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培养组学在阴道微生物群研究中的应用及阴道微生物群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0 20:29
【摘要】:目的:1.运用培养组学对健康及细菌性阴道病女性阴道样本进行高通量培养,探讨高通量培养方法对阴道微生物群研究的意义。2.基于培养组学的培养结果,探讨不同阴道微生物类型来源的阴道乳杆菌与阴道其他细菌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收集7例健康女性和8例细菌性阴道病女性的阴道分泌物,采用7种不同的培养基对阴道分泌物进行高通量培养并同时抽提细菌总DNA。对分离培养出的细菌使用Clin-ToF飞行时间质谱结合16S rRNA进行细菌鉴定。同时采用16S rRNA V1V2可变域进行高通量测序。基于培养组学的结果,选取分离自1例健康女性及2例细菌性阴道病女性的菌株进行细菌相互作用研究。将乳杆菌与七种阴道相关细菌共培养0h、24h、48h及72h后,采用绝对实时定量PCR(qPCR)方法分析阴道细菌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1、通过对7例健康人及8例细菌性阴道病阴道分泌物样本进行培养组学分析,共分离到1328株阴道细菌,隶属于33个属,92个种。其中最常分离到的属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加德纳菌属(Gardnerella)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分别分离到535株、221株、146株。同时通过对7例健康人及8例细菌性阴道病阴道分泌物样本进行16S rRNA V1V2域高通量测序,共检出20个属。其中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在所有样本中都检测到,在10个样本中的相对丰度超过50%。两者检出重叠率仅24.24%。2、在同一个体内,健康样本HV4中分离到的卷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rispatus)对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和咽峡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anginosus)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细菌性阴道病样本BV4、BV7中分离到的詹氏乳杆菌对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咽峡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anginosus)、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阴道阿托波菌(Atopobium vaginae)的生长同样存在抑制作用,但惰性乳杆菌(Lactobacillus iners)对咽峡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anginosus)和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的生长无抑制作用。3、在不同个体内,每株乳杆菌对非乳杆菌的抑制能力是不同的。样本HV4中的卷曲乳杆菌对样本BV4中的非乳杆菌有抑制作用,而对样本BV7中的非乳杆菌无抑制作用。样本BV4中的詹氏乳杆菌对样本HV4中的咽峡炎链球菌无抑制作用,对表皮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样本BV7中的非乳杆菌均无抑制作用。样本BV7中的詹氏乳杆菌和惰性乳杆菌除了对样本HV4中的咽峡炎链球菌无抑制作用外,对其余非乳杆菌均有抑制作用。结论:1、通过高通量培养组学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法对同一样本阴道微生物群进行研究,结果差异较大,两者的检出重叠率仅24.24%。2、本研究发现阴道来源的4株乳杆菌对非乳杆菌有一定的拮抗作用,但不同株之间的抑制能力差异显著,说明乳杆菌的抑制作用可能存在株的差异。对细菌相互作用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菌群与人体健康的认识。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11.31;R446.5
【图文】:

阴道分泌物,水平组,样本,中共


图 2-1 三个阴道分泌物样本宏基因组分析(界水平组成)Fig. 2-1 Metagenomic analysis of three vaginal samples (level of kindom)水平上分析,三个样本仅检测到 10 种微生物。样本 11 中共检测

阴道分泌物,水平组,样本,细菌性阴道病


图 2-2 三个阴道分泌物样本宏基因组分析(种水平组成)Fig. 2-2 Metagenomic analysis of three vaginal samples (level of genus)2.2 阴道菌群液体培养后的微生物组成及培养前后菌群组成变化的分析使用 TSB 羊血液体培养基,对 3 例正常人及 3 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阴道

组成图,菌群,高通量,阴道


注:22×0 表示阴道棉拭子测序的菌群组成、Y22×1 表示阴道棉拭子有氧培养一代后的菌群组成、N22×1 表示阴道棉拭子厌氧培养一代后的菌群组成、Y22×5 表示阴道棉拭子有氧培养一五代后的菌群组成、N22×5 表示阴道棉拭子厌氧培养五代后的菌群组成图 2-5 16S rRNA 基因 V1V2 域高通量测序分析样本 22 的原代、一代、五代的菌群组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慧娟;廖少羽;杨海;杨小兰;钟羡;洪东平;;咽峡炎链球菌检测在儿童发疹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年12期

2 赵宝珍;王鑫;时东彦;李仲兴;;咽峡炎链球菌致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 傅松维;咽峡炎链球菌引起不同部位临床感染4例[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4 孙瑞花;王荣;杨锐;;咽峡炎链球菌引起手背人咬伤后并发软组织感染1例[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年04期

5 宋太吉;;胆汁中分离出咽峡炎链球菌一例报告[J];青海医药杂志;2014年03期

6 佟玲;孙蜀宁;;咽峡炎链球菌感染的脑膜炎1例[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8年06期

7 贾冬;赵敏;;以咽痛为首发症状的咽峡炎链球菌感染并发纵隔脓肿一例报道[J];中国全科医学;2013年29期

8 赵月琴,李琳,陈辉,魏莲花;咽峡炎链球菌引起脑脓肿死亡一例[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8年05期

9 周海凤,祁钊,高秀花,袁汶;从心内膜炎患者血液及骨髓中分离出咽峡炎链球菌[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3年05期

10 巩艳玲;王恒琨;王仁欣;郑晓涛;张文峰;;咽峡炎链球菌致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一例[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锐;王荣;;咽峡炎链球菌引起手背人咬伤后并发软组织感染一例[A];第六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编译 李勇;Cubist目标:4只抗生素获批[N];医药经济报;2014年

2 编译 李勇;美国FDA上半年批准17个新药[N];中国医药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韩阳;培养组学在阴道微生物群研究中的应用及阴道微生物群相互作用关系研究[D];贵州医科大学;2019年

2 舒发;小儿阑尾炎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3 姜雨薇;颈深部感染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885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7885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4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