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CT/CT融合显像对骶骨病变的诊断价值
发布时间:2020-12-26 23:08
目的应用SPECT/CT融合显像,探讨骶骨病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骶骨放射性分布异常患者的SPECT/CT融合显像资料。由2位主治及以上核医学医师分别对全身平面骨显像、CT及SPECT/CT图像进行分析。以随访6个月以上的综合影像及临床诊断作为最终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3种显像方法诊断骶骨病变的价值。结果 48例患者中,恶性病灶18例,良性病灶30例。全身平面骨显像、CT和SPECT/CT诊断骶骨病灶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4、0.943和0.999。与全身平面骨显像和CT相比,SPECT/CT对骶骨病灶的诊断效能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ECT/CT融合显像可提高骶骨病灶的诊断效能。
【文章来源】: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08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男,62岁,肺腺癌患者溶骨性转移病灶。骨显像示骶骨片状放射剂稀疏缺损,周围呈环状放射性异常浓聚灶,呈“炸面圈”改变(箭,A);CT示骶骨(S2~5水平)骨质破坏明显,骨皮质不连续,骨结构消失,可见软组织肿块,溶骨性改变(星号,B);SPECT/CT示骶骨放射性分布异常区与骶骨(S2~5水平)骨质破坏区融合一致,诊断为骶骨转移(C)
WBS、CT和SPECT/CT诊断骶骨病灶的AUC分别为0.914、0.943和0.999。与WBS和CT相比,SPECT/CT对骶骨病灶的诊断效能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18例恶性病灶中,WBS正确诊断14例,包括局部非对称性结节状、块片状放射性增浓影10例,局部显像剂缺损伴周边浓聚“炸面圈状”改变4例(图2、3);WBS误诊4例,其中局部缺损不伴显像剂浓聚影和点状放射性增高影各2例。CT正确诊断13例,包括7例有明显骨质破坏伴骨皮质不连续及软组织肿块形成,6例呈典型的成骨改变(片状、面团状或结节状高密度灶无软组织肿块);CT误诊5例,其中4例为溶骨性病灶小,软组织肿块不明显,病变未能发现,另1例CT显示骨密度未见异常。SPECT/CT正确诊断17例,表现为骶骨非对称性结节状、团片状放射性分布异常增高,伴或不伴放射性稀疏缺损,相应的CT表现为溶骨性破坏或成骨改变;SPECT/CT误诊1例,表现为点状放射性增高,相应CT骨密度未见改变。
30例良性病灶中,WBS正确诊断19例,包括15例表现为类似对称性显像剂增浓影,点状、结节状、类“H”征,4例对称性显像剂稀疏区不伴周围浓聚影(图4);WBS误诊11例,影像表现为结节状5例、片块状或团状异常显像剂浓聚影6例。CT正确诊断26例,包括退行性病变17例、骶骨慢性炎症1例、神经鞘瘤1例、骨岛2例、骨质疏松伴陈旧骨折5例;CT误诊4例,经随访发现均为感染所致。SPECT/CT正确诊断29例,表现为骶骨点状或结节状、对称性片状放射性增高影,相应的CT表现为退行性改变、陈旧性骨折、炎性改变、骨岛;SPECT/CT误诊1例,表现为团状放射性浓聚影,相应CT示骨质破坏,修复不明显,经随访证实为感染。图3 男,62岁,肺腺癌患者溶骨性转移病灶。骨显像示骶骨片状放射剂稀疏缺损,周围呈环状放射性异常浓聚灶,呈“炸面圈”改变(箭,A);CT示骶骨(S2~5水平)骨质破坏明显,骨皮质不连续,骨结构消失,可见软组织肿块,溶骨性改变(星号,B);SPECT/CT示骶骨放射性分布异常区与骶骨(S2~5水平)骨质破坏区融合一致,诊断为骶骨转移(C)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99mTc-MDP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鉴别脊柱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 苏应瑞,黄丽群,谢龙,黄春玲,蒋婷吟,查金顺.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9(11)
[2]99Tcm-MDP全身骨显像联合局部SPECT/CT断层显像在骶骨功能不全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J]. 丁浩源,蔡亮,陈跃,张蜀茂,张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08)
[3]SPECT/CT的临床应用:在优势互补中寻求亮点[J]. 石洪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7 (07)
[4]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鉴别诊断骶髂关节区单发病变的价值[J]. 青春,罗毅.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6(03)
