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12周五禽戏锻炼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康复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6 13:33
【摘要】:背景和目的:五禽戏是我国传统的健身项目,其动作简单、流畅、动静结合,动作起伏平缓、舒柔,体位转换灵活多变,在对下肢感觉运动功能要求较高的同时,又因无长时间关节屈曲下蹲等动作,而不会造成负荷强烈增加的风险。其对下肢感觉运动功能的益处提示我们其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具有积极的康复效果。目前已有少量关于五禽戏锻炼对膝骨性关节炎人群康复效果的初判断,但是有关其综合康复效果的评价还不够完善,从下肢本体感觉功能和肌肉收缩特性变化的角度分析效果的实现机制仍有待深入。例如,五禽戏锻炼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异常步态的影响未见报道,从下肢本体感觉功能和肌肉收缩特性变化的角度分析效果的实现机制尚被忽略。本研究对比观察12周的五禽戏锻炼和力量锻炼对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疼痛,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步态等方面的综合康复效果,并且从下肢本体感觉和肌肉收缩功能的改变探究其效果实现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有利于将五禽戏锻炼科学、有效地应用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膝骨性关节炎人群正确的选择康复锻炼手段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参照美国风湿协会KOA诊断标准和影像学资料选取了4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五禽戏组、力量组和空白组,五禽戏组和力量组分别进行为期12周的五禽戏和力量训练;空白组在实验期间不改变原有生活方式、运动习惯及用药情况。实验前后对三组受试者进行两次以下测试:(1)填写WOMAC(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量表和VAS(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疼痛量表;(2)运动功能测试:测试15m步行、10次连续起坐和上、下楼梯的完成时间;(3)闭眼双脚平衡功能测试:三维测力台采集30s闭眼双脚平衡站立时的足底压力中心移动范围和面积;(4)膝关节本体感觉测试:测试受试者以0.4°/s角速度被动移动膝关节时的被动觉察阈;(5)膝关节最大屈伸肌力测试:Cybex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测试屈膝60°时的最大屈伸膝峰力矩;(6)平地步行和上下楼梯步态测试:使用Qualisys运动捕捉系统、Kistler三维测力台、Noraxon表面肌电仪同步采集受试者在平地行走和上下楼梯时下肢关节(髋、膝、踝)的运动学、动力学和肌电学数据。测试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用来分析时间(实验前后)的差异以及时间组间交互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实验前和实验后的组间差异,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实验前后组内差异。显著水平为p0.05。结果:1.WOMAC评分和VAS评分的变化:实验后,五禽戏组(P=0.002)和力量组(P=0.000)的WOMC评分明显小于实验前,且五禽戏组(P=0.001)和力量组(P=0.047)的WOMAC评分显著性低于同时段空白组。实验后,五禽戏组(P=0.002)和力量组(P=0.003)的VAS评分明显降低,且五禽戏组显著性低于同时段空白组(P=0.003)。2.运动功能的变化:实验后,五禽戏组的15m步行(P=0.037)、10次连续起坐(P=0.009)、上楼梯(P=0.001)和下楼梯(P=0.002)的完成时间明显小于实验前,力量组上楼梯(P=0.004)和下楼梯(P=0.008)的完成时间明显小于实验前。