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多b值DWI对兔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肠壁缺血坏死的评价

发布时间:2020-09-18 14:59
   目的:应用1.5T磁共振对不同时间段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兔模型进行多b值DWI检查,观察分析DWI参数值与肠壁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探讨多b值DWI在评价急性肠壁缺血坏死的价值。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35只,雌雄不限,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和五个时间点(1h、2h、3h、4h、5h)。对照组15只,各时间点3只;实验组20只,各时间点4只,实验组丝线结扎法制作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肠缺血模型,对照组仅分离、暴露肠系膜上动脉而不结扎。两组动物于造模后相应时间点行常规MRI平扫(T_1WI、T_2WI)和不同b值(0、200、400、600、800、1000 s/mm~2)DWI检查,测量不同时间点和不同b值的ADC值,记录相应时间点的肠壁厚度及病理积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对照组及实验组肠壁病理积分、肠壁厚度及ADC值;对照组及实验组不同b值的ADC值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用Pearson相关分析来比较实验组ADC值与肠壁厚度和病理积分的相关关系。结果:(1)对照组:肠壁颜色红润,蠕动正常,小肠绒毛排列整齐,黏膜层及肌层显示清晰;肠壁病理积分及肠壁厚度各时间点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时间点肠壁ADC值随着b值增大而逐渐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同b值下不同时间点的肠壁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缺血1 h-2 h组肠壁颜色变深呈暗红色,缺血范围主要累及黏膜层及黏膜下层。3 h组逐渐累及肌层,小肠绒毛脱落、结构紊乱,肌层变薄,炎性细胞增多。4 h及5 h组肠管蠕动减弱,肠壁明显变薄发生透壁性坏死,肠壁呈黑紫色,肠管明显扩张积液,腹腔积液、积血增多。对照组及实验组各时间点病理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 h与2 h病理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6),实验组1h与3 h、4 h、5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 h与3 h、4 h、5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3 h与4 h、5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4 h与5 h病理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实验组各组肠壁厚度较对照组同时间点的肠壁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实验组肠壁随缺血时间延长逐渐变薄,各时间点肠壁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0.119,P=0.000)。实验组各时间点肠壁ADC值随着b值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实验1 h组b=400 s/mm~2和b=600 s/mm~2肠壁ADC值无明显差异(t=1.374,P=0.190);实验组同b值下随着时间增加ADC值逐渐减小,其中b=200s/mm~2时实验4 h及5 h组无明显差异(t=1.246,P=0.232)。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不同b值的ADC值与肠壁厚度均有正的显著相关关系(P=0.000),且b=800 s/mm~2相关性最强(r=0.979,P=0.000);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b值的ADC值与病理积分存在负相关关系,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b=800 s/mm~2相关系数最高(r=-0.874,P=0.000)。结论:(1)实验组肠壁ADC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随着b值的增大和缺血时间的延长逐渐减低;(2)实验组肠壁ADC值与肠壁厚度和病理积分相关系数高,其中b=800 s/mm~2时相关性最强;(3)rADC值11.86%时提示肠壁缺血累及肌层,rADC值23.34%提示肠壁透壁坏死。
【学位单位】:遵义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445.2;R572.3
【部分图文】:

实验组,对照组,水肿,肠绒毛


遵义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袁 柳缺血 4 h 组:肠绒毛及深部腺体结构脱落,炎症细胞明显增多,黏膜下层明显水肿、出血,肌层水肿,局部肌层变薄、结构紊乱。缺血 5 h 组:肠绒毛及腺体坏死、脱落,黏膜下层出血、充血较前增多,肌层明显变薄,肌层结构紊乱见炎性细胞浸润,浆膜层水肿,部分浆膜层缺损,肠腔红细胞增多。

实验组,对照组,病理改变,HE染色


对照组肠壁及实验组不同时间缺血肠壁病理改变(HE染色,×100倍)

散点图,相关关系,散点图,相关性分析


图 10 b=800 s/mm2的 ADC 值与肠壁厚度和病理积分相关关系散点图注:a:ADC 值与肠壁厚度的 Pearson 相关性分析;b: ADC 值与病理积分的 Pearson 相关性分析。2.6 rADC 值结果b=800s/mm2时实验组 ADC 值与病理积分相关系数最强,取 b=800s/mm2计算各时间段的 rADC 值,计算公式为 rADC=对照组对照组实验组ADCADC -ADC×100%。rADC值随缺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实验组1h及2h缺血范围主要累及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实验 3h 组有 1 例相应病理积分为 5 级,故 3h 组 rADC 值为 11.86%提示缺血累及肌层,缺血 4h 及 5h 时缺血程度加重,在 4h 时 rADC 值为 23.34%提示缺血肠壁已逐渐累及浆膜层(见表 9)。表 9 b=800s/mm2时实验组与对照组 ADC 值均数(×10-3mm2/s)及 rADC 值(%)1h 2h 3h 4h 5h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培红;;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早期呈阴性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探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年01期

2 魏建海;;DWI和血管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6年S1期

3 刘鹏;李晓飞;郑阳;;DWI成像对新生儿枫糖尿病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年01期

4 史爽;姜涛;雷杰;崔传禹;;腹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对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年02期

5 周建军;温海波;王荷燕;吕静;杜江;周哲;朱凌;;DWI在青少年腰椎间盘早期变性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年08期

6 谭庆晶;季兴;张德敏;;磁共振平扫及DWI序列对成人低血糖脑病诊断价值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年03期

7 黄剑云;陈有海;姚镇云;;DWI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年02期

8 李刚;黄昌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DWI、~1H-MRS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J];人人健康;2017年01期

9 冯可样;;DWI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4年07期

10 黄育鑫;;磁共振DWI成像对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早期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军斌;赵殿辉;汪东;陆青云;万卫平;;DWI在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2 钟高贤;王伟;唐洲平;王宏毅;姜亚平;方思羽;朱文珍;王娟;;脑出血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磁共振DWI临床研究[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张卓;赵锋;;超急性脑梗死的DWI诊断[A];2003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4 吕鸿斌;;DWI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A];全国第十三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福建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4年

5 肖慧;李辉;陈自谦;马林;;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脑部隐匿性损伤的DWI研究[A];全国第十三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福建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4年

6 陶庆林;李克强;张帅;肖恒松;;低场永磁型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脑脓肿与坏死囊变性脑肿瘤的价值[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与诊断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9年

7 任月勤;王同明;;DWI序列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A];全国第十三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福建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4年

8 刘勇;张刘璐;宋震宇;黄冰峰;江澜;;1.5TMR多b值DWI对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医学影像中西医结合青年医师论坛暨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编委会会议资料汇编[C];2015年

9 谢铁明;;DWI早期预测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放化疗近期疗效中的价值[A];2015浙江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学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5年

10 邱书s

本文编号:28218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8218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a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