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际通婚哈萨克族_中国古代政治史_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
本文关键词:族际政治整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开大学》 2010年
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
李丹
【摘要】:本文旨在按时序解释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集中于两个问题:尝试建立有关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理论;解释族际政治整合制度的稳定与变迁,指出其现状及面临的挑战,为之寻找对策。 族际政治整合制度不是某一项具体制度的名称,而是国家将民族和民族地区纳入国家政治体系的规则体系(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总称,其基本要素包括意识形态(提供制度目标)、政治组织机构和具体的制度安排(提供制度手段),如民族政策等。因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合法性基础及维持手段不同导致制度供给不同,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化程度及制度效果亦不同。制度形成之后的“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特点,使得族际政治整合制度具有稳定性。而人类知识存量的增加、意识形态的发展及外力对“锁定”(lock-in)状态的解除,则使族际政治整合制度的变迁和创新成可能。现代民族国家中,族际政治整合制度型塑着各族体的发展,各族体的自我发展又对国家族际政治整合制度提出新要求,这既体现了民族与国家互动的辩证关系,也反映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能力。 行文的基本过程是:通过历史的视角,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依据新制度主义路径,追溯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族际政治整合制度的形成、发展、重构、完善与创新的变迁过程。文章以王朝国家的族际政治整合制度变迁研究为起点。王朝国家没有划定明晰的政治疆界,在君权神授的合法性基础上、中央集权的行政框架内、不平等的民族关系的前提下,族际政治整合中形成了朝贡体制下的羁縻制度。随着王朝国家管理制度的逐渐完善,羁縻制度发展至其最高形式 土司、土官制度,直至清朝“改土归流”而淡出历史舞台。尽管羁縻制度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维护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它终究没有实现各民族全面而彻底的整合。随着清末民初中国被拖入世界体系,中国固有的知识和制度体系开始受到冲击。此时开始的现代民族国家体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家的合法性基础已是社会全体成员的政治认同。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性开始凸现,民族开始被视为统一体并成为可能的关键的结构性变迁力量。民国时期的族际政治整合制度有所进步并有过新的尝试,但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这也是国民党政权失败的原因之一。 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中,随着处理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的逐渐成熟,新型的族际政治整合制度逐渐萌芽。各民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此后的计划经济时代,在国家掌控着几乎全部的社会资源的情况下,国家通过以民族区域自治为中轴的族际政治整合制度对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的进行了一元化的深刻整合,确立了全新的社会秩序,取得了良好的整合效果。但在文革期间,族际政治整合制度的许多方面遭到破坏。 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后,中国开始了多元社会变迁历程。各民族不同程度利益诉求的苏醒,民族国家构建与民族自我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使得族际政治整合的对象、中心等要素都发生了变化,加之国际因素的复杂影响,对族际政治整合的方式、效度以及相应的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和政府已经做了许多创新性的工作。但如何应对新挑战,满足制度需要,进而构建族际政治整合制度的创新体系,仍是当前族际政治整合制度建设中的重要议题。 研究的结论是中国的族际政治整合制度绵延至今,发展而成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轴的现代族际政治整合制度,是中国传统政治文明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的适应我国政治生活的有效制度。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它又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下的新考验。国家制度供给主体必须要适应多元社会发展的要求,从族际政治整合制度理念、族际政治整合制度安排到制度环境的培育方面做到全面创新,并保障其实施,才能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的族际政治整合目标。在此过程中制度规则及制度安排起着重要作用,正是制度的有效运营才使得族际政治整合力加强,国家的政治能力提高。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63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戎;关于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马戎;从王桐龄《中国民族史》谈起——我国30年代三本《中国民族史》的比较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胡晶;;新的社会阶层与执政党的政治整合[J];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李风圣;有限的公正[J];读书;2002年11期
6 朱德米;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兴起[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田锋;;影响我国民族关系的国际因素论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谈正好;论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政治整合[J];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9 朱德米;;理念与制度: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最新进展[J];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10 肖陆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特别行政区制度之比较探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N];人民日报;2005年
2 全国政协委员 李晋有;[N];人民政协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国华;当代中国民族问题治理模式[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朱宗伟;国家主义背景下的民族区域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国栋;民国时期的民族问题与民国政府的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田烨;新中国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泰;;《聊斋俚曲集》饮食文化分析[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2 熊坤新;;邓小平西藏民族问题思想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3 徐杰舜;吴政富;;试论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陈林;吴天德;;产业结构变动与制度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5 刘波;;试论四川藏羌民俗旅游开发及其保护[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6 杨健吾;;民族、宗教问题与和谐四川[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7 曹月如;;从祖荫之下到宗教超市——冀中农村宗教变迁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8 郭建勋;;对改进《民族学概论》教学工作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9 秦颖慧;秦潇;;政府网络舆论危机问题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10 曹月如;;人类学视野下的宗教研究路径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怀;赵万里;;“制度人”假说[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时红秀;张亦工;;合作定价权:农民如何提高对土地的产权实施能力[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3 许斌;;回汉杂居村落社区的民族、家族与派别——豫西南R市L村个案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5 时晨;;社会记忆与文革影像[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谷征;翁立伟;;男性气质展示:《非诚勿扰》男嘉宾呈现的男性形象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苏颖;;互联网传播与公共领域——基于中国文明现代化进程语境里的讨论[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祺国;;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实行垂直管理体制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靳雪梅;;社会学视角下的纳古私营经济[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姚磐;;浅谈我国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何敬;审计期望差距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杨世木;我国体育信息资源配置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章于芳;后危机时代我国银行接管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静;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伦理沟通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杜国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刘晓杰;和谐社会视阈下农村公共领域矛盾及其化解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杨依凡;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徐平平;农地城市流转的交易成本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雍新琴;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夏根;试论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社会作用[J];安徽史学;2000年03期