[5]SPECT/CT融合显像对骨良恶性病灶诊断和处理决策的影响[J]. 赵祯,刘斌,王建涛,曾宇,匡安仁.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1(04)
[6]核素骨显像在骶骨肿瘤术前诊断中的应用[J]. 李原,王茜,岳明纲,李河北,洪莲,聂玉新,王玉,张彩群,梁铁军,赵亚妹. 中华核医学杂志. 2010 (04)
本文编号:2940611
【文章来源】: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08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男,62岁,肺腺癌患者溶骨性转移病灶。骨显像示骶骨片状放射剂稀疏缺损,周围呈环状放射性异常浓聚灶,呈“炸面圈”改变(箭,A);CT示骶骨(S2~5水平)骨质破坏明显,骨皮质不连续,骨结构消失,可见软组织肿块,溶骨性改变(星号,B);SPECT/CT示骶骨放射性分布异常区与骶骨(S2~5水平)骨质破坏区融合一致,诊断为骶骨转移(C)
WBS、CT和SPECT/CT诊断骶骨病灶的AUC分别为0.914、0.943和0.999。与WBS和CT相比,SPECT/CT对骶骨病灶的诊断效能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18例恶性病灶中,WBS正确诊断14例,包括局部非对称性结节状、块片状放射性增浓影10例,局部显像剂缺损伴周边浓聚“炸面圈状”改变4例(图2、3);WBS误诊4例,其中局部缺损不伴显像剂浓聚影和点状放射性增高影各2例。CT正确诊断13例,包括7例有明显骨质破坏伴骨皮质不连续及软组织肿块形成,6例呈典型的成骨改变(片状、面团状或结节状高密度灶无软组织肿块);CT误诊5例,其中4例为溶骨性病灶小,软组织肿块不明显,病变未能发现,另1例CT显示骨密度未见异常。SPECT/CT正确诊断17例,表现为骶骨非对称性结节状、团片状放射性分布异常增高,伴或不伴放射性稀疏缺损,相应的CT表现为溶骨性破坏或成骨改变;SPECT/CT误诊1例,表现为点状放射性增高,相应CT骨密度未见改变。
30例良性病灶中,WBS正确诊断19例,包括15例表现为类似对称性显像剂增浓影,点状、结节状、类“H”征,4例对称性显像剂稀疏区不伴周围浓聚影(图4);WBS误诊11例,影像表现为结节状5例、片块状或团状异常显像剂浓聚影6例。CT正确诊断26例,包括退行性病变17例、骶骨慢性炎症1例、神经鞘瘤1例、骨岛2例、骨质疏松伴陈旧骨折5例;CT误诊4例,经随访发现均为感染所致。SPECT/CT正确诊断29例,表现为骶骨点状或结节状、对称性片状放射性增高影,相应的CT表现为退行性改变、陈旧性骨折、炎性改变、骨岛;SPECT/CT误诊1例,表现为团状放射性浓聚影,相应CT示骨质破坏,修复不明显,经随访证实为感染。图3 男,62岁,肺腺癌患者溶骨性转移病灶。骨显像示骶骨片状放射剂稀疏缺损,周围呈环状放射性异常浓聚灶,呈“炸面圈”改变(箭,A);CT示骶骨(S2~5水平)骨质破坏明显,骨皮质不连续,骨结构消失,可见软组织肿块,溶骨性改变(星号,B);SPECT/CT示骶骨放射性分布异常区与骶骨(S2~5水平)骨质破坏区融合一致,诊断为骶骨转移(C)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99mTc-MDP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鉴别脊柱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 苏应瑞,黄丽群,谢龙,黄春玲,蒋婷吟,查金顺.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9(11)
[2]99Tcm-MDP全身骨显像联合局部SPECT/CT断层显像在骶骨功能不全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J]. 丁浩源,蔡亮,陈跃,张蜀茂,张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08)
[3]SPECT/CT的临床应用:在优势互补中寻求亮点[J]. 石洪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7 (07)
[4]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鉴别诊断骶髂关节区单发病变的价值[J]. 青春,罗毅.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6(03)
[5]SPECT/CT融合显像对骨良恶性病灶诊断和处理决策的影响[J]. 赵祯,刘斌,王建涛,曾宇,匡安仁.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1(04)
[6]核素骨显像在骶骨肿瘤术前诊断中的应用[J]. 李原,王茜,岳明纲,李河北,洪莲,聂玉新,王玉,张彩群,梁铁军,赵亚妹. 中华核医学杂志. 2010 (04)
本文编号:29406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94061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