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来源于H5N1禽流感患者的广谱抗血凝素蛋白抗体筛选及其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2 15:08
【摘要】: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20世纪初流感大流行暴发以来,几乎每年都有流感疫情的发生。近年来,除了引发季节性流感的H1N1、H3N2和B型流感病毒之外,一些跨越种属屏障的、新发禽流感病毒(包括H5N1、H5N6、H6N2、H9N2、H7N9和H10N8等)直接感染人,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因此,寻找有效的流感治疗措施十分重要。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是流感病毒表面重要的糖蛋白,也是诱导机体产生抗流感免疫的重要抗原,可以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体液免疫。流感病毒感染或者流感疫苗接种所诱导产生的HA抗体主要针对HA头部,可以阻断病毒与唾液酸受体的结合,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但此类抗体常常具有毒株特异性,不能有效抵抗新发或突发流感病毒的感染。近年来,研究者发现大量可以对不同型或亚型流感病毒产生交叉保护作用的抗HA广谱中和抗体。这类抗体主要靶向HA茎部的保守区域,也有少数靶向头部受体结合区以及其他保守区域,从而有效应对由HA抗原的高度变异所导致的免疫逃逸,对流感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为筛选获得广谱抗HA抗体,本研究体外培养H5N1患者外周血B细胞,通过HA结合筛选、H5N1假病毒中和筛选及分子克隆技术,获得了功能性B细胞的抗体基因。随后利用293T细胞表达系统体外表达抗体,使用ELISA及假病毒中和试验筛选潜在的广谱抗体,并进一步鉴定了抗体功能,分析了抗体基因及功能域特点。本课题共筛选4例H5N1患者的6份PBMC标本,主要发现如下:1.成功培养3例H5N1患者不同时间点的4份外周血标本内的B淋巴细胞,发现4份标本中均存在能够分泌H5反应性IgG的B淋巴细胞,部分交叉结合H5和H7。2.从采集时间最早的2#样本(感染后12天)筛选获得124孔H5反应性B细胞,占培养总数的5.78%,其中,23孔可与H7交叉反应(占培养总数的1.07%),7孔对GX-H5N1假病毒的中和百分率在80%以上(占培养总数的0.33%),提示抗H5或H5/H7交叉反应性B淋巴细胞已存在于机体内,病毒感染后可被激活进入外周循环。3.3#和4#样本分别采集于感染后21天和18天,H5反应性B细胞各占1.3%和3.17%,6#样本采集于感染后357天,H5反应性B细胞占培养总数的0.63%,而H5/H7交叉反应性B细胞占H5-B细胞的80%。提示外周血中H5反应性细胞比率随愈后时间增加明显降低。H5反应性或H5/H7反应性B淋巴细胞可参与外周循环,感染后一年也能检测到。4.筛选获得44株H5反应或H5/H7反应性抗体,41株与H5和H7交叉反应,2株分别由VH1-69和VH1-2编码的广谱抗体具有体外中和效应。5.分析2#样本所得抗体基因使用频率,发现VH1-69和VH3-30基因占据主要优势。VH1-69编码的Ab2-12D5和Ab2-12G8识别HA茎部,与已报道的抗Group1 HA广谱中和抗体CR6261识别相似的抗原表位。两株抗体均具有VH1-69抗体特征性的识别HA茎部的IFY区域。Ab2-12D5可识别Group1不同亚型HA,对2009pdm H1N1,H5N1和H5N6具有广谱中和作用;而Ab2-12G8不具有中和活性,但可与Group1和Group2HA交叉反应,识别谱更广。两株抗体均可在体外诱导产生抗体依赖的细胞毒效应(ADCC)作用。6.从3#样本中获得VH1-2编码的广谱抗HA抗体:Ab3-32G7.1。该抗体可有效结合Group1不同亚型HA,并能够中和2009pdm H1N1,H5N1和H5N6毒株。7.2#样本中编码交叉反应性抗体的VH3-30基因CDR区变异程度不同,对H5、H7的亲和力不同。CDR3中的111位的长疏水区MIVGAVL,LCDR3的99位D可能参与对HA茎部helixA的作用,从而影响对H5及H7的结合。结论:1.广谱反应性抗HA抗体也能在H5N1患者体内发现,可识别HA茎部表位,具有中和活性或ADCC效应。2.H5N1病毒感染人可快速诱导机体产生广谱保护性抗体,这很有可能是机体记忆性B细胞被激活的结果。
【图文】:

