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肠杆菌科与生活方式和疾病的关联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29 09:30
   背景:肠杆菌科细菌是常见的人类微生物组成员,是影响肠道微生态的重要菌科,并与多种营养代谢性疾病相关。然而目前对于肠杆菌科在人群中的流行率、丰度、结构组成、宿主疾病关联等基本信息的描述仍不清晰。因此,需要较大的样本量来揭示人群肠道中肠杆菌科的共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肠杆菌科与宿主生活方式、与其他肠道菌群的关系以及与宿主疾病之间的关联。目的:基于广东省与其他地区微生物计划的菌群数据,对肠杆菌科的人群分布及结构特征做基础描述,探究不同生活方式与肠杆菌科的关联,并对肠杆菌科丰度变化时肠道微生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进行描述,关注多个系统疾病与肠杆菌科丰度的关联,并探究肠杆菌科丰度增高对宿主患病风险的影响。方法:1.通过规模大小成比例抽样调查法获得广东省14个地区人群的粪便样本和志愿者信息,采用高通量测序获得肠道菌群数据。结合美国、荷兰、韩国的菌群数据,对人群肠道中的肠杆菌科做描述性分析;2.运用 Wilcoxon、Kruskal-wallis、Spearman、MaAslin等分析方法探究宿主生活方式与肠杆菌科的关系;3.基于Qiime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观察肠杆菌科与其他肠道细菌可关系,通过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预测样本中肠道菌群的功能;4.比较多个系统疾病人群肠杆菌科丰度的变化,通过相对危险度分析探究肠杆菌科丰度增高与各疾病的关联。结果:1.本研究发现了肠道中肠杆菌科下的两个sOTU(埃希氏大肠杆菌和克雷伯菌)在广东省(中国)、韩国、荷兰的人群分布中具有较高的流行率和丰富度。2.生活方式中酒精饮料、蔬菜、安眠药的摄入量以及重体力劳动时间与肠杆菌科细菌丰度呈正相关;肠道中肠杆菌科丰度增高的个体,血尿酸、甘油三酯、BMI指数、腰围也增高;3.埃希氏大肠杆菌和克雷伯菌的增多会伴随着产丁酸厌氧菌的降低与机会致病的兼性需氧菌升高;肠杆菌科丰度与肠道菌群产丁酸能力呈负相关,与肠道菌群抗氧化能力呈正相关。4.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哮喘、COPD、痛风、强制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腰背疾病、骨关节病、消化系统疾病、胃炎、便秘、胆囊炎、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病、肥胖、2型糖尿病、泌尿系疾病、神经官能症、慢性疲劳综合征人群中肠杆菌科丰度增高。肠杆菌科丰度增高会增加心血管,呼吸,免疫,消化,代谢和精神疾病的风险。结论:1.人群肠道中普遍存在同样的两个肠杆菌科sOTU(埃希氏菌和克雷伯菌);2.饮食和体力劳动与肠杆菌科细菌丰度存在关联,肠杆菌科与宿主血尿酸、甘油三酯、BMI指数、腰围呈正相关;3.肠道内高水平的肠杆菌科细菌伴随着产丁酸厌氧菌的降低与机会致病的兼性需氧菌升高,肠杆菌科丰度增高对肠道菌群产丁酸及抗氧化的能力产生影响;4.肠杆菌科丰度增高可增加宿主多个系统疾病的患病风险。
【学位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446.5
【部分图文】:

杆菌科,人群,肠道,中肠


?AGP(America)??■?Enterobacteriaceae?Other??图1-2各地区人群肠道中肠杆菌科的丰度??Figure?1-2?Abundance?of?Enterobacteriaceae?in?the?gut?of?the?population?in?each?region??在科水平上,我们对各个地域人群的肠道菌群中,肠杆菌科细菌在总肠道菌??群中的占比进行分析。通过对肠杆菌科细菌序列的相对丰度分析后我们发现,肠??杆菌科细菌在各地域人群肠道中的占比分别为:中国(广东省)11%