3.本体感觉和平衡功能的变化:实验后,五禽戏组(P=0.005)、力量组(P=0.012)、空白组(P=0.020)的伸膝本体感觉均明显提高,这可能和受试者对测试方法的适应有关,五禽戏组的(P=0.003)屈膝本体感觉明显减小。实验后,五禽戏组闭眼双脚站立时足底压力重心前后移动范围明显降低(P=0.011)。4.膝关节最大屈、伸肌力的变化:实验后,五禽戏组和力量组的屈(五禽戏组P=0.009,力量组P=0.035)、伸(五禽戏组P=0.027,力量组P=0.038)膝峰力矩均显著增加。5.平地行走时步态参数的变化:(1)运动学参数的变化:实验后,五禽戏组和力量组的步速(五禽戏组P=0.000,力量组P=0.010)、步频(五禽戏组P=0.007,力量组P=0.002)、患步长(五禽戏组P=0.002,力量组P=0.049)均较实验前显著性增加。实验后,力量组的步态周期显著性降低(P=0.000),五禽戏组和空白组实验前后的步态周期没有显著性变化。实验后,五禽戏组(P=0.039)和力量组(P=0.012)的患侧单支撑期百分比显著性增加,且五禽戏组的患侧单支撑期百分比显著性高于同时段空白组(P=0.030)和力量组(P=0.003)。实验后,五禽戏组(P=0.000)和力量组(P=0.008)的双支撑期百分比均较实验前明显降低。实验后,五禽戏组支撑期百分比较实验前显著性降低(P=0.003),而力量组(P=0.352)和空白组(P=0.766)无明显变化。实验后五禽戏组的最大伸膝角度较实验前明显增加(P=0.025),力量组的最大屈膝角度较实验前明显增加(P=0.018),并且力量组膝关节ROM也较实验前明显增加(P=0.028)。实验后力量组的最大踝背伸角度(P=0.032)、最大踝跖屈角度(P=0.002))以及踝关节ROM(P=0.000)均较实验前明显增加,五禽戏组和空白组的踝关节角度无明显变化。(2)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实验后,力量组的最大髋屈曲力矩较实验前明显降低(P=0.005),且显著性低于同时段五禽戏组(P=0.000)和空白组(P=0.000)。实验后,五禽戏组的最大髋内收力矩较实验前明显增加(P=0.049),力量组和空白组的最大髋内收力矩无明显变化。实验后,五禽戏组(P=0.036)和力量组(P=0.009)的最大髋外展力矩较实验前显著性增加,并且五禽戏组的最大髋外展力矩显著性高于同时段空白组(P=0.021)。实验后五禽戏组(P=0.009)和力量组(P=0.006)的最大伸膝力矩较实验前显著性增加。实验后五禽戏组(P=0.008)和力量组(P=0.001)的最大踝背伸力矩较实验前显著性增加,并且力量组的最大踝背伸力矩显著性高于同时段空白组P=0.045)。(3)肌电学参数的变化:实验后,五禽戏组的股二头肌/股外侧肌(P=0.023)和半腱肌/股内侧肌(P=0.022)肌肉协同收缩比值均较实验前明显降低,其余两组的肌肉协同收缩比值无明显改变。6.上下台阶时步态参数的变化:(1)运动学参数的变化:三组受试者上下台阶过程中膝关节最大角度、膝关节最小角度以及膝活动范围均未表现出显著性的时间效应和组间时间交互作用。(2)肌电参数的变化:上台阶时肌肉协同收缩比值的变化:实验后,五禽戏组的腓肠肌外侧头/胫骨前肌(P=0.009)、股外侧肌/股内侧肌(P=0.046)的肌肉协同收缩比值较实验前显著性降低,且五禽戏组的腓肠肌外侧头/胫骨前肌(P=0.009)肌肉协同收缩的比值显著性低于同时段空白组。实验后,空白组的腓肠肌外侧头/胫骨前肌肌肉协同收缩的比值显著性高于实验前,且显著性高于同时段力量组(P=0.013)。下台阶时肌肉协同收缩比值的变化:下台阶过程中三组受试者的协同收缩比值均无明显改变。结论:(1)12周的五禽戏锻炼可以明显缓解稳定期中度KOA患者的疼痛,提高其平衡和运动能力,以及改善异常步态,五禽戏锻炼的康复效果与力量锻炼相当。五禽戏锻炼可以作为稳定期中度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安全有效的运动康复手段。(2)五禽戏锻炼改善KOA患者的异常步态,主要表现在提高步速、步频,增加患侧步长和患侧单支撑期百分比,以及增加髋内收力矩、踝背伸力矩。除此,五禽戏锻炼还可以在不提高膝内收力矩的同时提高KOA患者的步行速度。(3)上述康复效果的产生可能和五禽戏锻炼提高KOA患者下肢肌力、改善本体感觉以及步行或上、下台阶过程中的股外侧肌/股内侧肌协同收缩增加,腓肠肌和胫骨前肌协同收缩降低等改变有关。
【图文】:

五禽戏,正在进行


图 2-1:受试者正在进行五禽戏训练[81]等人的研究,自行设计力量锻炼方案(表 2-1)。练习。每周 3 次,每次 1 小时。其中准备活动和最 周,每周进行集中训练 3 次,学习掌握动作靠墙静蹲抱腿屈膝、俯卧后勾腿、侧卧外踢腿、侧卧内踢腿、者进行动作指导,确保每一位受试者掌握动作要领行 1 次集体训练,其余 2 次为受试者在家中自行练习立微信群,发放每次训练作业 PPT(每周的运动处方因初期受试者肌肉耐力较差,每个动作坚持的时间有0 次,随着坚持时间的延长,适当调整完成次数,但时间。在锻炼进行至第 9 周时,侧卧外踢腿和侧向内

本体感觉,测量仪,测试方法


图 2-2:本体感觉测量仪法衣服等摩擦影响感觉功能,患者着短裤坐于可调高度的座椅上关节上 5cm。调整座椅的高度,使胫骨平台位置与仪器运动中。患者小腿踝关节上 5cm 左右置于摆臂支架上,支架上置以小腿接触摆臂的位置也用充气垫环形包裹,以尽量减少小腿后觉。测试全程患者闭眼,戴上耳机以减少视觉及声音干扰的影膝关节屈曲 45°的位置开始,患者被嘱注意力集中,感知膝向后,迅速按下止动开关。告诉测试者小腿运动的方向。经 2式测试。患者接受指示闭眼后,测试者随机选择摆臂运动方向-10s 内启动仪器,以减少患者猜测的可能性。待患者按下止动动方向即为测试成功,记录摆臂移动的角度和运动方向。伸膝少测试 5 次,去掉最大、最小值后,取中间的 3 次,计算其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684.3;R4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米巧巧;;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06期

2 吴胜利;刘景;王昌龙;刘金良;陆姝帆;;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9年03期

3 王鹏山;喻亚楠;王新军;;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研究进展[J];新疆中医药;2018年02期

4 张志瑞;李喜香;;中医药防治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J];西部中医药;2018年07期

5 吴萍;;温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7年02期

6 萧伟凯;黎俊烨;;中医药综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6年08期

7 徐子卿;朱保华;;关节镜下治疗术结合中药口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6年12期

8 刘文;;膝骨性关节炎应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年31期

9 姚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联合止痛四物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年12期

10 龚志兵;徐福东;庄至坤;吴昭克;张前进;谢庆华;;中药熏洗在膝骨性关节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作用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7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英明;艾发源;白洪文;;杜熟药衣治疗膝骨性关节炎280例疗效观察[A];第九届全国骨质疏松年会暨第六届全国钙剂年会会议文集[C];2003年

2 衣蕾;吉海旺;;盘龙七片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A];全国第十一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3 李江涛;杨南萍;王玲;陈永涛;王忠明;谢其冰;;国产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A];首届全国中青年风湿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王海超;彭翠柏;;针刀为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5例疗效观察[A];全国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5 熊越海;熊暑霖;;从肝肾辨证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A];第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蔡建平;;透明质酸钠结合其它方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简述[A];中国药学会全国骨科药物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煦;刘莉;;中药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A];第二十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7年

8 王琳;程晓芸;段永强;王学香;;基于影像学的中医药治疗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的评价[A];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C];2016年

9 张红林;;消痛散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王大伟;苏波;陆庆;;中药烫疗加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分析[A];第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东方医院骨科 马敏;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N];上海中医药报;2017年

2 程ho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引膝骨性关节炎“现身”的8大因素[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3 陈书连;膝骨性关节炎手术选择有讲究[N];家庭医生报;2005年

4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程ho;膝骨性关节炎的预警信号[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5 河南洛阳正骨医院骨关节科主任 郝军;膝骨性关节炎“筋为骨用”三期辨证[N];中国中医药报;2015年

6 中国中医研究院望京医院骨关节科 张洪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治膝骨性关节炎[N];科技日报;2002年

7 杨宏 熊小明 吕刚;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N];中国医药报;2006年

8 贺栋;膝骨性关节炎不用“换关节”[N];人民政协报;2006年

9 陕西中医学院骨伤研究所 袁普卫 郝阳泉 楚向东;刘德玉治疗 膝骨性关节炎[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10 湖北省襄阳市中医院 别传军 整理 胡文颖;针刀疗法改善膝骨性关节炎[N];健康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慧华;宧莶丸的配方优化及治疗实验性膝骨性关节炎的药效、机理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2 曾意荣;关节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丘德兴;不同针灸法对膝骨性关节炎疗效对比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周斌;关节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王巨;5氟脲嘧啶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兔膝骨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吴凡;关节康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吴子建;艾烟熏灸对膝骨性关节炎的影响以及嗅觉通路参与艾烟作用的机理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7年

8 张耀昌;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黄Y醮,

本文编号:26015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6015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b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