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个性化吸痰深度的探究
本文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个性化吸痰深度的探究
【摘要】:目的:本研究针对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在多模式监护下,采取不同吸痰深度进行气道护理,监测记录患者在吸痰前后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_2)和脑组织血氧饱和度(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rSO_2)的变化;按吸痰深度将数据分为深部吸痰组和浅部吸痰组,对比分析不同吸痰深度对该类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和血氧代谢改善的差异;以咳嗽反射强、弱将数据分类,分析两类数据中不同吸痰深度的吸痰效果。为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选取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血氧代谢改善好的个体化吸痰深度提供依据,可促进精准护理方法的研究。方法:1.本研究为前瞻性的交叉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5月-2015年12月在西南地区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共38例进行研究。2.患者入组后随即采用不透明信封随机法来确定该患者监测吸痰(本研究将研究过程中需要收集吸痰前后相关指标实时数据的吸痰称为监测吸痰)的吸痰深度及顺序,对所有患者的监测吸痰均从患者气管切开后第二天开始,为期2天,共监测吸痰8次(每天深部吸痰和浅部吸痰各2次),所有监测吸痰均由同一护士执行。3.当患者出现吸痰指征时,及时予患者吸痰操作;每次吸痰均采用密闭式吸痰方法,监测吸痰时均将吸痰负压调节至120 mm Hg(1 mm Hg=0.133 k Pa),吸痰深度按入组时确定的执行。4.在每次监测吸痰前均对患者咳嗽能力进行评估并以此为依据将其分为咳嗽能力好的和咳嗽能力差的两类。5.入组的所有患者均选用HPM-1205A心电监护仪(美国惠普)和MNIR-P100无创脑氧监测仪(重庆名希)进行多模式监护。6.在每位患者入组时收集其性别、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等信息;在入组后收集所有患者每次监测吸痰前1min(T_1)、吸痰后即刻(T_2)、吸痰后1min(T_3)、吸痰后3min(T_4)、吸痰后5min(T_5)及吸痰后10min(T_6)六个时间点的HR、MAP、SpO_2和rSO_2四个指标的实时数据。7.将收集到的吸痰相关数据按吸痰深度分为深部吸痰组和浅部吸痰组两组;对数据进行组内比较,分析吸痰前后HR、MAP、SpO_2和rSO_2四个指标的变化规律;对数据进行组间各时间点一一对比,分析不同吸痰深度对患者HR、MAP、SpO_2和rSO_2四个指标影响的差异;所得数据按咳嗽能力分为咳嗽能力好的和咳嗽能力差的两类,分别比较分析深部吸痰和浅部吸痰对两类咳嗽能力不同患者HR、MAP、SpO_2和rSO_2影响的差异。8.选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9.0对本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得计量资料的描述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Shapiro-Wilks检验检测其正态性,使用ANOVA分析检测数据的方差齐性,当数据为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时,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1.按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最终共入组病例38例,其中男性25(66%)例,女性13(34%)例;本研究对38名患者共计监测吸痰304次,吸痰前咳嗽能力评估结果为:咳嗽能力好的共160次(53%),其中深部吸痰80次(50%),浅部吸痰80(50%);咳嗽能力差的144次(47%),其中深部吸痰72次(50%),浅部吸痰72(50%)。2.深部吸痰组平均HR在T_2、T_3、T_4时较T_1时高(p0.01),在T_5、T_6时与T_1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MAP在T_2、T_3、T_4时较T_1时高(p0.01),在T_5时恢复至T_1时水平(p0.05),在T_6时降至T_1时水平以下(p0.01);平均SpO_2在T_2时较T_1时低(p0.01),在T_3时SpO_2恢复到T_1时水平(p0.05),在T_4、T_5、T_6时高于T_1时水平(p0.01);平均rSO_2在T_2、T_3、T_4、T_5、T_6时均高于T_1时水平(p0.01),其中T_4时达到峰值。3.浅部吸痰组平均HR在T_2、T_3时较T_1时高(p0.01),在T_4、T_5时与T_1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_6时降至T_1时水平以下(p0.01);平均MAP在T_2、T_3时较T_1时高(p0.01),在T_4时恢复至T_1时水平(p0.05),在T_5、T_6时较T_1时低(p0.01);平均SpO_2在T_2时较T_1时低(p0.01),在T_3、T_4时SpO_2恢复到T_1时水平(p0.05),在T_5、T_6时高于T_1时水平(p0.05);平均rSO_2在T_2、T_3、T_4、T_5、T_6时均高于T_1时水平(p0.01),其中T_4时达到峰值。4.就本研究所有患者而言,深、浅部吸痰组在T_1时HR分别为96.78±17.50和96.93±17.56(p0.05),MAP分别为93.14±15.27和95.75±15.62(p0.05),SpO_2分别为97.27±2.53与97.41±2.20(p0.05),rSO_2分别为73.90±6.08与73.95±5.96(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在吸痰后10min内深部吸痰组与浅部吸痰组四个指标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对于咳嗽能力好的,深、浅部吸痰组在T_1时HR、MAP、SpO_2和rSO_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在吸痰后10min内深部吸痰组与浅部吸痰组四个指标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对于咳嗽能差的,深、浅部吸痰组在T_1时HR、MAP、SpO_2和rSO_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在吸痰后10min内,深部吸痰组与浅部吸痰组HR和MAP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部吸痰组与浅部吸痰组SpO_2在T_2、T_3、T_4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_5、T_6时深部吸痰组较浅部吸痰组高(p0.05);深部吸痰组与浅部吸痰组rSO_2在T_2、T_3、T_6时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p0.05),T_4、T_5时深部吸痰组较浅部吸痰组高(p0.05)。