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心外膜脂肪与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4 15:08
【摘要】:第一部分: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及皮下脂肪特点目的利用超声观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内脏脂肪及腹部皮下脂肪厚度,探讨T2DM患者内脏脂肪及腹部皮下脂肪的分布特点,并分析该类人群的内脏脂肪及腹部皮下脂肪与血糖、血脂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的T2DM住院患者200例为病例组(T2DM组),男97例,女103例;年龄47-78岁,平均(64.63±7.26)岁;糖尿病病程1-20年。选择同期200例无罹患T2DM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男99例,女101例;年龄47-78岁,平均(63.79±7.02)岁。再根据罹患T2DM的病程年限将T2DM组分为长病程组(病程≥10年)和短病程组(病程10年);以及依据T2DM患者的年龄将T2DM组又分为T2DM老年组(≥60岁)和T2DM中年组(45-59岁)。利用超声测量所有研究对象的内脏脂肪(包括心外膜脂肪(EAT)、腹腔脂肪、肝前脂肪)及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包括TG、TC、LDL-c及HDL-c)。比较各组之间的身体不同部位脂肪组织厚度,分析T2DM患者内脏脂肪和腹部皮下脂肪的分布特点及各部位脂肪厚度与血糖、血脂的相关性。结果1.研究的T2DM组与对照组之间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T2DM组右室前壁EAT厚度较对照组增厚(p0.05);而两组间腹腔脂肪、肝前脂肪及腹部皮下脂肪厚度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BMI、FPG、HbA1c、TG、TC、LDL-c及HDL-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T2DM长病程组的右室前壁EAT厚度较T2DM短病程组增厚(p0.05);而两组间腹腔脂肪、肝前脂肪及腹部皮下脂肪厚度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T2DM老年组与中年组间右室前壁EAT、腹腔脂肪、肝前脂肪厚度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T2DM老年组腹部皮下脂肪厚度较T2DM中年组减小(p0.05)。5.右室前壁EAT厚度与HbA1c、TG、TC及LDL-c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6.腹腔脂肪厚度与BMI、TG、LDL-c具有相关性(p0.05),肝前脂肪厚度与TG、LDL-c具有相关性(p0.05),而腹部皮下脂肪厚度仅与BMI存在相关性(p0.05)。7.对与EAT存在相关性的相关变量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TG是右室前壁EAT厚度增加的危险因素(p0.05),而HDL-c升高是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1.T2DM患者的EAT厚度较正常人群厚,而其腹腔脂肪、肝前脂肪及腹部皮下脂肪厚度较正常人群无明显增厚。2.EAT厚度与HbA1c、TG、TC及LDL-c存在正相关性,与HDL-c存在负相关性;且EAT容易被超声心动图检测。3.EAT在一定程度上可代表内脏脂肪组织,用以反映T2DM患者脂肪代谢的异常。第二部分:超声评价心外膜脂肪与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利用超声观测T2DM患者心外膜脂肪(EAT)厚度及下肢动脉病变情况,评价EAT与T2DM下肢动脉病变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资料与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的T2DM住院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男123例,女117例;年龄47-78岁,平均(64.54±7.30)岁;糖尿病病程1-20年。对240例T2DM患者行下肢动脉高频超声检查,根据下肢动脉是否发生病变将其分为下肢动脉病变组和下肢动脉正常组;再根据下肢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将下肢动脉病变组进一步分为轻、中、重度病变组。利用超声心动图测量所有研究对象的右室前壁和心尖室间沟EAT厚度,对比各组右室前壁及心尖室间沟EAT厚度,分析EAT厚度与T2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判定出EAT厚度对T2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并确定最佳诊断值。结果1.入选的240例T2DM患者中下肢动脉病组占183例,下肢动脉正常组占57例,两组间性别和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下肢动脉病变组中,轻度病变占97例,中度病变占55例,重度病变占31例;足背动脉受累最多,有167例(占91.26%),其病变程度更加严重(中度病变占20.77%,重度病变占10.93%)。2.下肢动脉病变组的右室前壁及心尖室间沟EAT厚度较下肢动脉正常组均增厚(p0.05)。3.随下肢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EAT厚度越大(p0.05);下肢动脉狭窄率与右室前壁、心尖室间沟EAT厚度均有直线回归关系(p0.05)。4.右室前壁及心尖室间沟EAT厚度与HbA1c、TC、LDL-c及HDL-c具有相关性(p0.05),与年龄、糖尿病病程、BMI、FPG、TG无明显相关性(p0.05)。5.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得出右室前壁及心尖室间沟EAT厚度是T2DM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6.经超声心动图测得右室前壁EAT厚度评价T2DM下肢动脉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5,诊断最佳截点值为7.63mm,诊断灵敏度为83.4%、特异度为79.1%;测得心尖室间沟EAT厚度评价T2DM下肢动脉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8,诊断最佳截点值为6.86mm,诊断灵敏度为85.4%、特异度为81.4%。结论1.具有下肢动脉病变的T2DM人群,其右室前壁及心尖室间沟EAT厚度较下肢动脉正常的T2DM人群增厚,EAT厚度增加是T2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2.当T2DM患者右室前壁EAT厚度大于7.63mm或心尖室间沟EAT厚度大于6.86mm时,可提示T2DM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性增高。3.由超声心动图测量的EAT厚度,可作为T2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简便和实用的早期辅助评价指标之一。总结研究结果显示:T2DM患者的EAT厚度较正常人群增厚,具有下肢动脉病变的T2DM患者EAT厚度较下肢动脉正常的T2DM患者增厚;且EAT厚度与血脂的异常也存在一定相关性;EAT厚度增加是T2DM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超声心动图能对EAT厚度做出较准确的定量判断,而且操作简便、无创、费用低。因此由超声心动图测量的EAT厚度可作为T2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早期评价指标之一,为临床控制、预防、减少T2DM患者发生下肢动脉并发症提供有利帮助。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87.2;R445.1
【图文】:

