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多种方法预防ICU长期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

发布时间:2017-06-15 14:10

  本文关键词:多种方法预防ICU长期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比较药物(低分子量肝素钠)、气压仪干预及肢体锻炼联合穴位按摩3种方法预防ICU长期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长期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肝素组、气压仪干预组和锻炼联合按摩组,每组30例。肝素组患者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进行干预,气压仪干预组患者给予双下肢气压干预,锻炼联合按摩组患者给予肢体锻炼联合穴位按摩法进行干预,均连续干预21 d。比较3组患者治疗第1、7、21天全血黏度高切水平、全血黏度低切水平、D-二聚体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股深静脉、乆静脉、胫后静脉血流速度,并统计3组患者干预第1、7、21天DVT发生率。结果干预方法与时间在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水平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3组患者干预第21天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水平均低于干预第1天(P0.05);干预第21天气压仪干预组和锻炼联合按摩组患者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水平均高于肝素组(P0.05)。干预方法与时间在D-二聚体水平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D-二聚体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3组患者干预第1、7、21天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方法与时间在PT、APTT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PT、APTT上主效应显著(P0.05);3组患者干预第21天PT、APTT均短于干预第1天(P0.05);干预第21天气压仪干预组和锻炼联合按摩组患者PT、APTT均长于肝素组(P0.05)。干预方法与时间在股深静脉、乆静脉、胫后静脉血流速度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股深静脉、乆静脉、胫后静脉血流速度上主效应显著(P0.05);3组患者干预第21天股深静脉、乆静脉、胫后静脉血流速度均快于干预第1天(P0.05);干预第21天气压仪干预组和锻炼联合按摩组患者股深静脉、乆静脉、胫后静脉血流速度均慢于肝素组(P0.05)。干预第1天3组患者均未发生DVT;干预第7天,肝素组患者未发生DVT,气压仪干预组、锻炼联合按摩组患者DVT发生率分别为3.3%(1/30)、3.3%(1/30);干预第21天,肝素组、气压仪干预组、锻炼联合按摩组患者DVT发生率分别为3.3%(1/30)、16.7%(5/30)、13.3%(4/30)。结论药物、气压仪干预及肢体锻炼联合穴位按摩均对DVT有一定预防作用,其中低分子量肝素预防DVT的效果最佳。
【作者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科;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肝素 低分子量 重症监护病房
【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计划项目(Y20140181)
【分类号】:R459.7;R543.6
【正文快照】: Effects of Multiple Methods on Preventing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ng-term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ICU CHEN Yu-tao1,LYU Chang1,CHEN Shao-min1,LIN Meng-xiang2*1.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We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琴,许晓菲;两种采集全血黏度标本方法的比较[J];哈尔滨医药;2005年05期

2 吴静一;张萍;吴秀娟;;某市1174例健康者全血黏度正常值调查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01期

3 蒋玉叶;林智;程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6年10期

4 刘慧;;吉林省珲春地区5526例健康成人静脉血全血黏度参考值调查[J];吉林医学;2012年14期

5 张俊秀;杨解人;唐丽娟;李文星;杨慧;陈国祥;;复方山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 血脂及全血黏度的影响[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雷强;严丹;邓红梅;;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45例疗效及全血黏度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年16期

7 王志奎;葛淼;曹锐;郑慧;周茜;曹会;;老年男性全血黏度(230s~(-1))参考值与环境因素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01期

8 彭静波;李强;司银楚;龙海林;雷海民;肖洪彬;;虎杖的功效成分组研究Ⅱ——对全血黏度影响的谱效分析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9期

9 刘艳;李书群;李晓勤;;162例维吾尔族人全血黏度低切值测定结果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09年10期

10 刘瑾;隋在云;王爱洁;李晓晶;丁晓彦;赵渤年;;舒胸胶囊微粉对血瘀大鼠全血黏度及血小板活性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葛淼;;青年女性全血黏度(5.75s~(-1))参考值的地理分布[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葛淼;姜吉琳;许金辉;;老年女性全血黏度(5.75s~(-1))参考值的地理分布[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七卷)[C];2013年

3 葛淼;;青年女性全血黏度(230s~(-1))参考值与海拔高度的关系[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4 葛淼;;青年女性全血黏度(5.75s-1)参考值的地理分布[A];中国微循环学会2011年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彭晓青;刘凤华;颜培实;;高温对仔猪组织形态及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家畜环境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本文关键词:多种方法预防ICU长期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2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452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9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