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Revolution CT灌注成像的可行性,并评估各灌注参数值对不同病理类型肾上腺肿瘤的鉴别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术前肾上腺Revolution CT灌注扫描的患者资料。共48例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皮质腺瘤37例(功能性腺瘤12例、无功能性腺瘤25例)、嗜铬细胞瘤7例,经影像随访证实的转移瘤4例共6个病灶。将腺瘤组分为乏脂性腺瘤15例(平扫CT值10HU)和富脂性腺瘤22例(平扫CT值≤10HU)。所有患者先行肾上腺CT平扫确定肾上腺是否有病变,再行CT灌注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采用16 cm探测器覆盖的轴扫模式,管电压和管电流根据患者BMI设定。注射对比剂6 s后启动CTP扫描,前28 s连续扫描,然后分别于第39 s、43 s、47 s、51 s、63 s、83 s、113 s、153 s、213 s、353 s及593 s各扫描一次,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图像获取时间分别为第22 s、51 s及153 s。最终获得26期图像,总灌注时间593 s。记录肿瘤的部位、大小、平扫及增强扫描三期CT值。使用医学图像配准技术(MATLAB perf 4d)校正灌注图像的运动位移。将数据传至GE AW4.6工作站,使用CT perfusion 4D体部灌注软件进行灌注图像的分析。将ROI放置于作为输入动脉的腹主动脉,软件自动生成腹主动脉时间-密度曲线(TDC),并获得各灌注参数的伪彩色功能图,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P)及表面通透性(PS)。2名医师分别完成灌注指标的测量。评价两名观察者测量数据的一致性。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肾上腺乏脂性与富脂性腺瘤、功能性与无功能性腺瘤、乏脂性腺瘤与嗜铬细胞瘤、乏脂性腺瘤与转移瘤的各参数值的差异。应用ROC曲线分析CT灌注参数鉴别不同肾上腺肿瘤的效能。记录并计算平扫、增强扫描及CTP辐射剂量指标。结果:(1)肾上腺乏脂性与富脂性腺瘤的长径和短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乏脂性腺瘤的平扫及增强扫描三期CT值均高于富脂性腺瘤(P均0.05)。肾上腺无功能性腺瘤的长径、短径均大于功能性腺瘤(P均0.05),而两者之间的平扫及增强扫描三期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肾上腺乏脂性腺瘤的长径、短径、平扫CT值、动脉期及延迟期CT值均低于嗜铬细胞瘤(P均0.05),而静脉期CT值差异无统学意义(P=0.078)。肾上腺乏脂性腺瘤与转移瘤的长径、短径、平扫CT值及增强扫描三期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两名观察者测量各灌注参数值的一致性良好(ICC值或Spearman的r值均0.85)。(3)肾上腺乏脂性与富脂性腺瘤的各灌注参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肾上腺功能性腺瘤的PS值低于无功能性腺瘤[(2.83±5.27)ml/(100 g·min)与(9.00±13.15)ml/(100 g·min),P=0.003],而BF、BV、MTT及T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肾上腺乏脂性腺瘤的MTT及TP值均高于嗜铬细胞瘤[(19.18±5.65)s与(13.64±4.66)s,(28.76±21.19)s与(23.15±5.81)s,P=0.047、0.021];BF、BV及P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6)肾上腺乏脂性腺瘤的BF及BV值均高于转移瘤[(66.32±43.79)ml/(100 g·min)与(36.02±43.91)ml/(100 g·min),(18.33±5.95)ml/100g与(8.04±6.28)ml/100g,P=0.014、0.003);MTT、TP及P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7)PS值鉴别功能性与无功能性腺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3,以3.21 ml/(100g·min)为阈值时,鉴别两者的灵敏度为75%,特异度为84%。MTT及TP值鉴别乏脂性腺瘤与嗜铬细胞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1及0.810,以MTT值17.77s为阈值时,鉴别两者的灵敏度(80%)和特异度(85.7%)均较高。BF及BV值鉴别乏脂性腺瘤与转移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4及0.900,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3.3%和66.7%、80%和100%。(8)肾上腺CT平扫、单纯CTP、增强三期扫描及CTP(包括增强三期扫描)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3.53±0.76)m Sv、(14.00±1.02)m Sv、(6.39±0.74)m Sv及(20.40±1.41)m Sv。结论:26期连续扫描的CT灌注扫描方案以较低的辐射剂量获得常规三期强化图像,并可提供有效的定量灌注数据。CT灌注成像对鉴别不同病理类型肾上腺肿瘤具有一定价值,特别是对常规CT检查难以鉴别的乏脂性腺瘤与转移瘤,使用BF、BV值鉴别两者可获得较高的诊断效能。
