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减少缺血诱导的血脑屏障破坏

发布时间:2020-05-09 16:29
【摘要】:背景与目的:缺血性卒中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活化,其通过降解胞外基质增加了血脑屏障通透性。作为干细胞治疗中的常用细胞,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巨大潜力。已有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减少缺血急性期血脑屏障破坏并改善动物神经功能,然而其分子机制并不完全清楚。本研究中,我们检测了缺血性脑损伤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否可通过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释放和活化而对维持血脑屏障功能有积极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与其可能相关的分子机制。我们假设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抑制细胞间粘附因子(ICAM-1)的表达,减少嗜中性粒细胞粘附、浸润和迁移,从而减少由嗜中性粒细胞引起的自身与其他细胞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释放,以减轻血脑屏障破坏。材料与方法:选取118只成年雄性ICR小鼠,采用线栓法对其进行短暂性大脑中动脉栓塞(tMCAO)90分钟,拔掉线栓后20分钟内,在小鼠缺血半暗带纹状体区域,立体定位注射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体实验分为四个组:假手术组,缺血+生理盐水组,缺血+干细胞组及缺血+SB-3CT(阳性对照)组。造模后1天和3天时对动物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牺牲动物后取脑测定栓塞体积和血脑屏障通透性情况,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含量水平及活性情况。然后测定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和髓过氧化物酶活力。我们也研究了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分泌的变化。体外实验中,我们使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条件培养基与进行糖氧剥夺(OGD)后的bEnd.3细胞共培养以模拟在体的缺血再灌注,并检测细胞间粘附因子-1的变化及其可能涉及的通路。结果:相比于生理盐水组,干细胞治疗组的小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梗死体积,免疫球蛋白G渗出都显著下降(p0.05)。干细胞治疗减少了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和claudin-5的间隙,及IL-1β、IL-6、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p0.05)。干细胞治疗也减少了嗜中性粒细胞浸润数量和降低了髓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此外,我们也证明了干细胞治疗能有效抑制缺血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蛋白和mRNA水平的上调及活力升高,并减少细胞间粘附因子-1的表达(p0.05)。同时,作为阳性对照应用SB-3CT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9后,可观察到基质金属蛋白酶-9下调。体外实验应用干细胞及其条件培养基分别与进行糖氧剥夺处理后的bEnd.3细胞共培养,证明了干细胞治疗能减少缺氧缺糖诱导的细胞间粘附因子-1表达及单腺苷酸蛋白激酶的磷酸化。使用单腺苷酸蛋白激酶的抑制物补体C能有效抑制干细胞共培养引起的单腺苷酸蛋白激酶磷酸化。结论:缺血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通过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9,减轻小鼠缺血性脑损伤后血脑屏障破坏,可能是通过减少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因子-1表达,继而减轻嗜中性粒细胞的粘附与浸润,最后影响其与其他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9。另外,体外实验提示了间充质干细胞可能是通过单腺苷酸蛋白激酶通路下调细胞间粘附因子-1的表达,这是干细胞旁分泌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提示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卒中时基质金属蛋白酶-9是一个新的重要靶点。
【图文】:

形态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图,培养的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上清,用磷酸盐缓冲液洗一遍; 300 微升磷酸盐缓冲液重悬于流式专用离心管中;仪上机;使用 Flowjo_V10 进行分析。质干细胞培养与形态微镜下观察从 SD 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中分离培养得细胞贴壁后呈不规则形状,逐渐长为长梭形。待逐渐代数增多,细胞形态一致性增加,见图 1。

流式细胞仪分析,纹状体


图 2. 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Figure 2. Results of cell identification体外培养的细胞 99.99%以上呈 CD29 和 CD90 阳性且 CD31 和 CD45 阴性。1.3.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示踪为了观察注射入脑内纹状体区域的细胞存活状态,,我们使用活细胞染料 CFDA对注射进脑内的细胞进行荧光标记。注射三天后取脑冰冻切片,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细胞注射于纹状体区域并有些许迁移,同时多数细胞的细胞核圆润清晰,表明胞存活,见图 3。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457.7;R74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玉敏,秦震;黄芪甲苷对大鼠局灶脑缺血血脑屏障破坏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0年04期

