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DWI与MRS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本文关键词:磁共振DWI与MRS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功能成像DWI、MRS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找出合理、科学的检查方法,更好的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诊断。对象和方法本研究共收集2014年11月到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前列腺Philips Achieva 3.0T磁共振检查的36例病人(年龄区间59岁-85岁)。患者使用的线圈均为磁共振配套的8通道心脏专用线圈。所有患者最终诊断均由前列腺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病人影像检查资料完整,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DWI(b值为0、1000s/mm2),和MRS序列扫描。最后病理证实前列腺癌患者为A组共25例(年龄范围67岁-85岁),其中病变位于前列腺外周带患者20例,位于中央带患者2例,有3例患者病变是弥漫分布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为B组共11例(年龄范围59岁-82岁),9例患者病灶在移行带,2例患者病灶在外周带。统计病变的位置、体积、数量、转移情况。对所得图像在磁共振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处理后得到病变部位的ADC值、MRS曲线中化学物质的变化情况(包括胆碱(Cho)、肌酸(Cre)、枸橼酸盐(Cit))。对各组病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录入到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两组均数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本研究共测算统计出103个ADC值。其中检出A组ADC值60个,B组ADC值43个,统计A组、B组ADC最终结果分别为0.77±0.17×10-3mm/s、1.52±0.30×10-3mm/s,进行结果分析,前列腺恶性肿瘤与前列腺良性增生病变部位ADC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本研究对所有影像资料进行MRS分析时共检测出CC/C((胆碱+肌酸)/枸橼酸盐)值A组56个,B组44个。A、B组CC/C值分别为2.01±0.59、0.61±0.15,数据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3.0T磁共振DWI、MRS可以更好的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高b值下ADC值可以准确的反映病变部位分子扩散情况,对疾病的定性诊断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MRS分析能够反映病变部位物质的代谢情况,在两者诊断中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前列腺癌 扩散加权成像 波谱成像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45.2;R737.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主要符号对照表8-9
- 第1章 引言9-11
- 第2章 对象与方法11-13
- 2.1 研究对象11
- 2.2 检查方法11-12
- 2.3 图像分析与数据测量、统计12
- 2.4 统计学方法12-13
- 第3章 研究结果13-20
- 3.1 A、B组患者的PSA实验室检查13
- 3.2 前列腺癌的MRI信号特征13
- 3.3 前列腺增生的MRI信号特征13-14
- 3.4 A、B组间ADC值的比较14
- 3.5 A、B组间MRS曲线中CC/C值的比较14-20
- 第4章 讨论20-24
- 4.1 前列腺癌疾病概述及MR影像学特征20-21
- 4.2 磁共振DWI的应用价值研究21
- 4.3 磁共振波谱成像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21-22
- 4.4 DWI与MRS在前列腺恶性肿瘤检查、治疗方面的前景22-23
- 4.5 心脏线圈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23-24
- 第5章 结论24-25
- 参考文献25-28
- 致谢28-29
- 附录(综述)29-34
- 参考文献32-34
- 作者简介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富国,葛金山,陈文彬,连渝平;54例前列腺癌诊断与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年06期
2 曾春明 ,李立志 ,王得慧 ,钟海;21例前列腺癌诊断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2年07期
3 常晓彤;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02年06期
4 张平安,李艳,徐朴,苏汉文,张杰;血清不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其比值在早期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J];中华医学杂志;2003年15期
5 邓宏伟,魏强;前列腺癌诊断分析(附56例报告)[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4年04期
6 张昌秋,朱巍,孔令杰;血清PSA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5年01期
7 李继前,彭再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运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5年08期
8 贺斌;张和平;苗玲;;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J];兵团医学;2006年01期
9 孙长成;孔垂泽;李泽良;杨春明;;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6年07期
10 张元芳;;重视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的研究[J];临床外科杂志;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业;刘明;王建龙;王鑫;陈鑫;马宏;王建龙;朱生才;万奔;;1995-2008年北京医院泌尿外科前列腺癌诊断治疗状况变迁[A];第十六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王建业;;解读2007中国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3 孙传洋;臧亚晨;单玉喜;沈均康;阳东荣;薛波新;高洁;崔勇;;单体素1H-MRS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张云飞;王学梅;;成簇点状强回声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李佳;胡兵;;超声弹性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初步研究[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洪锴;马潞林;黄毅;王国良;肖春雷;卢剑;田晓军;;提高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控尿的临床研究(附51例报告)[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刘春媚;黄品同;张旭;王尧;谭延斌;向可伟;耿艳华;朱江;;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系统穿刺联合磁共振可疑病灶靶向穿刺在提高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A];2012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张武;王金锐;;超声引导自动活检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介入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9 戴玉田;朱斌;兰厚金;张冰;朱卫东;孙磊;孙则禹;;磁共振腔内线圈波谱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A];21世纪男科学——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蒋学祥;王霄英;;磁共振功能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A];第二届医学影像山东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云涛;前列腺癌诊断研究有新说[N];中国医药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章绪辉;3.0T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2 陈翼;PET/CT显像在肺癌及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3 王萱;应用磁共振T2WI和DWI在PSA<20μg/L的患者中前列腺癌诊断的影像分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迪力亚尔·吐尔洪;经直肠超声、超声造影与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临床价值比较[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2 杨磊;CED-TRUS结合Linden血流分级评估系统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3 李鹏;mp-MRI前列腺癌诊断中PI-RADS v2与Likert量表的初步应用评价[D];苏州大学;2015年
4 李培永;磁共振DWI与MRS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D];青海大学;2016年
5 罗勇;前列腺癌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6 孙莉;磁共振波谱成像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7 何亮;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应用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8 闫晨宇;超高场磁共振成像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9 邓小华;基质金属蛋白酶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前列腺癌诊断及预后的临床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蔡晓峰;超声造影对前列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磁共振DWI与MRS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5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445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