2 刘国武;袁世凯政府对藏政策初探[J];安徽史学;2002年03期
3 薛小荣;冯玉祥西北开发思想刍议[J];安徽史学;2003年02期
4 刘中民;;从族群与国家认同矛盾看阿拉伯国家的国内冲突[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03期
5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6 徐勇;近现代军阀现象的政治文化分析——兼考军阀概念输入中国之成因[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7 马戎;关于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10 孙镇平;民国时期西藏法制综评[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德全英;民族区域自治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石毅;从家长制到自由放任[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3 周传斌;中国民族理论新范式的探索[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万霞;建国初期党的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在新疆的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韩荣钧;孙中山的民族思想暨其对民国初期边疆问题的探索[D];新疆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铸;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基本经验[J];中国统一战线;1999年07期
2 李满春,刘岩;论邓小平关于民族问题的思想对民族工作的指导意义[J];满族研究;1995年04期
3 杨启儒;关于民族工作[J];中国统一战线;1998年05期
4 李绍春,任昊;试论民族工作对于维护团结稳定的重要性[J];兵团职工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5 黄铸;民族工作的基本政策与基本特点[J];人民论坛;1998年12期
6 张健群;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发展[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7 ;提高认识 坚持实践[J];中国民族;1987年06期
8 黑龙江省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调查组;关于全省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年03期
9 齐文礼;;试论新疆民族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J];新疆社会科学;1992年06期
10 张宝三;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加强民族问题研究[J];今日民族;1998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鸣;;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的法制分析[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2 左朝军;杨秀军;;党的民族政策的历史经验总结[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龚学增;;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相互关系的若干思考[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暨第九次顾问座谈会论文集[C];2000年
4 熊坤新;张利军;;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政策与立法——中德学者共商多民族国家的民族问题[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代葵;李春;;试析邓小平民族发展观的特点[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刘万庆;;中国都市多民族化及民族关系的构建[A];中国城市文化与城市生态[C];1998年
7 祝鸣;;次国家外交视角下的民族问题[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吴廷富;;在西部大开发中一定要注意处理好民族问题[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暨第九次顾问座谈会论文集[C];2000年
9 周健;;关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权益保障问题的研究[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10 深圳市委统战部课题组;;深圳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A];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统一战线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共国家民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N];人民日报;2009年
2 金炳镐;[N];中国民族报;2011年
3 闵言平;[N];中国民族报;2009年
4 钟适平;[N];中国民族报;2010年
5 田建明;[N];中国民族报;2008年
6 龚学增;[N];中国民族报;2011年
7 金炳镐;[N];中国民族报;2011年
8 郝中树 山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N];山西政协报;2008年
9 山西省民委副主任 郝中树;[N];中国民族报;2009年
10 河南省民委政法处 张勇;[N];中国民族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马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时代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3 唐建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4 裴圣愚;非洲萨赫勒地带民族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孙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早期进程研究(1921-1938)[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毛颖辉;党报民族话语的框架变迁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龚晓菊;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张丽娟;地缘政治视野下中亚民族问题对中国新疆民族关系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樊根耀;生态环境治理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10 徐占元;西部民族地区加强党的政治整合能力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薇薇;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D];复旦大学;2008年
2 郭艳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李红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贾灵充;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南民族工作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5 邱志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民族政策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胡清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利花;构建内蒙古和谐民族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宋晨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9 王利夫;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新疆民族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10 张丰;西部大开发进程中的新疆民族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族际政治整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12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11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