性别差异,丰度,肠杆菌科细菌,埃希氏大肠杆菌


Spearman〇??然而在菌群与宿主因素的分析过程中,多个宿主因素对菌群的效应可能发生??混淆作用,为了排除在分析过程中多个变量对菌群丰度的混淆效应,我们采用??MaAslhi分析,MaAsLin是一个多变量统计框架,可以找到临床元数据与微生物??群落丰度或功能之间的关联。通过Qiime中提供的”maaslin_and_cytoscape.otu.pl”??命令对年龄、性别、地区、粪便评分进行去混靖后,分析多个宿主指标与肠杆菌??科细菌丰度的相关性。??2.2研宄结果??为了进一步探究影响肠杆菌科细菌的宿主因素,我们对提供样本的志愿者信??息(通过问卷调查获取)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纳入分析的信息包括志愿者的身高、??体重、腰围、BMP、血压、血脂、尿酸、血糖、运动习惯、饮食习惯、益生元和??抗生素的使用、是否患有系统性疾病等。??(a)?(b)?(c)??

相对丰度,肠杆菌科细菌,肠杆菌科,粪便


图2-3不同粪便评分样本中肠杆菌科细菌的相对丰度??(a)肠杆菌科在不同类型粪便样本中的相对丰度;(b)埃希氏大肠杆菌在不同类型粪便样??本中的相对丰度;(c)克雷伯菌在不同类型薬便样本中的相对丰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润齐;叶晓光;林红燕;郭海波;;329株肠杆菌科菌产ESBLs检测及耐药性分析[J];现代医院;2009年05期

2 甄宏太,刘中学,周云霞,苏庆;食品中肠杆菌科的计数检验方法[J];现代商检科技;1994年05期

3 孙吉昌;何晓青;翁德英;;肠杆菌科分属诊断噬菌体的应用(快速诊断肠道外感染的临床菌株)[J];江西医药;1987年02期

4 曾财娣;林世光;;应用肠杆菌科分属诊断噬菌体对沙门氏、志贺氏、大肠埃希氏及枸橼酸杆菌等菌属的裂解试验报告[J];广州医药;1988年03期

5 梁迅;孔秀珍;;应用肠杆菌科分属噬菌体快速诊断沙门氏菌食物中毒[J];广东卫生防疫;1988年01期

6 程知义;;杆菌性痢疾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1988年01期

7 杜明礼;江益民;李春爱;王淑芳;师圣华;;用E-15-B对活体牛胆汁中肠杆菌科的鉴定[J];豫西农专学报;1988年02期

8 巩军;王洪照;付淑秀;;噬菌体裂解试验对于肠杆菌科分属快速诊断的应用[J];铁道医学;1988年03期

9 施益民,张满珍,魏汉如,巢国祥;从健康体检中检出旺兹沃思沙门氏菌[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89年05期

10 蔡妙英,东秀珠;肠杆菌科检索系统[J];微生物学通报;198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启文;中国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菌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2 傅鹰;中国产NDM-1细菌流行现状及bla_(NDM-1)基因跨种属转移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凡;肠杆菌科与生活方式和疾病的关联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9年

2 郑明慧;肠杆菌科新(亚)种描述及该科植物源性细菌入境疫情分析[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

3 杨启文;碳青酶烯类药物敏感性降低肠杆菌科菌的分子特征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4 翁丽华;热鲜肉贮藏过程菌相分析及肠杆菌科生长预测模型建立[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5 吴晓妹;肠杆菌科临床耐药株中ISCR1元件与耐药基因水平传播的关系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6 罗晓慧;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资料循证医学评价[D];兰州大学;2015年

7 周东辉;肠杆菌科产β-内酰胺酶耐药菌耐药性及其所致感染性疾病研究[D];大理学院;2010年

8 赵光辉;冷却分割猪肉中腐败微生物分离鉴定与生长特性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1年

9 王真真;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冰温气调保鲜技术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王宁;冷却羊肉腐败菌菌相变化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60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860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c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