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10 23:50
【摘要】:目的:依据心血管健康的生理-心理-社会整体模型,探讨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心血管再入院和心血管死亡)的影响,为采取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健康结局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12月~2017年5月,在某三甲医院心内科病房抽取住院慢性心衰患者260例,基线时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问卷、12条目简版生命质量问卷、基础呼吸困难指数、简短疲乏量表、感知压力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社会联结感量表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患者出院三个月后,通过电话随访使患者完成12条目简版生命质量问卷的填写,并了解患者的心血管再入院和死亡发生情况。数据整理后应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研究基线时共纳入260例慢性心衰患者,这些患者生活质量的平均得分为50.09±8.47(躯体健康)和49.87±9.65(心理健康)。出院三个月后随访时取得联系者217例,其中57例(26.27%)发生心血管再入院,8例(3.68%)发生心血管死亡,209例存活患者生活质量的平均得分为50.00±9.20(躯体健康)和50.00±9.10(心理健康)。2.慢性心衰患者一般资料特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1)对于基线生活质量,慢性心衰患者的年龄与躯体健康得分呈负相关,退休/无业、病程≥6个月、心功能Ⅲ级患者的躯体健康得分低于现从事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病程6个月、心功能Ⅱ级的患者(均P0.01);高中及以下教育水平、月收入1000元患者的心理健康得分低于大专及以上教育水平、月收入≥1000 元的患者(P0.05 或 P0.01)。(2)对于出院三个月后生活质量,慢性心衰患者的年龄与躯体健康得分呈负相关,单身(未婚/离异/寡居)、退休/无业、病程≥6个月患者的躯体健康得分低于已婚/同居、现从事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病程6个月的患者(P0.05或P0.01);初中及以下教育水平、体力劳动或退休/无业、病程≥6个月患者的心理健康得分低于大专及以上教育水平、现从事脑力劳动、病程6个月的患者(P0.05 或 P0.01)。3.慢性心衰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因素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1)对于基线生活质量,慢性心衰患者的呼吸困难得分(5.66±2.77)与躯体健康呈正相关(r=0.602,P0.01),疲乏得分(4.34±2.56)、社会功能得分(4.19±3.25)与躯体健康呈负相关(r=0.409,-0.492,均P0.01);慢性心衰患者的呼吸困难得分、社会联结感得分(4.18±0.61)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r=0.274,0.398,均P0.01),疲乏得分、感知压力得分(14.79±6.04)、焦虑得分(5.88±3.85)、抑郁得分(4.60±4.03)、社会功能得分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r=-0.402,-0.699,-0.569,-0.647,-0.399,均 P0.01)。(2)对于出院三个月后生活质量,慢性心衰患者的呼吸困难得分与躯体健康呈正相关(r=0.360,P0.01),疲乏得分、抑郁得分、社会功能得分与躯体健康呈负相关(r=-0.266,-0.159,-0.208,P0.05或P0.01);慢性心衰患者的呼吸困难得分、社会联结感得分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r=0.246,0.181,均P0.01),疲乏得分、感知压力得分、焦虑得分、抑郁得分、社会功能得分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r=-0.435,-0.503,-0.457,-0.481,-0.310,均 P0.01)。4.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回归分析对于基线生活质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心衰患者躯体健康的相关因素为患者的职业状态为退休/无业(体力劳动为对照)、病程≥6个月(6个月为对照)、呼吸困难和疲乏,它们共解释基线躯体健康39.9%的变异;慢性心衰患者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为感知压力、焦虑、抑郁和社会联结感,它们共解释基线心理健康59.4%的变异。5.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广义估计方程分析(1)慢性心衰患者躯体健康的影响因素为患者的职业状态为退休/无业(体力劳动为对照,B=-2.399)、病程≥6个月(6个月为对照,B=-2.635)、呼吸困难(B=1.164)和疲乏(B=-0.597),均 P0.05。(2)慢性心衰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为病程≥6个月(6个月为对照,B=-2.004)、感知压力(B=-0.530)、焦虑(B=-0.405)和抑郁(B=-0.518),均P0.05。6.慢性心衰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1)无不良事件组与不良事件组在年龄、职业状态、心功能分级、呼吸困难、疲乏、抑郁、社会功能和基线躯体健康得分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慢性心衰患者出院后三个月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为职业状态为退休/无业(体力劳动为对照)、心功能IV级(II级为对照)和疲乏。结论:1.慢性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待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心血管再入院和心血管死亡)发生率仍处于较高水平。2.慢性心衰患者躯体健康的影响因素为职业状态、病程、呼吸困难和疲乏,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为病程、感知压力、焦虑和抑郁。3.慢性心衰患者的职业状态、心功能分级和疲乏是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显著预测因素。4.临床工作者可以将影响慢性心衰患者健康结局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作为切入点,采取个体化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图文】:
本研宄以心血管健康的生理-心理-社会整体模型为理论框架,,将呼吸困难和疲乏逡逑作为生理因素,将感知压力、焦虑和抑郁作为心理因素,将社会联结感和社会功逡逑能作为社会因素(如图2所示),了解慢性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出院后三个月逡逑心血管再入院和死亡发生情况,探讨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心逡逑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为实施针对性措施,改善其健康结局提供依据。逡逑16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473.5
本文编号:2707053
【图文】:
本研宄以心血管健康的生理-心理-社会整体模型为理论框架,,将呼吸困难和疲乏逡逑作为生理因素,将感知压力、焦虑和抑郁作为心理因素,将社会联结感和社会功逡逑能作为社会因素(如图2所示),了解慢性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出院后三个月逡逑心血管再入院和死亡发生情况,探讨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心逡逑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为实施针对性措施,改善其健康结局提供依据。逡逑16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47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红雨;;中国部分地区70岁以上老年人体力活动与健康状况的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11期
2 周升宝;孙晓丹;刘金同;;伴代谢综合征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存质量评价[J];精神医学杂志;2015年04期
3 吕云;;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2年10期
4 张凤侠;李明子;;北京市远郊区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夏文芳;焦虑和抑郁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邹会静;基于COM-B模型的慢性心衰患者自护行为阻碍与促进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2 黄琛;慢性心力衰竭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中药的干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曾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疲乏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4 郭金玉;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经历的相关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5 孟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困难、抑郁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070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70705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