结论:1.深部吸痰和浅部吸痰均使患者HR和MAP在一定时间内增高,然后逐渐下降;即吸痰最终可有效缓解患者由于通气障碍造成的,但在吸痰操作时患者高心率、高血压状态会出现刺激性加重,且深部吸痰操作导致的心率、血压刺激性增高持续时间更长。深部吸痰和浅部吸痰均使患者SpO_2在一定时间内降低,然后逐渐上升至吸痰前水平以上;即吸痰最终有助于改善由通气障碍造成的患者氧和情况差的状态,但在吸痰操作时患者SpO_2会出现刺激性降低。深部吸痰或浅部吸痰后rSO_2均呈先增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均在吸痰后3min达到峰值;即吸痰可改善由通气不足导致的患者脑组织氧和情况差的状态。2.对于咳嗽能力好的患者,深部吸痰未表现出比浅部吸痰更好的吸痰效果,且深部吸痰时患者HR、MAP降低到吸痰前水平所需时间较浅部吸痰时长。故本研究认为对此类患者应优先选择浅部吸痰。3.对于咳嗽能力差的患者,深部吸痰较浅部吸痰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SpO_2和rSO_2,故本研推荐此类患者优先选择深部吸痰。
【关键词】: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术 痰 抽吸 护理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73.6
【目录】:
- 中文摘要4-8
- 英文摘要8-13
- 前言13-15
- 材料与方法15-21
- 结果21-29
- 讨论29-36
- 结论36-38
- 参考文献38-43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43-44
- 致谢44-45
- 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深度的研究进展(综述)45-55
- 参考文献51-55
- 附录 (病例报告表)55-59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59-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绍芬,李玉兰,张英瑞,高蕾;吸痰方法的改进[J];中国乡村医药;2005年12期
2 邱水君;林伟平;;小儿吸痰方法探讨[J];家庭护士;2007年05期
3 赵艳;孙春梅;;电动吸痰技术的应用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年07期
4 周凤关;刘芳;吕惠玲;夏美纯;;8号吸痰管气管内吸引效果观察及评价[J];临床急诊杂志;2007年01期
5 程炎芳;;吸痰方法的改进及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2007年11期
6 王萍;许月明;郭元;冯春森;;两种吸痰方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对比研究[J];重庆医学;2009年21期
7 项明珍;简易呼吸囊辅助通气在吸痰过程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0年02期
8 夏义容,陈淼,王兰英;介绍一种气管内留置吸痰管吸痰的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1年09期
9 杨筱敏;;2种吸痰方法的效果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年06期
10 白雪;殷慧智;李霄艳;;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吸痰的管理[J];吉林医学;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宁宁;;昏迷患者应用口咽管吸痰的效果观察[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胡永群;喻玲芳;陈瑛;;新生儿不同吸痰方法的效果观察[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3 张津南;胡慧军;;四种高压氧舱内吸痰方法的比较[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皮红英;张黎明;;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内吸痰的临床管理[A];全国护理行政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张宏;;为机械通气患者安全、有效吸痰的探讨[A];全国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陈静;;气管插管患儿两种拍背吸痰方法效果的比较与分析[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曾艳;;应用口咽管吸痰在急诊抢救中的优势[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8 王金菊;;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时机的探讨及护理[A];2012年河南省外科创伤及灾难救治专科知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9 郭玉兰;阮爱卿;;气管切开后吸痰方法的研究[A];职工医院医学理论与实践[C];1998年
10 王颀;吴开丽;张利;;气管切开病人适时吸痰的临床体会[A];外科重症监护专科知识培训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曾梁楠;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个性化吸痰深度的探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6年
2 任璐璐;吸痰负压对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效果及相关力学影响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皮红英;密闭式气管内吸痰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影响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4 尹利华;高氧法与肺泡复张术在ARDS家猪密闭式吸痰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8329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832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