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致皮下出血的风险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6 03:14

  本文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致皮下出血的风险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特定人群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在特定时间段(抗血小板治疗时期),不同的皮下注射时间与拔针后按压时间组合对皮下出血、疼痛的产生及程度的影响并对相关皮下出血风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为临床护士提供更安全的护理操作提供依据。方法本课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期间入住某三甲医院CCU的ACS患者9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严格按照标注注射流程,每例患者接受4种不同方法的皮下注射。方法A:注射10s,停留10s后拔针;方法B:注射10s,停留10s之后拔针,拔针后按压5min;方法C:注射30s后拔针;方法D:注射30s后拔针,拔针后按压5min。观察4种方法致皮下出血及疼痛的发生率及程度。第二部分:研究对象同第一部分,其年龄、性别、糖尿病史、胰岛素应用、体重指数、腹部皮褶厚度、血小板、INR指数、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资料收集与第一部分研究同时进行,最后基于第一部分的研究结果,最终选取A、B两种方法,依据患者皮下注射药物48h后有无皮下出血分为高危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ACS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致皮下出血的风险因素。结果第一部分:(1)一般资料:入选90例研究对象共360次注射。其中男68例,女22例,年龄28~83岁,平均(56.86±11.86)岁。(2)皮下出血:四种方法在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发生率及程度方面存在差异(P㩳0.01),其中方法A、C优于方法B、D,但A、C之间无统计学差别(P0.05)。(3)疼痛:四种方法在注射部位疼痛是否发生方面无明显差别(P0.05);而疼痛程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㩳0.05),方法A、C优于方法B、D,但A、C之间无统计学差别(P0.05)。第二部分:(1)一般资料:本研究有研究对象90例共180次注射,剔除10例数据缺失患者后,最终将80例研究对象160次注射纳入研究。其中男58例,女22例,年龄28~83岁,平均(53.27±10.29)岁。(2)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体重指数、腹部皮褶厚度与注射后按压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25 kg/m2,腹部皮褶厚度大是ACS患者皮下出血的保护因素,而低体重指数患者、注射后长时间、大力度按压注射部位更易出现皮下出血。(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注射后按压注射点程度、腹部皮褶厚度15.0mm是皮下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拔针后长时间大力度按压注射点的患者出现皮下出血的风险是无按压组的2.22倍(OR=2.22);腹部皮褶厚度15.0mm患者出现皮下出血的风险是皮褶厚度15.0mm的2.13倍(OR=2.13)。结论1、ACS患者临床应用低分子肝素,采用标准注射流程,注射时间≥20s,拔针后不按压注射部位的方法,可有效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减轻皮下出血与疼痛水平,增加患者舒适度并减轻护士工作负荷;2、在标准注射流程前提下,注射时间为≥20s时,拔针后按压注射点5min及腹部皮褶厚度15.0mm是ACS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操作前护士还应注重评估患者基本情况,及时做好干预措施减轻皮下出血的发生;3、体重指数≥25kg/m~2,腹部皮褶厚度大是ACS患者皮下出血的保护因素,而对于低体重指数(如消瘦≤18.5kg/m2)、腹部皮褶厚度15.0mm患者可能更易出现皮下出血,对于如何减少此类人群皮下出血的发生还需要临床护士做进一步的探索。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 急性冠脉综合征 皮下出血 疼痛 皮下注射 注射时间 按压时间 风险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锦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73.5
【目录】:
  • 中文论著摘要5-8
  • 英文论著摘要8-11
  • 英文缩略语表11-12
  • 前言12-15
  • 第一部分 ACS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注射时间与按压时间的探讨15-23
  • 对象与方法15-17
  • 结果17-20
  • 讨论20-22
  • 结论22-23
  • 第二部分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低分子肝素致皮下出血的风险因素23-33
  • 对象与方法23-24
  • 结果24-27
  • 讨论27-32
  • 结论32-33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33-34
  • 参考文献34-38
  • 附录38-47
  • 一、文献综述 低分子肝素注射对皮下出血、疼痛的影响38-45
  • (一)注射部位的选择38
  • (二)注射前相关操作38-39
  • (三)进针方式39
  • (四)注射时间39-40
  • (五)拔针后按压40
  • (六)患者自身因素40
  • 小结40-41
  • 参考文献41-44
  • 附:低分子肝素标准皮下注射流程44-45
  • 二、在学期间科研成绩45-46
  • 三、致谢46-47
  • 附:个人简介47-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鹰,黄智君;献血后皮下出血的预防和治疗[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1年02期

2 白金良;;高热、头痛、呕吐、皮下出血[J];中国社区医师;1992年12期

3 黄惠珠;;慢性重症乙型肝炎并发皮下出血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4年19期

4 邓伟明;简小兵;;以黄疸和皮下出血为特征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例[J];广东医学;2006年01期

5 徐海燕;邓宇;李俐琳;李穗萍;马桂华;;居家注射低分子肝素引起皮下出血的原因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2年07期

6 刘晓春;王会芳;邓德敏;;活血散外敷治疗局部皮下出血的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年02期

7 葛琪;陈荣;;注射低分子肝素引起皮下出血的原因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30期

8 汤传敏;席光湘;;护理干预对献血后引起皮下出血的潜在影响与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3年09期

9 白纪香;长期使用激素引起皮下出血一例护理体会[J];山西护理杂志;1990年03期

10 梅毅;;浅淡皮下出血的诊治[J];药物与人;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文斌;;疑难病例讨论2 发热、盗汗2月余,皮下出血20天[A];2009年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学术年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学术年会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血液病新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2 曹培凤;;改良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法对注射部位皮下出血的影响[A];2012年安徽省科协年会省护理学会分会场安徽省护理学会护理专业化发展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贾雅琴;;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致皮下出血的研究进展[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原建蓉;;一例原发性肝癌破裂致大面积皮下出血的护理[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武建华;冯德庆;程绍华;;广泛性皮下出血死因分析 附二例报告[A];江苏省法院系统第七届法庭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6 楼红;;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前护理干预对皮下出血的影响[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静脉治疗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孙坤伟;;试谈“中空性皮下出血”形成机制[A];第四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1991年

8 孙涛;;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改良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9 胡馨予;陈秋惠;张海娜;张颖;孙亚娟;张医芝;;癫痫发作后眼、颜面部、颈部皮下出血1例[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张雅莘;;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致皮下出血的原因[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叶峰;皮下出血的防治[N];上海中医药报;2005年

2 王鹏;冬季献血后 怎样进行护理[N];健康报;2006年

3 李艺;采血时可能遇到的问题[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本报特约记者 张献怀;桑拿天如何防中暑[N];保健时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杨;深静脉血栓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按压时间与皮下出血关系的研究[D];锦州医科大学;2016年

2 于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致皮下出血的风险因素研究[D];锦州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致皮下出血的风险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4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454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4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