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定向放疗等效生物剂量模型研究及剂量评估系统开发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30.55;TP311.52
【图文】:
设备中不断的应用,如图 1.1 所示放射治疗从传统的普通外照射发展到适形、调强,使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应运而生。但是现在的放射治疗系统只有物理剂量计算,等效生物剂量的准确计算,导致不能准确评估组织的生物反应,成为了精准医疗的,所以急需有等效生物剂量计算能力的计算机辅助决策(Computer aided decision,D)系统的开发[3, 4]。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从颅内立体定向放科技术[5](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肿瘤放射治疗的新技6]。SBRT 的特点是放射疗程短(1~10 次)、单次剂量大(5~30Gy)和治疗精度高,时间内对肿瘤进行有效治疗[7],在对原发性和转移性的肺部肿瘤治疗中,表现出了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与传统放疗技术相比 SBRT 可以大大降低治疗的时间和经本[8]。但是单次大剂量带来的是更高的生物效应,更加需要严格把控,所以在进行定向放射治疗时,通过计算辅助决策系统准确计算等效生物剂量,从而对组织的生应进行准确评估努力实现精准医疗。
剂量小于TD 时与 LQ 模型曲线相同,剂量大于TD 时与多靶模了在转换剂量TD 处保持光滑和减少模型参数,假设多TD 点相切。该约束条件将模型参数从四个降低到了三个过该约束可以用其它三个参数表示 ,即:2)q为:0-(1.6)构成了完整的 USC 模型。按照 BED 模型的定生物剂量计算方法:
在低剂量区使用 LQ 模型来拟合生存的斜率来描述细胞生存曲线,LQL 模型方程为: ))TTD DTD DD D 模型中的生物学意义相同,D为分次剂量,TD区域中每单位剂量的对数杀伤。同样 LQL 模22[ /( / )][ /( / )] [( / )( )]TT T TD D DD D D D D 模型在高剂量区域局限性的简单改进。对那些以简单有效地进行拟合。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艳萍;焦玉新;戈伟强;张立波;郑向鹏;胡超苏;;立体定向放疗在高龄局限性肺癌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估[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6年06期
2 姜炜;郭阳;张文学;张春智;;立体定向放疗与常规放疗结合治疗高分级脑胶质瘤[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6年05期
3 高晓静,姜萍;21例肺癌立体定向放疗的护理[J];吉林医学;2005年05期
4 储呈晨;毕帆;李斌;姜瑞瑶;;立体定向放疗设备服务体系评价的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8年08期
5 毕帆;金玮;许修;汪黎君;王龙辰;储呈晨;郑蕴欣;姜瑞瑶;;立体定向放疗设备服务体系的需求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8年08期
6 王建东;左占杰;张洪波;李伟;王坤峰;;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和体部立体定向放疗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肺癌杂志;2016年03期
7 王思愚;;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立体定向放疗能替代外科手术?[J];中国肺癌杂志;2015年06期
8 张胜;曹远东;孙新臣;刘永彪;杨焱;唐心宇;李彩虹;李金凯;裴忠玲;王亭亭;;老年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疗疗效观察[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1期
9 闫爱云;余文丽;;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肺癌的临床护理[J];医疗装备;2011年09期
10 梅慧;何为;吕传爱;吕晶;;腹膜后转移癌介入化疗加立体定向放疗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岳;戴建荣;;基于矢量场的γ射线立体定向放疗计划设计的自动优化的方式[A];2007第六届全国放射肿瘤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虞喜豪;李新娉;董桂云;熊鸢;王建平;虞文嫣;;化疗配合立体定向放疗在中晚期复治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分析[A];2010’全国肿瘤分子标志及应用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3 王竞;夏廷毅;王颖杰;李宏奇;李平;王济东;常冬姝;邸玉鹏;王轩;吴伟章;;体部立体定向放疗治疗不能手术的Ⅰ-Ⅲ期胰腺癌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肿瘤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肿瘤 明日之星”大型评选活动暨中青年委员全国遴选论文汇编[C];2011年
4 姜炜;王政;张文学;郭阳;杨玉山;;97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治疗经验[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王艳阳;傅小龙;;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疗实施要点[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王艳阳;折虹;傅小龙;夏冰;;影像引导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疗临床研究初步结果报道[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郎锦义;李涛;徐成;吴大可;李健;文浩;王捷;谭燕;张德康;;后程立体定向放疗加量方法在首程鼻咽癌治疗长期结果[A];2007第六届全国放射肿瘤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强;李志军;;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全脑放疗和福莫司汀治疗脑转移瘤的近期疗效、颅内无进展生存时间以及不良反应观察[A];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C];2016年
9 梁军;;立体定向放疗非常规剂量分割模式探索及其循证医学依据[A];2007第六届全国放射肿瘤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范倩;刘巍;;脑转移瘤的诊治现状[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菁菁;东北首台立体定向放疗设备落户长春[N];长春日报;2017年
2 记者 夏欣;立体定向放疗技术又上新台阶[N];光明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贾晓惠;“超伽”诞生[N];科技日报;2003年
4 梁山 陈琳 刘泽林;立体定向放疗高效杀灭肿瘤病灶[N];健康报;2019年
5 本报记者 张思玮;伽马刀能否迎来“第二春”[N];中国科学报;2018年
6 本报记者 朱国旺;放疗,能彻底治愈恶性肿瘤吗[N];中国医药报;2015年
7 天津市肿瘤医院放疗科 袁智勇 赵路军;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能首选立体定向放疗吗[N];健康报;2010年
8 记者 赵红;我国成为伽马刀生产大国[N];中国医药报;2002年
9 ;如何应用伽马刀和X刀[N];健康报;2000年
10 北京世纪坛医院放疗科副主任 于顺江;把握γ-刀的治疗原则[N];健康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柴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2 丛阳;立体定向放疗治疗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D];军事科学院;2019年
3 戴建荣;胶片剂量仪软件开发及其在X线立体定向放疗技术中的应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6年
4 杨军;加速器立体定向放疗孤立胸椎转移剂量学比较[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5 陈秀军;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疗相关临床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6 贾婧;基于红外和X射线的图像引导精准放射治疗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7 吴凤;IMRT和SRT治疗肺部肿瘤(非小细胞肺癌和肺转移癌)的剂量学比较[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晨曦;立体定向放疗等效生物剂量模型研究及剂量评估系统开发[D];济南大学;2019年
2 冯莹莹;脑转移瘤患者行立体定向放疗与全脑放疗的Meta分析[D];河南科技大学;2017年
3 刘超;NSCLC立体定向放疗和常规分割放疗的免疫效应及相关临床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
4 方超;显微外科手术与伽玛刀立体定向放疗治疗颞叶海绵状血管瘤的对比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5 李加荣;立体定向放疗设备等中心自动标定仪设计[D];重庆理工大学;2016年
6 徐露;立体定向放疗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D];蚌埠医学院;2014年
7 任正婷;伽玛刀立体定向放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生存质量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8 熊艳丽;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及预后的相关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4年
9 钟兵;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病理和治疗策略[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10 时昌立;非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同步立体定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预后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99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799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