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使用情况及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92.5
【图文】:
图 3.1 首次和目前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选择进一步分析发现,年龄在 66-75 岁组、>75 岁组动静脉内瘘的使用率明显下降,导管的使用率增加,最高达 10.1%,统计学分析发现动静脉内瘘使用率五组间比较存在着统计学上差异( 2=10.0,P=0.041)(图 3.2);分析还发现透析龄≤1年的患者导管的使用率远高于其它各组患者,透析龄在 10 年以上的患者血管通路全部为动静脉内瘘,并且动静脉内瘘使用率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 2=36.0,P<0.001)(图 3.3)。
图 3.1 首次和目前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选择进一步分析发现,年龄在 66-75 岁组、>75 岁组动静脉内瘘的使用率明显下降,导管的使用率增加,最高达 10.1%,统计学分析发现动静脉内瘘使用率五组间比较存在着统计学上差异( 2=10.0,P=0.041)(图 3.2);分析还发现透析龄≤1年的患者导管的使用率远高于其它各组患者,透析龄在 10 年以上的患者血管通路全部为动静脉内瘘,并且动静脉内瘘使用率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 2=36.0,P<0.001)(图 3.3)。
图 3.3 透析龄与血管通路的关系3.4 无涤纶套导管3.4.1 无涤纶套导管的建立和使用情况(表 3.3)277 例患者首次血液透析使用无涤纶套导管。置管部位:右侧颈内静脉 227例(81.9%),左侧颈内静脉 15 例(5.4%),右侧股静脉 31 例(11.2%),左侧股静脉4 例(1.4%)。49 例(17.7%)患者需要重新置管,总共置管 54 次,平均置管(1.1±0.4)次。重新置管的原因:内瘘堵塞 34 例次(63.0%),腹透不充分/移植肾失功 3 例次(5.6%),导管感染 3 例次(5.6%),导管滑脱 3 例次(5.6%),导管功能不良2 例次(3.7%),其他原因 9 例次(16.7%)。重新置管的部位:右侧颈内静脉 3例次(61.1%),左侧颈内静脉 2 例次(3.7%),右侧股静脉 17 例次(31.5%),左侧股静脉 2 例次(3.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梦迪;张凌;刘鹏;张丽红;史振伟;邢广群;王长江;齐卡;郑家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初次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应用的多中心调查[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6年06期
2 张晓华;李静;王利华;;近5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15年11期
3 吴圣俊;施娅雪;;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的临床应用[J];临床外科杂志;2015年08期
4 袁红波;楼季庄;季大玺;张苗;杨光;龚德华;徐斌;;2014年南京市多中心血液透析质量调查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5年06期
5 周参新;蒋华;张萍;陈江华;;终末期肾病患者首次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应用状况的单中心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4年12期
6 王玉柱;叶朝阳;金其庄;;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第1版)[J];中国血液净化;2014年08期
7 孙雪东;陈建东;严一核;应利君;;超声定位下深静脉置管在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作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4年04期
8 赵新菊;王琰;甘良英;王梅;左力;;北京市新增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及病因构成的变迁[J];中国血液净化;2014年03期
9 孙淑清;陈今;王琰;林曰勇;余毅;;双静脉穿刺作为临时性血管通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年07期
10 周忠信;潘春球;;终末期肾病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狭窄的手术修复策略[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雄飞;;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及其技术的进步[A];西南地区第12届肾脏病学术会议暨贵州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2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志娟;血液透析半永久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D];青岛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06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806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