【图文】: 图 1 CTP 数据采集流程图1.3 图像后处理与分析2 名放射科诊断医师(从事 CT 诊断工作分别 13 年、4 年)使用 GE AW4.6 工作站的 2D Viewer 功能,共同读片并记录各病例的一般征象,主要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长径及短径)、平扫及增强扫描三期 CT 值,,如图 2 所示。采用医学图像配准技术(MATLAB perf 4d)校正灌注图像 z 轴方向的运动位移。将数据传至 GE AW4.6 工作站,使用 CT perfusion 4D 体部灌注软件(去卷积算法)进行灌注图像分析。两位医师分别测量各灌注值。肾上腺肿瘤最大层面的腹主动脉被选为输入动脉,放置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要求 ROI 完全位于血管内且直径均为 7mm,自动生成腹主动脉时间-密度曲线(time density curve,TDC),进行计算后获得多种伪彩色灌注功能图,如血流量(Blood Flow, BF)、血容量(Blood Volume, 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 MTT)、达峰时间(Time to peak, TP)及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of surface, PS)图
图 2 右侧肾上腺腺瘤平扫 (2A)及增强扫描动脉期(2B)、静脉期(2C)、延迟期图像(2D)。肿瘤长径为 2.85 cm,短径为 2.35 cm,平扫 CT 值为-1.7 HU,增强扫描三期 CT 值分为 37.5 HU、34.34 HU 及 15.32 HU。图 3 右侧肾上腺皮质腺瘤。A~E. BF、BV、MTT、TP 及 PS 伪彩色灌注图,腺瘤 BF 值为 72.42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36.6;R730.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鞠烨;刘爱连;汪禾青;刘义军;刘静红;陈安良;陈丽华;李烨;韩铮;;单源双能量CT平扫对肾上腺乏脂性腺瘤与转移瘤的鉴别价值[J];中华肿瘤杂志;2016年11期
2 王淑婷;任克;;腹部低剂量CT技术临床应用现状与研究趋势[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5年06期
3 盖立平;刘爱连;孙美玉;刘义军;孙芹敏;刘静红;鞠烨;浦仁旺;田士峰;李烨;丁晓东;王礼;王桂莲;孙福伯;;能谱CT成像多个测量参数分析[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5年03期
4 王亚宁;时高峰;杜煜;王琦;;双源CT对肾上腺少脂肪型腺瘤和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15年11期
5 李雨奇;刘挨师;王杰;丁国成;罗晓燕;张伟;;容积穿梭CT灌注成像在肾上腺肿瘤诊断中的初步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年02期
6 张龙江;卢光明;;双能量CT:回顾和展望[J];放射学实践;2014年09期
7 单琨;李常颖;;超声和CT检查对肾上腺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8 田士峰;刘爱连;;双能CT虚拟平扫进展及临床应用[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4年01期
9 刘静红;刘爱连;田士峰;汪禾青;马春梅;鞠烨;孙博;;能谱CT碘含量定量分析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透明细胞癌[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年11期
10 赵勤余;韩志江;缪飞;;良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秦海燕;CT灌注成像和MR弥散加权成像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病理表现对照的初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Tariq Usman;平扫单源双能CT成像对鉴别肾上腺高密度腺瘤与嗜铬细胞瘤的鉴别价值[D];大连医科大学;2017年
2 曲倩倩;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肾上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
2600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600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