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电针刺激对人脑运动皮质半球间联系适应性影响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单侧电针刺激对人脑运动皮质半球间联系适应性影响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电针 交叉迁移 半球间抑制 TMS 突触可塑性
【摘要】:研究背景:力量增长交叉迁移是指单侧肢体抗阻训练可使对侧未训练的肢体同源肌肉力量明显增加。近年来交叉迁移在临床疾病的康复治疗中已经有所应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交叉迁移现象产生的机制尚无统一的定论,虽然已有不少研究者认为运动皮质区半球间联系的适应性改变可能是交叉迁移的神经机制之一,但是单侧电针穴位是否通过左右半球皮层间通路影响力量增长交叉迁移还未见报道。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TMS-EMG-EEG联合检测评估技术,对受试者进行为期4周电针刺激右下肢足三里穴和下巨虚穴的实验干预,在实验前后测量双下肢胫骨前肌肌力和运动皮质区半球间联系,旨在探索单侧电针刺激穴位对运动皮质半球间联系的适应性影响,为针刺力量增长交叉迁移现象的皮层水平的神经生理学机制提供依据,也为交叉迁移在临床疾病康复治疗应用提供实验依据。研究方法:募集右利足的健康青年男性20名,并将其随机分为电针穴位组(EACU,N=10)和对照组(CON,N=10)。EACU组接受电针刺激右下肢足三里穴和下巨虚穴,刺激电流为非对称性脉冲方波,波宽200ms,恒流,形式为断续波(工作15s,停顿5s),电流强度为受试者所能耐受无痛的最大强度,每次电针时间为30min,1次/天,5天/周,共4周。CON组则不做任何干预,维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与实验组基本情况保持一致。实验开始前及最后一次针刺后48h测量双下肢胫骨前肌最大随意收缩力量(MVC),半球间信号传递(ISP),双侧运动皮质代表区的同侧皮质静息期(ip SP),全球平均场幅度(GMFA)和N100。研究结果:(1)EACU组实验后右下肢和左下肢胫骨前肌的MVC分别增加30.70N和45.10N,实验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01);CON组实验后右下肢和左下肢MVC分别增加7.53N和8.17N,实验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EACU组与CON组右下肢和左下肢实验前后MVC的差值组间比较有显著性提高(P0.001)。(2)TMS刺激左侧和右侧运动皮质时,实验后EACU组的ISP分别下降了22.56%和20.35%,实验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ON组的ISP分别下降了0.34%和1.91%,实验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EACU组与CON组TMS刺激左侧和右侧运动皮质实验前后ISP的差值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TMS刺激左侧运动皮质时,实验后EACU组的ip SP缩短了25.83ms,实验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CON组的ip SP延长了0.61ms,实验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EACU组与CON组实验前后ip SP的差值组间比较有显著性缩短(P0.05)。TMS刺激右侧运动皮质时,实验后EACU组的ip SP缩短了9.15ms,CON组的ip SP延长了3.00ms,实验前后相比和组间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TMS刺激左侧和右侧运动皮质时,实验后EACU组和CON组的GMFA没有明显改变,实验前后组内比较及组间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5)TMS刺激左侧运动皮质时,实验后EACU组C1通道上N100的波幅下降7.67μv,实验前后组内比较及组间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2通道上N100的波幅下降9.30μv,实验前后组内比较及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FC1通道上N100的波幅下降13.34μv,实验前后组内比较及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FC2通道上N100的波幅下降11.75μv,实验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TMS刺激右侧运动皮质时,实验后EACU组N100的波幅没有明显的变化,实验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TMS不管是刺激左侧还是右侧运动皮质,CON组N100的波幅实验前后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TMS刺激左侧和右侧运动皮质时,实验后EACU组和CON组的N100的潜伏期没有明显改变,实验前后组内比较及组间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4周电针刺激右下肢足三里穴和下巨虚穴可以明显强化双侧半球运动皮质区半球间联系的力度,并且可以明显降低左侧运动皮质区至右侧运动皮质区的半球间抑制,诱导双侧初级运动皮质区和辅助运动皮质区突触可塑性的形成,可能是单侧针刺穴位力量增长交叉迁移的神经适应性机制。
