • 附录49-77
  • 综述77-85
  • 参考文献81-85
  • 作者简历85-86
  • 致谢86-87
  • 学位论文数据集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文,吕回,王卫,张吉吉;影响早产儿贫血的因素[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1年04期

2 唐瑟,姚裕家,陈永秀,陈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贫血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年04期

3 宋庆梅,申改青;医源性抽血对早产儿贫血的影响[J];中原医刊;2002年10期

4 杨东梅,严超英,霍淑芳;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预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小儿血液;2002年03期

5 李军军,张俊英;早产儿贫血病因及治疗探讨[J];青岛医药卫生;2003年04期

6 姚光;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30例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5年03期

7 李红;王欣欣;;早产儿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分析[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06年01期

8 宋华;赵浦;姚玲;;促红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年03期

9 黄郁波;;早产儿贫血73例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7年06期

10 赵新春;段忠会;徐英;;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陆茵;;早产儿贫血的病因与治疗[A];2009年浙江省围产医学学术年会暨“围产医学热点问题”专题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2 陈招雨;陈运彬;王艳丽;;早产儿贫血研究新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3 黄泰;;早产儿贫血因素分析[A];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4 王云峰;周忠蜀;;近6年早产儿并发症的疾病构成变迁[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5 李杨芳;;早产儿及早产儿管理[A];2013年贵州省儿科学术年会暨儿科常见疑难重症诊治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集[C];2013年

6 李铁耕;;Vit E治疗早产儿贫血、浮肿2例[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7 朱燕;石文静;陈超;;早产儿流行病学特征的前瞻性多中心调查[A];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丽华;Rh-EPO干预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模型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朱燕;出生早产儿流行病学特征的前瞻性多中心调查[D];复旦大学;2012年

3 孙慧清;早产儿主要严重并发症防治措施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4 平莉莉;围生期高危因素对早产儿脑干听觉功能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娟;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贫血的防治及脑损伤的保护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高广佩;被动操对早产儿体格发育和骨发育的效果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3 黄健英;早产儿在两岁内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社区调查[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4 卢凯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预测早产儿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的价值[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5 赵静;不同布地奈德吸入策略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临床转归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6 邓杰;住院早产儿贫血发生时间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7 蒙婷婷;延续性护理对早期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D];贵州医科大学;2016年

8 李小晶;早产儿气质特征与运动发育特点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医学院;2009年

9 别静洋;不同原因所致早产儿临床特征的比较[D];郑州大学;2010年

10 姚文静;早产儿贫血临床输血指征的探讨[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延续性护理对早期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1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51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c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