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变迁下的保安腰刀研究
本文关键词:社会文化变迁下的保安腰刀研究
【摘要】: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总是伴随着特定的社会及时代条件。保安腰刀作为保安族的民族符号,其产生及发展变化受到特定时代、特定社会背景的影响。 保安腰刀是保安族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安族人赖以谋生的手段,亦是其文化及民族象征的符号。它贯穿在保安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保安族族源的形成、发展及保安族的迁徙历史紧密相连,并渗透在保安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功能的变迁体现了保安族的价值取向、审美意识、历史上的生活方式的转变。 政策的变动、市场的变化、时代的变迁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得保安腰刀的生产规模、模式、工具、禁忌等发生了改变。同时也使得其销售的方式、市场、观念等发生了重要转变。从当初的家庭作坊式到如今的企业化生产,从历史上的贩售到现代的网络营销,从原来的工具到现今的工艺品,这些生产与销售的模式及功能与作用的变化无不体现出保安腰刀随着时代的潮流不断的发生着变迁。 本文主要采用访谈及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原始资料,再辅之以前人所书的文字资料,对保安腰刀的功能及作用的变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绪论,对研究文献及研究意义、理论、方法等做了综述。第二部分重点讲述了调查点及调查对象的概况。“保安三庄”是保安族的主要聚居区。在历史的发展中,保安族在与其他兄弟民族间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创造了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包括保安腰刀在内的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等精神财富。第三部分主要讲的是保安腰刀的生产销售变迁。保安腰刀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是保安族智慧的结晶,是保安族人们创造力的直接体现。保安腰刀的生产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伴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保安腰刀的生产和销售的各个方面也在不断得到改进与发展,并有了新的突破。第四部分主要讲述了保安腰刀在保安族历史中的军事、经济及文化功能的变迁,而重点主要是文化功能的变迁。保安腰刀在保安族的历史发展中,其功能与作用随着时代的不同发生着不同的变化。从其最初的军事需要,到之后变为保安族人所需的日常生活工具,如今则是他民族眼中的工艺品。这一系列的变迁无不体现其功能随着人们的所需及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着变化。最后一部分则是笔者对整篇文章的总结。
【关键词】:保安腰刀 文化变迁 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55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6
- 目录6-8
- 第一章 导论8-19
- 第一节 研究缘由及研究意义8-9
- 一、研究缘由8-9
- 二、研究意义9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9-15
- 一、保安族的相关研究10-12
- 二、保安腰刀相关研究12-15
- 第三节 主要理论及研究方法15-19
- 一、相关理论15-17
- 二、研究方法17-19
- 第二章 调查地及调查对象概况19-28
- 第一节 调查地概况19-23
- 第二节 保安腰刀概况23-28
- 一、保安腰刀的结构23
- 二、保安腰刀的种类及代表作品23-26
- 三、保安腰刀的制作工艺26-28
- 第三章 保安腰刀的生产与销售变迁28-39
- 第一节 1949年前保安腰刀生产与销售的基本状况28-30
- 第二节 1949-1978年保安腰刀生产与销售的变化30-32
- 第三节 1978年至今保安腰刀生产与销售变迁32-39
- 一、生产的变迁32-35
- 二、销售的变迁35-39
- 第四章 保安腰刀的文化功能变迁39-51
- 第一节 保安腰刀产生于军事的需要39-41
- 第二节 保安腰刀是保安族谋生的手段41-43
- 第三节 保安腰刀是保安族文化的象征43-51
- 一、保安腰刀与保安族族源44-45
- 二、保安腰刀与保安族的迁徙45-48
- 三、保安腰刀与男性象征48-51
- 结语51-53
- 参考文献53-57
- 后记57-58
- 附录158-60
- 附录260-65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石庆;杨琳;;保安族母语场域分析——以甘肃县积石山县大墩村保安族语言调查材料为例[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2 刘新华;佐藤畅治;马沛霆;;关于西部农村保安族居民生活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张格祥;王玉;王晓辉;;裕固族、东乡族、保安族409例3—6岁儿童血细胞矿物元素水平分析[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张印红;范彦娜;王玉;;裕固族、保安族和东乡族3~13岁儿童体格现况与6年对比分析[A];中国西部第六届营养与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赵鸣九;马明强;万明钢;;6—9岁汉族、东乡族、保安族儿童语义理解的比较研究[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6 王玉;;裕固族、东乡族、保安族0-6岁儿童锌、维生素A、B2、C缺乏病调查及综合营养干预研究[A];达能营养中心(中国)成立五周年[C];2003年
7 张格祥;苏莉;王玉;周兆瑜;邵建峗;刘萍;;综合营养干预对裕固族、东乡族、保安族3-6岁儿童机体 SOD 水平的影响研究[A];首届中国西部营养与健康、亚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张印红;张格祥;苏莉;王玉;马剑华;王晓辉;柳春曦;;综合营养干预对裕固、东乡、保安族3-6岁儿童头发中矿物元素水平影响研究[A];首届中国西部营养与健康、亚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马忠义;;民族疗法“提博气”[A];2005全国首届壮医药学术会议暨全国民族医药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刘成有;;浅析宗教信仰中的民族性问题——以甘宁青地区的回族为例[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有勇;让世界了解保安族 让保安族走向世界[N];民族日报;2008年
2 勉卫忠;保安城与保安族[N];青海日报;2009年
3 ;保安族[N];中国民族报;2001年
4 保安族文化网总编、日本广岛大学北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马沛霆;火光里的文明 断续中的传承[N];人民政协报;2011年
5 本报特约记者 施晓亮 本报特约通讯员 刘国栋;探访保安腰刀的前世今生[N];中国民族报;2011年
6 张道正;积石山:用课外兴趣小组传承民族文化[N];中国民族报;2011年
7 马沛霆;保安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N];民族日报;2010年
8 新华;把“花儿”传到海外去[N];中国民族报;2005年
9 李延红;“西域亲军”蒙古后裔的歌与乐[N];音乐周报;2007年
10 潘辉;社会文化变迁对会计制度改革的影响[N];中国财经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庆云;17至20世纪赫哲与那乃社会文化变迁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蒋彬;四川藏区城镇化进程与社会文化变迁研究——以德格县更庆镇为个案[D];四川大学;2003年
3 李志强;中国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口腔疾病流行病学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4 李廷海;社会文化变迁与中国民族舞蹈艺术教育创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崔敬昊;北京胡同的社会文化变迁与旅游开发[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6 卢百可(Patrick Lucas);屯堡人:起源、记忆、生存在中国的边疆[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张嵘;传统 创新与发展[D];兰州大学;2011年
8 白建灵;从宗教的认同性和别异性探讨甘宁青地区民族社会的历史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张晓琼;变迁与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10 韩彦东;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政策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延娜;社会文化变迁下的保安腰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巴特尔;保安族经济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富爽;保安族女童失学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韩志刚;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农民的社会流动[D];兰州大学;2011年
5 云彦华;保安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涵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杨琳;濒危的保安族村落语言[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王子文;文化传播与人口较少民族生活方式变迁[D];兰州大学;2010年
8 秀多吉;化隆卡力岗地区的社会文化变迁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雷涛;中国保安族正常(牙合)青少年牙颌模型测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王晓艳;旅游开发与村庄文化变迁[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67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067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