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卫校开设医学论文写作课的必要性及教学方法
本文关键词:中等卫校开设医学论文写作课的必要性及教学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论文写作 教学方法 预防医学 医学论文 中等卫校 写作课 必要性 设论文 教学计划 统计学
【摘要】:在中等卫校开设医学论文写作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和文字表达能力。目前,结合预防医学教学,按“教师讲解-阅读范文-准备资料-撰写论文-讨论修改-评价反馈”的程序进行论文写作课的教学较为适宜;有足够的时间,学生有良好的统计学基础和较强的兴趣、信心,,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是教学成功的保证。
【作者单位】: 常德卫校!湖南常德415000
【关键词】: 论文写作 教学方法 预防医学 医学论文 中等卫校 写作课 必要性 设论文 教学计划 统计学
【分类号】:G712
【正文快照】: 以往及现行的中等卫校各专业部颁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中均无医学论文写作课程或相关的教学内容,这是否符合时代对中等医学教育的要求?中等卫校究竟有无必要开设论文写作课程?如果需要,教师应怎样开展论文写作课的教学?就此笔者谈点粗浅的看法。1 中等卫校开设医学论文写作课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华岱;写作课教学初探[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2 谈笑;大学文科写作课是怎样一门学科?[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3 刘家骥;写作课不容轻视——兼谈《文章学》的建设问题[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4 都本忱;略论散文的特点及其写作[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5 王光祖;既不是补课 也无法替代——也谈写作课的目的任务[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6 高振远;应当重视写作课[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7 侯民治;写作是一门必要的综合实践课[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8 石牧;大学文科写作课要不要改革?[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9 ;《四平师院学报》一九八○年总目录[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10 王中;论评论文写作和新闻学上的几个问题——评《解放日报》一九五七年六月十六日社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苏华;;科技论文关键词抽取的标准与方法探讨[A];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C];1993年
2 胡晓强;;地学论文的几种现象分析[A];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第三集)[C];1994年
3 陈耀华;;医学论文写作与编辑工作概论[A];辽宁省科技期刊编辑优秀论文集[C];1997年
4 刘培育;;周礼全先生的学品[A];逻辑、语言与思维——周礼全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C];2001年
5 姚鲁烽;何书金;赵歆;;地理学论文的类型与层次[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刘兰珍;;医学检验论文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A];山东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3年
7 廖艳霞;;打造双主体双向建构模式——论互动式教学在大学写作课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及操作要点[A];中国写作学会第六届(第二次)理事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会议交流论文集[C];2004年
8 孙殷望;;对开设应用写作课的认识和实践[A];中国写作学会第六届(第二次)理事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会议交流论文集[C];2004年
9 尹相如;;人无我有编新著 人有我优创精品——关于编写小教专业写作教材的思考和探索[A];中国写作学会第六届(第二次)理事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会议交流论文集[C];2004年
10 陈妙云;;中文专业写作课程内容设置的再思考[A];中国写作学会第六届(第二次)理事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会议交流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金池;铸造一支素质教育带头人队伍[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肖胜利 傅楠;改造我们的“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李伯重;MIT的写作课[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美国中学教育浅窥[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5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薛福康;美国:中学怎样教[N];光明日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曾庆春 本报记者 王英 李季玲 本报记者 卢影;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N];吉林日报;2001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樊斯坦;毕业论文:不完美的句号[N];科技日报;2001年
8 刘成友;论文质量为何下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9 宇晨;以厚爱深情为中国物流奠基[N];中国商报;2001年
10 郭志刚;从艾尔·巴比的《社会研究方法》想起[N];中华读书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田崇雪;感伤与艺术创造[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姝彦;当代心灵哲学视阈中的意向性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3 于源溟;预成性语文课程基点批判[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胡绪阳;语文德性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洁慧;共青团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2 朱家德;泸州工业经济的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徐艳;计算机技术在英文写作课中的应用[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4 苏理华;试论语法修辞教学和写作教学的结合[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富利;英语写作课教学中教师观念与实践的调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李小芳;临县三交话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7 陈自才;邓小平接班人思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8 易怀德;论转型时期我国的政府规制[D];苏州大学;2002年
9 吴学霞;山东省城镇人口迁移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吴华清;学校课程的权力与控制——英国个案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8617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unwenzhidao/861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