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基于步态分析的运动康复评价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3 23:15

  本文关键词:基于步态分析的运动康复评价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跌倒容易对老年人或者下肢运动疾病患者造成严重伤害,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又是造成跌倒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对于该人群的步行康复十分重要。康复分为康复治疗与康复评价。目前基于步态分析的康复评价,主要通过比较正常人群与下肢运动障碍人群的步态时空参数来进行。但步态参数不应仅仅局限于步态时空参数研究,其他类型步态参数如步态变异性参数等同样也包含了大量的信息。不同步态参数具有不同的特征,针对不同分析目的需要筛选不同参数,因而需要一个参数的筛选标准。现有基于步态分析的康复系统,往往康复治疗与康复评估相分离,缺乏治疗过程中实时的动态评价。因此,本文基于步态分析技术,研究正常人群五类步态参数特征,对患有影响运动疾病的人群与正常人群的步态进行对比,总结具有显著差异的特征参数,建立步态综合变异性指标,步态综合参数评分,利用综合变异性指标和综合评分对人群进行诊断。提出了一个基于步态分析的同步下肢运动康复治疗与康复评价系统。本课题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介绍基于课题组研发的电子步道的步态参数计算方法,包括步态时间参数、步态空间参数、步态对称性参数、步态时相比例参数和步态变异性参数。2.设计步态参数采集实验并在临床采集数据。分析正常组和障碍组组内各参数在不同年龄组和性别之间的显著性,分析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正常组与障碍组组间的步态参数差异,总结步态参数筛选标准。3.建立步态综合变异性指标,用以衡量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人群与正常人群之间的总体步态变异性差距,尝试利用该综合参数对人群进行诊断。4.筛选参数,建立步态综合评分系统,验证评分系统的有效性,利用综合评分对人群进行诊断。5.基于体域网概念,利用功能性电刺激原理进行康复治疗,搭建运动康复治疗与康复评价实时同步系统。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不同分析目的下的步态参数筛选标准2.提出了步态变异性指标,用来衡量运动功能障碍人群与正常人群总体步态变异性差距,并给出差距评分,利用该参数对人群进行诊断。3.提出了一个与年龄和性别均无关的步态综合评分系统,根据评分对人群进行诊断。4.建立了一个基于体域网的步态康复治疗与康复评估实时同步系统,为康复过程提供了更及时的反馈。
【关键词】:运动康复 步态分析 步态变异性指标 步态综合评分 同步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9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8
  • Abstract8-13
  • 第一章 绪论13-19
  • 1.1 引言13
  • 1.2 康复与步态分析13-15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7
  • 1.4 运动康复中存在的问题17-18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18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及内容18-19
  •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19-22
  • 2.1 康复评价系统研究总体方案19-20
  • 2.2 康复评价与康复治疗实时同步系统设计方案20-22
  • 第三章 评定系统实验设计与信号采集22-29
  • 3.1 步态参数的采集方式22-23
  • 3.1.1 一般测量方式介绍22
  • 3.1.2 课题参数采集方式介绍22-23
  • 3.2 步态参数的计算方法23-28
  • 3.2.1 步态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23-25
  • 3.2.2 步态空间参数的计算方法25-26
  • 3.2.3 步态对称性参数计算方法26-27
  • 3.2.4 步态时相比例参数计算方法27
  • 3.2.5 步态变异性参数计算方法27-28
  • 3.3 基于步道的数据采集实验方案28-29
  • 3.3.1 实验目的28
  • 3.3.2 实验对象28
  • 3.3.3 实验方案28-29
  • 第四章 步态分析基础研究29-47
  • 4.1 总体测试结果与样本特征分析29-30
  • 4.2 正常组步态分析30-38
  • 4.2.1 正常组步态显著性分析30-36
  • 4.2.2 正常组步态相关性分析36-38
  • 4.3 障碍组步态分析38-44
  • 4.3.1 障碍组步态参数相关性39-40
  • 4.3.2 障碍组与正常组步态对比40-44
  • 4.4 本章小结44-47
  • 第五章 步态评价评分建立47-57
  • 5.1 步态变异性综合指标47-51
  • 5.1.1 步态变异性指标47-50
  • 5.1.2 步态变异性指标评价50-51
  • 5.2 综合步态评分建立51-55
  • 5.3 本章总结与讨论55-57
  • 第六章 康复治疗与康复评价同步系统57-68
  • 6.1 系统设计57-62
  • 6.1.1 系统总体框架57
  • 6.1.2 硬件系统57-59
  • 6.1.3 系统通信59-61
  • 6.1.4 系统软件设计61-62
  • 6.2 系统实现62-68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68-71
  • 7.1 总结68
  • 7.2 讨论展望68-71
  • 参考文献71-77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门洪学;张国栋;吴其常;卞传华;李晓光;;靴式步态系统的研制与206名正常青年人步态分析[J];小儿麻痹研究;1990年02期