示意图,研究对象,示意图,后天性


图 1-1 第一部分研究对象分组示意图Fig.1-1 The group diagram of part I objects2 纳入标准T2DM 组纳入标准:(1)T2DM 诊断标准依据中华医学会《中国 2 型糖指南(2017 年版)》[16],即有多饮多尿、烦渴、多食、消瘦等糖尿病症其余诱因的体重下降者,同时符合以下三条标准之一者便可确诊为 T2D机血糖≥11.1mmol/L;②清晨空腹血糖(FPG)≥7.0mmol/L;③口服葡萄验(OGTT)后 2 小时 FPG≥11.1mmol/L。(2)排除其余先天性及后天性:如肿瘤,结核,严重肝、肾、肺部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先天性心脏性心脏瓣膜病,以及库欣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等代谢性疾病。(3)排除炎等急性疾病。对照组纳入标准:经相关物理、生化、影像等检查排除心血管疾病、内、代谢性疾病等各类先天性及后天性慢性疾病,排除炎症、感染等急性

示意图,前壁,示意图,超声测量


第一部分 超声评价 2 型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与及下脂肪的特点(3)血脂、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日立 7180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2.3 检测内容与方法2.3.1 脂肪厚度测定利用超声测量研究对象内脏脂肪及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内脏脂肪包括右室前壁EAT、腹腔脂肪、肝前脂肪。各部位脂肪组织厚度值均须测量 3 次并取平均值。具体测量方法见下:(1)右室前壁 EAT 厚度测量:受检者左侧卧位,下肢自然屈曲,探头置于胸骨左侧缘第 3-4 肋间隙,且探头不能加压,利用超声心动图于左室长轴切面显示右室前壁 EAT。测量时使取样线垂直于右室前壁,利用 M 型超声测量右室前壁 EAT厚度;测量时选取收缩末期,减少 EAT 因心脏舒张受压而导致的厚度测量值偏小。(见图 1-2、1-3)。

超声心动图,厚度测量,前壁


第一部分 超声评价 2 型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与及下脂肪的特点(3)血脂、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日立 7180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2.3 检测内容与方法2.3.1 脂肪厚度测定利用超声测量研究对象内脏脂肪及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内脏脂肪包括右室前壁EAT、腹腔脂肪、肝前脂肪。各部位脂肪组织厚度值均须测量 3 次并取平均值。具体测量方法见下:(1)右室前壁 EAT 厚度测量:受检者左侧卧位,下肢自然屈曲,探头置于胸骨左侧缘第 3-4 肋间隙,且探头不能加压,利用超声心动图于左室长轴切面显示右室前壁 EAT。测量时使取样线垂直于右室前壁,利用 M 型超声测量右室前壁 EAT厚度;测量时选取收缩末期,减少 EAT 因心脏舒张受压而导致的厚度测量值偏小。(见图 1-2、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成松;;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相关性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年A3期

2 叶奎;;糖尿病患者要警惕下肢动脉病变[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7年05期

3 吴晓虹;吴晓萍;胡柏成;;老年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下肢动脉病变的关系[J];临床军医杂志;2009年06期

4 田利勋;徐恒;;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6年01期

5 田昆;谷利宏;雒晓玲;杨占英;;彩超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年09期

6 吴沐;卢舜彬;;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7年17期

7 周祥群;陈海金;彭兴;刘尚军;王芳;韦迎娜;;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的风险因素分析[J];微循环学杂志;2017年04期

8 刘惠芬;罗萍;陈玉;赵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江西医药;2009年04期

9 李建卫,林宁,林晓,张清阳;彩超在下肢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S1期

10 刘敏燕;田慧;;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病率与治疗现状[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晚虹;吕国荣;李拾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下肢动脉病变中的临床意义[A];2003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2 刘敏燕;田慧;宗文漪;王节;李小鹰;;多功能周围血管检查仪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A];2006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十次全国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冯玉欣;张奕;柳林;程丽霞;鹿相花;;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危险因素临床分析[A];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4 吴晓红;朱辰;胡柏成;;老年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下肢动脉病变关系探讨[A];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郑春梅;王繁博;王薇;;彩超对下肢动脉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6 刘芳;胡艳云;沈静;曾辉;赵s

本文编号:27807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7807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4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