2 李琼;周东;;血脑屏障破坏参与癫痫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10年11期

3 侯景明;黎海涛;;血脑屏障破坏与脑水肿发生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0年03期

4 张利娟;刘信东;赵丽君;杨乐;段海宇;;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血脑屏障破坏与脑脊液蛋白质指数变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年11期

5 项欣欣;;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J];医学研究杂志;2014年12期

6 刘柱娜;R.Yoo;S.Choi;B.Oh;S.Shin;E.Lee;D.Shin;;定量动态增强MRI显示轻度颅脑外伤脑震荡后综合征病人广泛的血脑屏障破坏[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9年03期

7 熊建忠;陆兵勋;;磁共振扫描评价米诺环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10期

8 李志雄;魏麓云;;多发性硬化血脑屏障破坏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药杂志;2008年11期

9 陈易简;徐运;;血脑屏障完整性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展和转归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7年03期

10 毛颖,周良辅,杨国源;小鼠局灶性脑缺血的脑血流动力学和脑损害的评价[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丽;周其全;;血脑屏障与血管源性脑水肿[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吴鸣;陈俊国;;小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的临床意义[A];2008年浙江省儿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覃兰惠;黄文;莫雪安;;P38MAPK和JNK/SAPK信号通路在脂多糖诱导血脑屏障破坏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14年

4 覃兰惠;黄文;莫雪安;;在脂多糖诱导的血脑屏障破坏中p38MAPK、JNK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5年

5 郑国庆;董其谦;王小同;王纪佐;顾勇;沈剑刚;;小凹蛋白-1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化和血脑屏障破坏中的作用及其机制[A];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微循环学术会议会议指南及论文摘要[C];2012年

6 李晓斌;;神经科危重症诊治基础[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长城危重病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7 范玉华;;脑小血管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15年

8 胡强;俞文华;张祖勇;刘群杰;朱强;车志豪;杜权;王昊;董晓巧;;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A];2014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9 兰胜民;赵铭;郭汝元;李红卫;张红雨;王宏卫;;脑瘤全颅放疗致血脑屏障破坏的临床研究[A];山西省抗癌协会第六届肿瘤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屈传强;陈裴;郭洪志;王翠兰;杜怡峰;;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脑白质损伤机制[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倩倩;急性癫痫发作后MMP-2、MMP-9的动态变化及与血脑屏障破坏相关性的初步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2 林琅;白质疏松缺血损伤机制的神经病理与神经影像学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3 赵帆;米诺环素铁螯合作用治疗脑出血的机制探讨[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成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减少缺血诱导的血脑屏障破坏[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2 邹敏;shRNA沉默Caveolin-1基因对HIV-1TAT诱导的血脑屏障破坏和Aβ的转运蛋白的作用机制[D];广西医科大学;2018年

3 庞金伟;载脂蛋白E及其拟肽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血脑屏障破坏的影响及机制[D];西南医科大学;2017年

4 杨梦晨;Semaphorin 3A对TBI后继发性血脑屏障破坏的作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7年

5 马一骏;鼠尾草酸通过抑制炎症相关的血脑屏障破坏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早期脑损伤[D];浙江大学;2017年

6 刘明刚;血脑屏障通透性在外伤性癫痫大鼠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7 李献军;基质金属蛋白酶-9对多发性硬化复发诊断的临床意义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8 许琳;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5-LO表达及zileuton的保护作用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6年

9 蒋国会;抑制MMPs对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时间窗干预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10 朱明霞;DDR1-MMP9通路在大鼠脑缺血损伤所致的血脑屏障破坏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564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6564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4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