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湘西德夯苗寨聚落景观的文化人类学阐释

发布时间:2017-11-13 01:35

  本文关键词:湘西德夯苗寨聚落景观的文化人类学阐释


  更多相关文章: 乡村聚落景观 德夯苗寨 文化阐释


【摘要】:乡村聚落是乡土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类聚居环境中具有代表性的元素,然而快速的城镇化正吞噬着乡村聚落的原有风貌,乡村聚落中民居建筑形态、景观空间格局等逐渐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被放大突显,使得伴随着自然状态演变而成长的、丰富的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层次逐渐退化、消失。广大农村的民居建筑景观形态异化、景观空间层次混乱、乡土文化特征丧失殆尽,因此,地域特色鲜明的乡村聚落景观文化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近年来,针对乡土文化与乡村聚落景观研究从单一的研究学科演化为多学科、多视角的综合研究,尤其与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相结合已经成为乡村聚落理论研究的一大发展趋势。本文以湘西德夯苗寨聚落景观为对象,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对德夯苗寨的聚落景观文化进行解读与阐释。文章首先对湘西德夯苗寨从地理区位概况、自然环境及德夯聚落景观载体等方面进行田野点介绍,对德夯苗寨聚落景观展开初步研究,并取得德夯苗寨村落的第一手资料,为苗寨聚落景观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依据;其次,基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和方法对德夯苗寨聚落景观文化研究,一方面从宏观上对德夯苗寨聚落景观空间布局(风水理念、原始崇拜、风俗习惯等因素)展开分析,证实了文化人类学在乡村聚落景观领域的可行性,接着对聚落景观内部空间(寨门、傩堂、跳歌坪、巷道、风雨桥等景观要素)进行中观层面的文化人类学解析;另一方面结合景观人类学的理论从微观层面对吊脚楼特色建筑景观蕴含的文化深层结构进行了透彻的阐释;最后在文化分层基础上解读德夯苗寨聚落景观的文化深层结构,并对聚落景观中的文化传承机制进行探索,进而对少数民族地区乡村聚落景观的文化传承提出建议。本论文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对湘西苗族乡村聚落景观展开研究,一方面证实了文化人类学在乡村聚落景观领域的必要性;另一方面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探究乡村聚落景观文化传承的机制,以此希望能够促进多学科知识在聚落景观空间研究和文化传承中的应用与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吉首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12.4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铁玫;德夯苗寨踩脚舞[N];西部时报;2005年

2 特约记者 陈生真 通讯员 丁筱烨 田应军;吉首市“五一”旅游总收入1.19亿元[N];团结报;2014年

3 刘俊;神秘湘西吸引八方来宾[N];团结报;2006年

4 张艳 樊君;天下鼓乡鼓声传天下[N];中国工商报;2014年

5 记者 唐庆 通讯员 向奎;吉首旅游实现开门红[N];团结报;2014年

6 记者 李天涛 通讯员 万晋阳;豫鄂陕三省旅行社代表体验我州“山水之旅”[N];团结报;2010年

7 尚顺宁;首尔佳宾初探神秘湘西[N];团结报;2007年

8 记者 彭业忠 通讯员 左杉 梁先荣;自治州春节旅游创历史新高[N];湖南日报;2010年

9 张明邋通讯员 邓勇;文化元素与市场机制:打造旅游品牌[N];恩施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军林;湘西德夯苗寨聚落景观的文化人类学阐释[D];吉首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78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178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1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