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断及预后评定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3 14:56
【摘要】:目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sing enterocolitis,NEC)为新生儿时期较为严重的胃肠道疾病,多见于早产儿。本研究旨在分析腹部X线平片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sonography,CDS)表现,分析CDS对NEC的诊断效能及价值,通过分析CDS表现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评估CDS在NEC诊断及预后评定中的有效性,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7例NEC患儿作为病例组,根据1986年版的修正Bell-NEC分级诊断标准分为疑似组(28例)及确诊组(19例),并根据临床转归分为内科治疗组(26例)及手术/死亡组(21例)。应用Philips IU22、Philips CX5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扫查肠管、腹腔情况,对比腹部X线平片结果进行分析,采用EXCEL软件、SPSS21.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研究47例NEC患儿其中男性20例,女性27例。患儿胎龄为26.4~39.4周,平均胎龄为(32.6±3.5)周;早产儿36例,占比76.6%;患儿出生体重为950~3250g,平均体重为(1795±769)g。患儿发病时间为生后1~30天,平均发病日龄为(11.6±10.1)天;早产儿(胎龄37周)中发病日龄为(14.8±6.9)天,足月儿(胎龄≥37周)中平均发病日龄为(8.2±6.5)天。2.NEC疑似组与确诊组、内科治疗组与手术/死亡组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的比较本研究47例患儿中NEC疑似组28例,占比60%,确诊组19例,占比40%;NEC内科治疗组26例,占比55%,手术/死亡组21例,占比45%。上述组间患儿的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病理结果本研究中15例手术患儿,其中14例病变位于远端回肠及近端结肠,1例位于降结肠及乙状结肠。病理检查显示:肠粘膜脱落坏死伴急性炎性渗出,肠壁不同程度的急慢性炎细胞浸润,溃疡形成或穿孔。4.腹部X线平片结果在各组中的比较在NEC疑似组与确诊组中肠壁增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EC内科治疗组与手术/死亡组在X线平片结果上的比较,肠管扩张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RR值1,提示肠管扩张更多见于手术/死亡组,可作为预测不良转归的一项指标。5.CDS结果在各组中的比较NEC疑似组与确诊组的CDS结果在肠壁增厚、门静脉积气、腹腔积液(透声差)三项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内科治疗组与手术/死亡组的CDS结果比较中,有4项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肠壁增厚、肠管扩张、肠道蠕动消失、腹腔积液(透声差),RR值1,提示其表现可作为预测疾病临床转归不良的指标。6.CDS与腹部X线平片结果在各组中的比较在NEC疑似组中,腹部X线平片未发现肠壁间积气、门静脉积气,CDS则分别发现11例肠壁间积气和1例门静脉积气。在NEC确诊组中门静脉积气、肠管扩张两项结果在CDS和X线平片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NEC内科治疗组与手术/死亡组中,二者发现肠壁间积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超声检查可动态显示腹腔及肠管情况,且无电离辐射,便于复查监测NEC的疾病进展,特别适用于虚弱的患病新生儿。2.肠壁间积气、门静脉积气和肠管扩张在CDS中的发现率要高于腹部X线平片,因此,CDS在NEC的诊断中存在确切价值,且在一些方面优于腹部X线平片。3.CDS提示肠壁增厚、肠管扩张、肠管蠕动消失、透声差的腹腔积液可作为提示临床预后评定不良的指标。CDS同时提示透声差的腹腔积液和肠壁血流灌注减少时应高度怀疑肠坏死或穿孔,提示临床看准时机手术干预。4.肠壁间积气及门静脉积气可发生于NEC的任何时期,不能作为提示预后不良的指标。5.若患儿临床出现NEC的消化道症状,且CDS提示肠壁增厚、肠管扩张、肠壁积气、门静脉积气、肠管蠕动减弱或消失、腹腔积液、肠壁血流减少或消失等表现,则应高度怀疑NEC疾病的存在。
【图文】: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断及预后评定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手术示坏死肠管Fig.1Necrosisintestines

血管扩张,粘膜,光镜


16图 2 光镜所见:粘膜急慢性炎症,,血管扩张充血伴出血.2 Light microscopic showed acute and chronic inflammation of mublood vessel dilatation, hyperemia and hemorrhage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22.1;R4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爱梅;孙志群;邱晓梅;尹延娥;林新宇;张立明;;PCT及CRP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早期诊断价值[J];潍坊医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2 张妮;朱炜;朱家睿;张卫军;王爱华;;瓜氨酸、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肠三叶因子在儿童危重症急性胃肠损伤诊断中的作用[J];临床儿科杂志;2015年07期

3 冯中静;;抗炎或促炎细胞因子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过程中作用的临床分析[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年03期

4 唐维兵;刘翔;耿其明;程锐;韩树萍;蒋梨;胡毓华;徐小群;;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手术指征探讨[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5年02期

5 王瑞娟;孔祥永;蔡娜;陈颖;封志纯;;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围产高危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年04期

6 李粹;任雪云;蔡文仙;牛峰海;;细胞因子及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山东医药;2013年14期

7 王忠;洪晓纯;林雁捷;;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早期X线表现及临床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年09期

8 张丽意;蒋国平;叶菁菁;徐彬;江晶晶;;超声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诊断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2年07期



本文编号:27113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7113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6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