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疲乏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疲乏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疲乏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84例慢性心衰患者,采用自制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多维疲乏问卷、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及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影响慢性心衰患者疲乏的危险因素。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疲乏得分为(68.08±10.35)分,其中体力疲乏(39.20±6.24)分,脑力疲乏(14.03±3.06)分,动力下降(7.57±2.68)分,活动减少(7.28±2.26)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心功能分级及贫血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疲乏得分有关(均P0.05)。Person分析显示,焦虑、抑郁、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紊乱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疲乏得分呈正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心功能分级、贫血、焦虑、抑郁、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紊乱是影响慢性心衰患者疲乏状况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疲乏仍处于较高水平,可通过改善心功能、纠正贫血、心理干预和睡眠干预等来改善疲乏现状。
【作者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心血管内科;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疲乏 影响因素
【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计划资助项目(2010-2-443)
【分类号】:R473.5
【正文快照】: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1],我国成人心衰的患病率为0.9%,并有逐步升高的趋势。疲乏作为慢性心衰患者最常见的伴发症状之一,不仅限制了患者的体力活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对患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京敏;崔晓通;葛均波;;中国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概况[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年12期
2 宣凡馨;郭金玉;李峥;;心力衰竭患者住院前症状群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年03期
3 尚刘文心;沈美芳;陈文瑶;Basanti Pandey;朱大乔;;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管理自我效能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年06期
4 项颖卿;罗萍;章国良;;心理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4年02期
5 廖霓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广西医学;2013年06期
6 李靖;杨承健;黄伟;徐欣;董丰;吴丹;杨军;;心理疏导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年05期
7 郑刚;;影响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常见因素的新证据[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年05期
8 刘美丽;王文茹;;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冠心病患者的适用性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09年10期
9 苗雨;刘晓虹;刘伟志;谢洪波;邓光辉;;多维疲劳量表中文版在军队基层医护人员中的初步修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霜;周苔花;朱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年05期
2 陈雁;;不同剂量缬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影响的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年05期
3 梁丽娟;;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与心功能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年15期
4 杨燕娜;徐坚强;叶智颖;;心力衰竭患者部分生化指标对诊断及预后判定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年05期
5 焦玉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心理及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7年13期
6 张水淼;蔡文鹏;董薇;魏存;邓光辉;;认知情绪调节对军人疲劳状况的影响[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7年04期
7 邓利红;王艳萍;张旭荣;李敏;;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效能和自护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年05期
8 周涛;刘强;;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患者发生下蹲位致呼吸困难的临床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7年08期
9 张琼霄;王丽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非药物干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7年08期
10 罗燕君;何美花;曾映雪;;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健;张宇辉;;多中心、前瞻性中国心力衰竭注册登记研究——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初步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5年05期
2 张健;张宇辉;;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年02期
3 刘珊珊;王蓓;;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年18期
4 李靖;杨承健;黄伟;徐欣;董丰;吴丹;杨军;;心理疏导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年05期
5 冯冰霞;陈丽燕;;心理护理对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年14期
6 何相成;秦辉;司徒双苗;;慢性心力衰竭社区综合管理的探讨[J];现代医院;2012年07期
7 侯剑辉;叶博然;刘钰君;李家豪;陈木兰;李春苑;;大鼠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的建立与评价[J];现代医院;2012年04期
8 阮春凤;;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年04期
9 王红萍;周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新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年33期
10 刘均平;黄宇明;贺赛琳;;整肠生、培菲康联合心理疏导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2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义新,朱秀华,危金松;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8例[J];湖北中医杂志;2000年08期
2 龙仕柏;乙莫克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一种新方法[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1年11期
3 何军,刘晓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慢性心力衰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的临床干预研究进展[J];宁夏医学杂志;2002年06期
4 范建明;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病人30例[J];福建医药杂志;2003年02期
5 徐会强;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3例疗效观察[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周红漫;辅酶Q_(10)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原医刊;2003年10期
7 苏哲坦;慢性心力衰竭贫血在英国的患病率及其基本原因[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3年05期
8 毛秀菊;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26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3年04期
9 芮喜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皮肤变化[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3年06期
10 韩立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6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霞;赵兴胜;徐峰;付二团;贺文帅;苏布道;马之嘉;;内蒙古自治区医院1980、1990、2000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2 张清友;叶青;杜军保;立万镇;;纽约大学儿科心力衰竭指数在小儿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3 吴永娟;;慢性心力衰竭的健康教育[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4 施仲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仍然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首选药物[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5 马依彤;李霞;王朝霞;;18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贫血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6 曾潮峰;;肌氨肽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0例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7 刘艳萍;张伟峰;魏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次入院的原因探讨[A];河南省护理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8 刘玉辉;;左卡尼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9 胡英花;杨志敏;王艳杰;钱海燕;;慢性心力衰竭发作频率的相关因素调查分析[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杨小芳;施小青;;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干预[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春生;治慢性心力衰竭方[N];民族医药报;2003年
2 朱荻;倍他乐克安全有效[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3 莎吉丹·斯拉木 热比亚·阿不里米提;维吾尔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26例疗效报告[N];民族医药报;2007年
4 胡大一;慢性心衰的干预基地应建在社区[N];健康报;2004年
5 ;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6 周宁人;提高慢性心衰患者存活率[N];大众卫生报;2007年
7 李军;急性心力衰竭与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鉴别[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8 湖南省汉寿县人民医院 彭锋;对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调查与分析[N];中国医药报;2009年
9 夏洪平 张步升 张楠;抗凝治疗使早期心衰患者受益[N];健康报;2005年
10 刘彦兵;慢性心力衰竭有合并症者的药物治疗[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凤霞;超声心动图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机械运动同步性及其临床应用[D];武汉大学;2013年
2 张锋莉;邵荣世教授从脾胃论治慢性心力衰竭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张叶祥;周宜轩教授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的学术思想总结及临床继承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侯丽娜;慢性心力衰竭尿液蛋白标记物的筛选、鉴定及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5 朱秋玲;基于复杂网络技术的慢性心力衰竭证治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杜智勇;代谢组学方法评价慢性心力衰竭代谢重构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7 吴晓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干细胞动员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姚耿圳;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构建与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刘尊齐;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伊t,
本文编号:895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895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