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结构视域中的历史观:博阿斯学派新解

发布时间:2017-11-12 12:16

  本文关键词:结构视域中的历史观:博阿斯学派新解


  更多相关文章: 博阿斯学派 历史 结构 历史人类学


【摘要】:学界一般认为,博阿斯学派提倡历史的方法,反对思辨的方法,重点研究特定民族的文化史,因此又被称为"历史特殊论学派"或"文化历史学派"。事实上,博阿斯学派具有"反历史"倾向,与历史研究之间一直存在张力,由此折射出一种特殊的结构视域中的历史观,对美国文化人类学,尤其是美国历史人类学的发展演进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尝试对此进行深入揭示,为全面解读博阿斯学派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分类号】:C912.4
【正文快照】: 从学界以往对博阿斯学派的解读和认知来看,如何看待其与历史研究的关系,是理解该学派的一个重要维度。长期以来,学界多认为博阿斯学派提倡历史的方法,反对思辨的方法,重点研究特定民族的文化史,称其为“历史特殊论学派”或“文化历史学派”。本文通过对有关著述进行梳理和解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兆荣;边界的空隙:一个历史人类学的场域[J];思想战线;2004年01期

2 赵爽英;;历史的现场——历史人类学或新闻学[J];学理论;2011年15期

3 陈彦;;历史人类学在法国[J];法国研究;1988年03期

4 宋蜀华;论历史人类学与西南民族文化研究──方法论的探索[J];思想战线;1997年03期

5 张晗;;历史人类学视阈下的认同冲突与“改土归流”初探——兼论昭通彝族地区的“改土归流”与社会秩序“中原化”历程[J];学术探索;2013年05期

6 尤伟琼;王兴宇;;《史记·西南夷列传》再研究——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J];思想战线;2013年02期

7 罗巧玲;;浅论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张银锋;;“屋山头”的文化嬗变:对清水江流域一个侗族村落的历史人类学考察[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1年04期

9 王文光;沈芸;;《史记·匈奴列传》与匈奴社会——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J];思想战线;2013年01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应强;;历史人类学的研究取向及意义(提要)[A];庆贺黄淑娉教授从教50周年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宋光宇;;礁溪风华录——台湾宜兰县礁溪乡的历史人类学考察[A];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2005卷[C];2005年

3 刘琪;;流动性与多样性——对云南德钦县的历史人类学考察[A];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C];2012年

4 王天鹏;;逃离与攀附:从“文化界定历史”论畲族与客家的形成和“土客”之争[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5 王媛;曹树基;;民居研究中的历史人类学方法与社会史视角之新探索——以松阳县石仓村为例[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仲伟民;历史人类学:跨学科研究的典范[N];光明日报;2005年

2 刘海涛;西方历史人类学的研究发展状况[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3 张小也;让理论从田野出发[N];中华读书报;2004年

4 萧凤霞 美国耶鲁大学人类学系;跨越时空:二十一世纪的历史人类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蔡红华;马克思是人类学家吗[N];光明日报;2014年

6 中国政法大学 张小也;文献与田野:两个方法的辩论[N];社会科学报;2005年

7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 韩f;历史人类学的缘起[N];文汇报;2011年

8 杜博思(Thomas David DuBois) 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系;从“局外人”到“局内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王明珂 台湾中兴大学文学院院长、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研究员;游移于边缘、边界的田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 郑成林;立足本土 回归整体:二十世纪澳门商业文明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应峰;中国式抵抗:高密阻路运动的历史人类学考察(1899-1900)[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廖斯;中国社会史的一种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陈玲玲;历史人类学视角下托马斯·贝恩哈特长篇小说《石灰厂》中现代艺术家的生存与恐惧[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3 徐庆红;闽东聚落社会史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75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175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7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