【关键词】:电针 交叉迁移 半球间抑制 TMS 突触可塑性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9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1.前言10-12
- 2.实验对象与方法12-24
- 2.1 技术路线12
- 2.2 受试者12-14
- 2.3 实验仪器14-16
- 2.4 干预措施16
- 2.5 测试方法16-23
- 2.6 注意事项23-24
- 2.7 统计学分析24
- 3.实验结果24-34
- 3.1 双下肢胫骨前肌的肌力24-25
- 3.2 双侧运动皮质区半球间信号传递的变化25-26
- 3.3 双侧运动皮质区同侧皮质静息期的变化26-28
- 3.4 双侧运动皮质区全球平均场幅度的变化28-29
- 3.5 双侧初级运动皮质区及辅助运动皮质区 TEP 晚期成分 N100 波幅和潜伏期的变化29-34
- 4.讨论34-40
- 4.1 双下肢胫骨前肌肌力的改变35
- 4.2 双侧运动皮质区半球间信号传递的变化35-36
- 4.3 双侧运动皮质区同侧皮质静息期的变化36-38
- 4.4 双侧运动皮质区全球平均场幅度的变化38
- 4.5 双侧初级运动皮质区及辅助运动皮质区TEP晚期成分N100波幅和潜伏期的变化38-39
- 4.6 半球间联系的可塑性39-40
- 4.7 半球间联系可塑性的应用价值40
- 5.结论40-41
- 创新点41
- 局限性41-42
- 参考文献42-49
- 文献综述49-67
- 参考文献60-67
- 附件:中英文对照67-68
- 致谢68-70
- 作者简历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东锋;;运动皮质刺激可促进卒中恢复[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6年04期
2 王苇,漆剑频,夏业玲,黄晓琳,李文迅,王承缘;人脑运动皮质对针刺足三里和阳陵泉反应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年08期
3 林晶霞;Vollmar C;;使用三维立体成像定义大脑负性运动皮质区[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年S2期
4 刘玉军;张国风;鲁强;;猴运动皮质损伤模型的建立[J];首都医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5 宋争;王君;;运动皮质的功能分离与功能整合的功能磁共振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年05期
6 Platz T.;Van Kaick S.;M銉ller L.;江山;;卒中后进行损伤针对性训练和适应性运动皮质重组:一项fTMS研究[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6年03期
7 陈井亚;杨明;刘斌;张光玉;李慧君;冯源;;正常人运动皮质的功能连接网络及其小世界性[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年03期
8 孙吉林,吴杰,李素敏,贾秀川,刘连祥,吴育锦;运动双手食指后应用磁源性影像对运动皮质及体感皮质定位[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07期
9 Jaillard A.;Martin C.D.;Garambois K. ;张殿增;;人类初级运动皮质代偿功能的纵向fMRI卒中研究[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09期
10 谷华运,李镇国,王依瑶,王蕙仁,陈顺华;牛脑和人脑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制备及免疫组织化学的应用[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8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亚东;白金柱;关骅;;脊髓损伤后大鼠大脑运动皮质神经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A];第一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脊髓损伤与康复学组成立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吴志远;缪飞;倪根雄;孙伯民;;fMRI对幻肢痛运动皮质刺激治疗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3 李云庆;;大脑运动皮质对脑干面口部运动神经元间接支配的形态学发现[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虞晓菁;双上肢缺失残疾人足部运动控制的皮质重塑[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秀华;单侧电针刺激对人脑运动皮质半球间联系适应性影响的研究[D];天津体育学院;2016年
2 耿岩松;基于宽视野成像环境下人类运动皮质的多模态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黄雄昂;电针对窒息脑瘫幼鼠海马、纹状体和运动皮质GAP-43表达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92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892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