状态图,细胞生长,样本,假病毒


(2)邋B细胞培养:取分选获得的B细胞与饲养细胞共培养并观察B细胞增殖状态。其中2、逡逑3、4及6号样本B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培养5天左右可见B细胞大量增殖,呈球状聚集于逡逑U型培养板底部,饲养细胞呈梭型均匀分布(如图1-1所示);1号样本B细胞由于饲养细逡逑胞大量死亡未能成功增殖激活;5号样本B细胞未见增殖,且培养上清未检测到抗体表达逡逑(IgG定量检测),可能由于采样时运输冻存等问题所导致。逡逑图1-1邋2#样本培养5天时B细胞生长状态逡逑3.2逦GX-H5N1假病毒感染性验证逡逑包装制备GX-H5N1假病毒后,需测定其对MDCK细胞的感染能力。其结果如图丨-2所示:逡逑随着假病毒稀释度的增高,病毒感染力逐渐降低,而在原液稀释至100倍时,RLU读值仍逡逑有5位数,证明该假病毒具有良好的感染能力,可以用于假病毒中和试验。逡逑400000-I逡逑300000-逦^逡逑|邋厕00-逡逑100000-逦1逡逑0-1逦1逦? ̄ ̄t ̄ ̄t ̄? ̄t逡逑0逦1逦2逦3逦4逦5逡逑logI0(Dilution)逡逑图1-2GX-H5N1假病毒感染力验证逡逑3.3逦B细胞培养上清筛选逡逑20逡逑

均匀分布,假病毒,感染力


(2)邋B细胞培养:取分选获得的B细胞与饲养细胞共培养并观察B细胞增殖状态。其中2、逡逑3、4及6号样本B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培养5天左右可见B细胞大量增殖,呈球状聚集于逡逑U型培养板底部,饲养细胞呈梭型均匀分布(如图1-1所示);1号样本B细胞由于饲养细逡逑胞大量死亡未能成功增殖激活;5号样本B细胞未见增殖,且培养上清未检测到抗体表达逡逑(IgG定量检测),,可能由于采样时运输冻存等问题所导致。逡逑图1-1邋2#样本培养5天时B细胞生长状态逡逑3.2逦GX-H5N1假病毒感染性验证逡逑包装制备GX-H5N1假病毒后,需测定其对MDCK细胞的感染能力。其结果如图丨-2所示:逡逑随着假病毒稀释度的增高,病毒感染力逐渐降低,而在原液稀释至100倍时,RLU读值仍逡逑有5位数,证明该假病毒具有良好的感染能力,可以用于假病毒中和试验。逡逑400000-I逡逑300000-逦^逡逑|邋厕00-逡逑100000-逦1逡逑0-1逦1逦? ̄ ̄t ̄ ̄t ̄? ̄t逡逑0逦1逦2逦3逦4逦5逡逑logI0(Dilution)逡逑图1-2GX-H5N1假病毒感染力验证逡逑3.3逦B细胞培养上清筛选逡逑20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511.7;R44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静丽;张海祥;冯杨萌;王光华;刘永年;胡军;;禽流感病毒H5N1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特性鉴定[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7年03期

2 吕琦;邓巍;鲍琳琳;许黎黎;李枫棣;陈霆;占玲俊;秦川;;气管插管法接种H5N1病毒感染恒河猴及系统组织病毒检测[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1年12期

3 连晓雯;杜惠芬;李克生;崔燕;徐海聂;薄清如;黄新民;;抗H5N1型禽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4 代小伟;秦川;;H5N1型禽流感病毒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年06期

5 田德桥;郑涛;;H5N1禽流感的威胁与全球应对[J];生物技术通讯;2007年02期

6 唐素云;苏涛;龙跃生;;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危害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寇铮,唐利军,雷富民,安学芳,范兆军,李天宪;一株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病毒学;2004年05期