2 ;《临床实用步态分析学》[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3年06期

3 ;新书介绍——临床实用步态分析学[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3年04期

4 ;98篇有关步态分析的文献信息(续前)(英文)[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1998年04期

5 张福金;临床步态分析[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1999年03期

6 张瑞红,王人成,金德闻,张济川;不同路况下的人体步态微机检测[J];现代康复;2000年05期

7 吴文;异常步态模仿演示在步态分析教学中的价值[J];中国康复;2001年01期

8 宋兰欣;步态分析在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29期

9 孙嘉利;唐丹;钟世镇;;三维步态分析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05期

10 钟红刚;徐社教;王萱;王德龙;王永志;张万强;董福慧;;正常人自然行走负重步态遥测分析[J];中国骨伤;2007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艳;高艳凤;王振玲;;偏瘫病人的步态分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三次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2 王连成;许世波;;步态分析测试在老年人跌到风险评估中的应用[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3 岳雨珊;俞君;朱毅;;三维步态分析的研究进展及其局限性[A];首届全国脑外伤治疗与康复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4 朱波;王志彬;;步态分析方法在临床治疗与康复中的应用[A];第11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曾仁迪;陈德请;李世文;;红外光技术于步态分析上的应用[A];2005年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学术会论文集[C];2005年

6 程枭;;常见中枢性运动控制障碍异常步态的分析与训练[A];2013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浙江省康复医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黄燕平;范昕;;谈步态分析[A];第12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侯来永;谢欲晓;孙启良;;偏瘫患者异常步态的矫正训练[A];第四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赵国如;任露泉;田丽梅;;人体步态信息测量方法及其工程应用前景探讨[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李岩;顾旭东;姚云海;吴华;李辉;王伟;;骨盆强化训练对偏瘫患者步态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换届暨第十五次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年会、湖南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力勇 吴玉玺;神经疾病步态分析技术获突破[N];健康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世兵;基于迁移行为、食性分析的貂熊冬季生境利用和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苏海龙;步态失稳行为机理及其综合评价性态指标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3 赵凌燕;人体步态模型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4 余联庆;仿马四足机器人机构分析与步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马勤勇;基于步态的身份识别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邹晓峰;士兵在负重行军时步态的生物力学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7 姚志明;基于步态触觉信息的身份识别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李轶;基于步态与人脸融合的远距离身份识别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9 徐俊红;基于步态的身份识别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10 刘蓉;人体运动信息获取及物理活动识别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爽宇;四足仿生机器人步态控制与切换策略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季冉;基于惯性传感器的步态测量方法研究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宋佃成;异构双腿行走机器人步态对称性与步态模式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4 韩洋;基于三维步态系统分析中医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疗效的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许洲;定量步态分析仪的设计与实现[D];重庆大学;2015年

6 刘亚平;7~12岁儿童步态动作发展特征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7 李慧敏;基于机器视觉的步态模式识别与步态对称性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8 顾琳燕;基于步态分析的运动康复评价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9 宋航;人体起动步态与停止步态生物力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张宇;运动障碍患者康复评定指标与步态病症诊断方法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步态分析的运动康复评价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94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4194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4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