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定量评估心肌梗死后左室应变

发布时间:2020-10-12 17:26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tissue-tracking,CMR-TT)在定量分析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后左室整体及节段心肌应变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纳入5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梗死组,27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所有人均接受CMR检查,扫描序列包括相位稳态采集快速成像序列(Fast Imaging Employing Steady-State Acquisition,FIESTA),该序列用于电影序列的扫描(左室短轴、左室两腔及四腔长轴层面)及反转恢复快速梯度回波序列(inversion recovery fast gradient echo sequence,IRFGRE),该序列用于延迟强化扫描(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CMR-TT采用cvi42后处理软件分析,得到心肌应变指标,包括:整体径向、环向及纵向应变峰值(GPRS、GPCS、GPLS),左室各节段的径向、环向及纵向应变峰值(PRS、PCS、PLS),各向应变达峰时间(TTP),收缩期应变率峰值,舒张期应变率峰值及左室功能相关指标(包括LVEF、LVEDV、LVESV、SV)。根据LGE图像中各节段的强化程度,将所有强化节段分为两组,≤50%为心内膜下梗死组,50%为透壁性梗死组。梗死组依据有无重构分为两组进行分析,重构的划分根据LGE强化总体积(Infarct size,IS)的大小,IS≤24%为无重构组,IS24%为重构组。两组间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心肌应变指标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结果梗死组的GPRS、GPCS、GPL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6.21±9.09%VS34.59±12.26%、-8.63±3.54%VS-15.83±3.63%、-7.37±2.62%VS-12.85±3.3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GPRS与LVEF值呈正相关(r=0.56,P0.001),GPCS、GPLS与LVEF呈负相关(r=-0.654,P0.001;r=-0.682,P0.001),但整体应变峰值与EDV、ESV、IS之间的相关性较差。共165个透壁性梗死节段及129个心内膜下梗死节段纳入分析,透壁性梗死组的PRS[3.25(-5.57,7.835)%VS 19.94(12.50,30.75)%,P0.001]及PCS(-3.81±4.60%VS-8.97±4.43%,P0.001)低于心内膜下梗死,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PLS无统计学差异(-4.03±4.88%VS-4.34±4.98%,P=0.523)。PRS取8.97%时鉴别透壁性梗死与心内膜下梗死的敏感性为81.8%,特异性为98%,PCS取-7.56%时鉴别两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6%,72.1%。重构组的GPRS、GPCS、GPLS、LVEF、PSSR_R、PSSR_C、PSSR_L均明显低于无重构组,当GPRS、GPCS分别取临界值为15.45%、-6.72%时鉴别重构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诊断效能高于常规心功能指标LVEF。结论心脏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可以较好的鉴别心肌梗死的严重程度及类型,且径向应变比环向应变具有更高的准确性。CMR-TT可以识别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有助于患者的预后评估。
【学位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542.22;R445.2
【部分图文】:

区域图,心肌,分段法,冠状动脉


(AHA)提出的心肌 17 节段分段法,分段依域代表左前降支(LAC)供血区,紫色区域冠状动脉(RCA)供血区。1~6段分别为基、前外侧壁;7~12 段分别为室中部前壁、前13~16 段为心尖部前壁、室间隔、下壁及外向的运动示意图。纵向运动主要作用是使心肌

示意图,左室心肌,前壁,示意图


协会(AHA)提出的心肌 17 节段分段法,分段依据主色区域代表左前降支(LAC)供血区,紫色区域代表表右冠状动脉(RCA)供血区。1~6段分别为基底部侧壁、前外侧壁;7~12 段分别为室中部前壁、前间隔壁;13~16 段为心尖部前壁、室间隔、下壁及外侧壁

心肌,处理软件,示例,层面


在后处理软件上测量心肌应变示例。在四腔长轴层面个上定义左室范围并勾画心外膜,在短轴层面逐层勾画心肌轮廓,勾画时乳头肌不划在轮廓范围之内A:左室短轴层面 LGE 图像示后间隔、下壁及后外侧壁为主透壁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亭亭;修春红;杨树森;;心肌应变及应变率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7年04期

2 吴磊;;三维应变成像评价左心室整体和局部心肌应变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年01期

3 胡才宝;张召才;严静;;超声心肌应变率显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6年05期

4 李俊超;程流泉;陈韵岱;董蔚;;心肌应变的磁共振成像测量与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年04期

5 贾保霞,刘望彭;心肌应变力及其检测的临床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05年11期

6 陈晖;徐迎佳;吴卫华;郭丽娜;方唯一;;超声三维心肌应变指标评估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J];上海医学;2014年07期

7 丁晓明;张旖文;杨性安;;心肌应变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4年05期

8 陈辉;马晓海;;心肌应变磁共振成像技术新进展[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7年12期

9 严诗;郭薇;;超声心动图技术在评价心肌应变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09年24期

10 李文;邵宏增;章蓉;孙冬梅;李云萍;马兰;;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不同程度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狭窄心肌应变[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秋霜;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与SPECT对照评价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范围的相关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邹倩;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定量评估心肌梗死后左室应变[D];南昌大学;2018年

2 唐雪培;室性心律失常左心室心肌应变的磁共振定量研究[D];南昌大学;2017年

3 刘丽萍;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早期评价心肌缺血的初步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解欣欣;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肌运动特点及收缩不同步性[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5 李雪梅;四维左心室容积定量分析工具评价二维超声心动图目测无室壁运动异常冠心病患者左室功能[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6 刘伟刚;不同构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研究[D];青岛大学;2017年

7 李丹;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28380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8380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4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