8 戚宇华;崔仑标;史智扬;葛以跃;李显;张文帅;单军;汪华;;含H5N1禽流感病毒核酸序列的病毒样颗粒的制备及应用[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0年01期

9 张锦海;王忠灿;郑纪山;王平;鲁娟东;吕恒;王长军;;禽流感病毒H5N1抗原基因克隆及体外转录[J];中国公共卫生;2010年04期

10 张占路;唐益雄;薛文通;刘建利;梁哲;卢运明;吴燕民;;百脉根表达H5N1亚型禽流感血凝素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戚宇华;崔仑标;史智扬;葛以跃;李显;单军;陆祖宏;;H5N1禽流感病毒样颗粒的制备与应用[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2 赵维波;闵凡贵;王静;刘香梅;张钰;刘忠华;黄韧;;对恒河猴二次接种H5N1亚型流感病毒的观察[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亚科;冯艳杰;曹良;于建霞;黄占岭;胡胜强;;不同厂家H5N1禽流感疫苗对北京鸭肉鸭免疫效果评价试验[A];"第四届京津冀一体化畜牧兽医科技创新研讨会暨“瑞普杯”新思想、新方法、新观点论坛"论文集[C];2014年

4 李泽君;焦培荣;于康震;陈化兰;;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goose/Guangdong/1/96株反向基因操作系统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4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钟静;黄平;李海涛;;广东人类禽流感H5N1亚型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基因溯源分析[A];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振江;谢克锦;张辉;胡平;叶桂春;黄建新;许龙善;;闽北首例禽流感H5N1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7 黄淑坚;廖明;辛朝安;;鹅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鸡的致病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第12次暨中国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11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8 钱爱东;周宇;王伟利;赵丽;;鸽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株的血凝素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高学斌;尹祚华;雷富民;贾陈喜;杨奇森;孙悦华;赵洪峰;梁孟元;吴晓民;李天宪;;中国高致病禽流感H5N1疫区的野生鸟类调查初报[A];第八届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全国代表大会暨第六届海峡两岸鸟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刘月焕;周蛟;姚炜光;步卫东;杨兵;宋维平;孟颜妮;陈小玲;林健;;鸽子对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易感性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张磊 通讯员 仇玉青;人感染H5N1禽流感发病机制获揭示[N];健康报;2018年

2 中国农业科学院 孟庆文博士;禽流感挑战人类 H5N1肆虐更猖狂[N];中国畜牧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志广;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样颗粒构建、优化与实验免疫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2 肖艳华;开口箭化学成分及其抗禽流感H5N1活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3 李润明;靶向血凝素蛋白的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进入抑制剂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4 宋家升;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对家鸭致病力分子机制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5 裴增林;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H5N1流感疫苗及乙肝基因治疗药物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6 谌资;H5N1血凝素蛋白的重组牛痘病毒表达纯化以及耐奥司他韦神经氨酸酶动力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7 张伟;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siRNA靶向制剂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8 陈樱;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对犬的致病性研究及人源化抗体的初步探索[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9 邹威;神经毒力H5N1禽流感病毒生物学特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10 夏玉坤;人源H5N1禽流感病毒株HA1蛋白抗原表位分析及在人靶细胞上复制能力差异的分子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颖;来源于H5N1禽流感患者的广谱抗血凝素蛋白抗体筛选及其功能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8年

2 贾贝贝;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对家鸽的致病性试验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3 李群;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4 吕雪峰;禽流感病毒(H5N1)卵黄抗体制备及相关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张怡然;百脉根高效表达广谱H5N1禽流感抗原蛋白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殷红军;元宝草抗H5N1活性成分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7 王人杰;三种佐剂对H5N1亚型禽流感核酸疫苗免疫效价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黄楷;南宁H5N1型禽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5年

9 李静丽;H5N1禽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生物学特性鉴定及其致病机制研究[D];青海大学;2017年

10 曾瑜亮;毛杭子梢抗H5N1病毒活性成分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26366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6366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5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