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活动干预对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1 06:53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干预对ICU患者凝血相关指标和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的影响,分析早期活动干预在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ICU获得性衰弱的效果;根据ICU患者病情复杂、环境限制等特点,制定安全、可行、有效的患者床上早期活动实施流程,为今后ICU开展早期活动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便抽样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入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外科ICU)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87例,按入住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患者44例设为对照组,2017年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患者43例设为干预组。对照组按照外科ICU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外科ICU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在入住ICU24h后予早期活动干预,步骤包括评估患者病情、早期活动方案实施、早期活动安全保障、早期活动记录。两组患者均在入住外科ICU24h内收集一般资料、凝血相关指标、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股静脉和乆静脉血流速度、医学研究理事会评分(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score,MRC-score)等资料;两组患者转出外科ICU前(24h内)再次收集凝血相关指标、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股静脉和乆静脉血流速度、MRC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及留住ICU时间;每次记录干预组床上踩单车运动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和里程及早期活动干预实施的不良安全事件。运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和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24h内APACHEⅡ、疾病类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凝血相关指标比较:(1)入住ICU24h内,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血小板计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的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水平均衡,具有可比性;经过早期活动干预后,干预组D-二聚体水平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D-二聚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入住ICU24h内,两组患者凝血四项APTT、PT、FIB和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出ICU前,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APTT、PT和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转出ICU前,干预组患者FIB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股静脉和乆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入住ICU24h内,两组患者股静脉和乆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出ICU前,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股静脉和乆静脉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本研究中,与对照组发生[3例(6.8%)]相比,干预组发生[1例(2.3%)],两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625)。5.两组患者MRC评分比较:(1)入住ICU24h内,两组患者MR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转出ICU前,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MRC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转出ICU前MRC评分较入住24h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转出ICU前MRC评分较入住24h内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比较:干预组患者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入住时间比较:干预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4.19±1.86)天、ICU留住时间(8.75±3.39)天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00±1.29)天和(10.26±3.63)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床上踩单车运动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和里程及早期活动干预实施的不良安全事件:(1)43例患者床上踩单车运动,运动前后HR、SBP、Sp O_2及RR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后DBP升高,与运动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将43例患者床上踩单车运动所达到的里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里程为2650~6654,平均里程为(4008.93±1296.29)。(3)有2例患者分别在1例次床上踩单车运动过程中,患者Sp O_2下降至85%~90%,立即停止活动后加大氧流量,患者恢复至正常,于下一次床上踩单车运动时降低转速;有1例次患者在床上踩单车运动速度最大时,HR上升至130次/分,立即停止活动,休息后能自行恢复正常心率;没有1例次发生管道脱落、自行拔管、跌倒、病情恶化等不良安全事件。结论:1.ICU患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血液处于相对高凝状态,采用早期活动干预可能会降低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2.ICU患者血液处于相对高凝状态,影响股静脉和乆静脉血流速度,早期活动干预能加快ICU患者股静脉和乆静脉血流速度。3.ICU患者的肌力随着时间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早期活动干预能够维持患者肌力水平,恢复体力,预防肌肉萎缩。4.早期活动干预能缩短ICU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日。5.在医务人员充分评估的前提下对ICU患者实施早期活动是安全、可行的。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472
【图文】:
图 5-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 D-二聚体指标比较Fig.5-1 Comparion of the D-dimer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凝血四项指标比较
图 5-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 MRC 评分比较Fig.5-2 Comparion of the MRC-score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图 5-3 两组患者 ICU-AW 发生比例Fig.5-3 The proportion of ICU AW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 ICU 留住时间比较干预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 留住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本文编号:2799070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472
【图文】:
图 5-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 D-二聚体指标比较Fig.5-1 Comparion of the D-dimer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凝血四项指标比较
图 5-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 MRC 评分比较Fig.5-2 Comparion of the MRC-score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图 5-3 两组患者 ICU-AW 发生比例Fig.5-3 The proportion of ICU AW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 ICU 留住时间比较干预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 留住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曾妃;金小娟;;早期活动策略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年02期
2 杨婕;杨蓉;;机械通气病人早期活动的安全性及其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5年13期
3 胡惠娟;魏红云;徐杰;陈巧;;早期活动干预对ICU获得性肌无力病人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年27期
4 魏晓梅;林芳;左选琴;;早期程序化活动在ICU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年14期
5 高春华;冯洁惠;尹慧芳;汪晓虹;;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运动方案的制订及安全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年09期
6 马晓春;;ICU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指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红;早期被动活动对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虚弱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2017年
2 王洋;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直肠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6年
3 邵星;早期活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临床干预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5年
4 俞玲娜;早期主动干预改善ICU获得性衰弱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990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79907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