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荒野”仪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5 18:28
本文关键词:回族“荒野”仪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荒野仪式 祈雨仪式 花儿会 上坟 拱北 边际文化
【摘要】:起初仪式的分类仅限于神圣与世俗方面仪式的划分,此后,人类学的仪式研究被置于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重新诠释,广泛地将仪式看作与人类信仰、习俗、政治和经济等方面联结的行为。学术界对于仪式的划分主要基于支撑相关理论所作的划分,依据仪式的功能、目的、仪式发生的过程等对仪式所作的划分。本文根据仪式举行的空间分布对仪式作出了分类,列举宁夏回族举行的仪式。将仪式分为公众仪式、家庭仪式以及荒野仪式。公众仪式是由众多穆斯林参与的以清真寺为核心文化的仪式。家庭仪式是是围绕核心文化展开,以家庭为单位举行的仪式。荒野仪式是既不在清真寺举行,也不在家庭举行,而是在荒野中举行的。荒野仪式是处于文化圈的边缘地带,属于边缘文化。回族的祈雨仪式、花儿会以及上坟与“朝”拱北三类仪式都是回族的“荒野”仪式。荒野与社区在空间分布的对立,运用列维斯特劳斯的二元对立理论加以阐述,回汉文化分属于于两个文化圈,但对于汉族中的一些文化元素,回族文化圈并未纳入,而只是在某个特殊的仪式中借用,称之为需时借、用时借、用完还。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12.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玉珍;;新生态人类学的发展与应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蔡琼,雷艳;生态人类学的理论源流及其后现代特征[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05期
3 彭文斌;郭建勋;;人类学视野下的仪式分类[J];民族学刊;2011年01期
4 蒋俊;;生态人类学概论[J];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5 张曦;;生态人类学思想述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韩昭庆;;美国生态人类学研究述略[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2年01期
7 向柏松;中国水崇拜祈雨求丰年意义的演变[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8 叶平;生态哲学视野下的荒野[J];哲学研究;2004年10期
,本文编号:11453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14535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