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时期贵州彝族与移民的冲突与调适
本文关键词:元明清时期贵州彝族与移民的冲突与调适 出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贵州是我国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彝族至少在东汉朝时期就开始在贵州生存繁衍,随着各个时期移民的进入,彝族和移民在资源竞争的背景下既产生了经济、政治、文化多方面的冲突,也在互动之中彼此包容、尊重,促进了各民族的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组织人事部;西南民族大学;
【基金】: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明清以来水西彝族土司统治地区的民族关系研究”(11SZYQN49)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56
【正文快照】: 彝族在贵州的历史悠久,彝族土司自东汉时期就在贵州西部“世有其土,世长其民”,封建王朝兴衰更替频繁,彝族土司政权却屹立不倒,正是所谓的“百年的皇帝,千年的土司”。由于自然灾害、战乱以及历代中原王朝对贵州的开发等原因,移民源源不断地进入贵州,尤其是明清时期移民大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古永继;元明清时贵州地区的外来移民[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01期
2 刘学洙;明清贵州沉重的军事负担[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然;穿青人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守勇;;民族学应用的新模式——文化策划[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周云水;;小民族的生计模式变迁与文化适应——人类学视野中的独龙族社会结构变迁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3 王攀攀;;震后新生:羌区学校教育重建中的问题及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4 汤夺先;;略论学科意义上的生态人类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高琪;;生态人类学学科研究综述[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祁晓霜;;人类学与教育学的结合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3期
7 陈永刚;;古代会盟中的仪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秩序的有效方式——以唐蕃间会盟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8 侯晨业;;贾樟柯电影的人类学色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9 王家录;吕燕平;;穿青人的傩戏文化及其旅游开发[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肖占君;;教育科研中人类学思维的艺术运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定贵;;从“言旨话”观屯堡人的历史记忆[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舒丽丽;;对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茶腊村多元宗教文化的田野考察[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3 张跃;代世萤;;《司岗里》传说与佤族婚姻家庭形态[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4 李诠林;;台湾原住民作家的现代诗写作智慧[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罗大中;朱建平;;医家传记研究中引入影视人类学方法的前景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6 范波;;试论布依族社会的文化传承特征[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7 姚继德;;回族学学科体系刍论[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杨文炯;;现代化和消费:都市回族社区研究的新视点——读美国人类学者玛丽丝《在北京和麦加之间》一书[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崔延虎;;双语教学与双语教育的教育人类学审视[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施雨丹;;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世界中的教育回应[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2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3 罗利群;人神交往中的教育[D];西南大学;2011年
4 邓桦;云南文山蓝靛瑶“度戒”仪式教育过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张嵘;传统 创新与发展[D];兰州大学;2011年
6 冯玉新;界域变动与地方社会[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盘旋;人类学视阈下的电视纪录片创作[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周小艺;兴盛、衰落与重建[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沈洁;和谐与生存[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苟爽;明清以来仡佬族分布格局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晖阳;黎族婚俗视野下的法律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明;山东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美术;生计转型视角下的蓝靛瑶传统纺织文化变迁[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李贫;那卡壮族“戒邦”仪式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谢秋慧;仫佬族家庭中的妇女权利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兰春;南丹白裤瑶拉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蓝韶昱;中越边境土司社会互动与认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覃志鹏;广西民族自治地方成立逢十周年庆典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马俊勇;广西田林县平山村木柄瑶铜鼓舞传承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韦琴;外来语对老挝语及老挝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增如;贵州安顺地戏并非傩戏[J];安顺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2 沈福馨;安顺地戏应属傩戏[J];安顺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3 钱理群;;屯堡文化研究的动力、方法、组织与困惑[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纳日碧力戈;族群形式与族群内容返观[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熊宗仁;对贵州保护和开发利用“夜郎”品牌的反思[J];当代贵州;2003年09期
7 彭秀枢;土家族族源新议——兼评潘光旦教授的《湘西北“土家”与古代巴人》[J];贵州民族研究;1984年04期
8 陈英;黔西北民族关系史简论[J];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04期
9 陈国生,杨晓霞;明代贵州民族地域性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1997年01期
10 罗剑;毕节地区民族教育现状及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竞游;;论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新发展——读《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有感[J];理论界;2009年10期
2 徐如明;僧格;;变迁与调适:青海哈萨克族生产生活八十年[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淹没线下的思念[J];中国三峡建设;1997年10期
4 杨碧清;移民案件审理三点建议[J];中国三峡建设;1999年06期
5 胡艺;山西省水利工程移民成绩喜人[J];三月风;2001年05期
6 田勇;新形势下解决水库移民遗留问题的新路子——记潘家口、大黑汀水库部分移民二次安置方案的实施[J];河北水利;2003年02期
7 姚纳斯,风笑天;三峡移民的社会心理承受力分析[J];统计与预测;2003年04期
8 杜富强;整村规模移民 整体推进 异地开发 是推动岷县移民工作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J];甘肃农业;2004年10期
9 赵奕;"移民时代"呼唤创新制度[J];小康;2004年10期
10 ;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关于处理移民财产问题的几项规定[J];山西政报;195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建斌;伍小乐;;服务型政府建设中行政人权利人格与权力人格冲突及调适[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晓明;;围绕建立水电支柱产业而产生非自愿移民的问题与对策[A];水库经济论文集(二○○三年)[C];2003年
3 黄英湖;;五缘文化与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组织[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杜华山;;立足搬迁着眼发展高起点建设移民新城[A];水库经济论文集(二○○三年)[C];2003年
5 徐红罡;崔芳芳;;西递旅游移民的迁移特点[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李湘黔;;妥善处理库周剩余土地资源维护库区社会的长期稳定[A];水库经济论文集(二○○三年)[C];2003年
7 梁福庆;;以人为本,加快制订及落实三峡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A];水库经济论文集(二○○三年)[C];2003年
8 覃哠虎;;水库农村移民外迁安置的政策支撑——四川省移民外迁出县安置的政策调研与实践[A];水库经济论文集(二○○三年)[C];2003年
9 黄宇;;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探索水库移民外迁安置的新路子[A];水库经济论文集(二○○三年)[C];2003年
10 曹柱盛;;福建棉花滩水电站水库移民安置基本实践[A];水库经济论文集(二○○三年)[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文昌;“彝俗会”,瓦几瓦![N];凉山日报(汉);2010年
2 宋明;在“统一”的呼声中 迎来彝历新年[N];凉山日报(汉);2009年
3 记者 张涛;祝愿彝族同胞生活越来越好[N];甘孜日报(汉文);2010年
4 叶剑波 记者 袁丽霞;在重建中跨越 在跨越中发展[N];雅安日报;2009年
5 宋明;四川凉山各界呼吁统一彝历新年[N];西部时报;2009年
6 张鸣;无锡援助喜德贫困学生[N];凉山日报(汉);2010年
7 崔珠峰 赵帅 朱辉;彝族兄弟禹城遇亲人[N];德州日报;2010年
8 沈良斌;搬迁扶贫工程竣工 彝族群众乔迁新居[N];云南日报;2003年
9 谢红斌、张新华;上饶县大力帮扶移民脱贫[N];江西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阿力色呷 秋丽;彝乡布拖的古道热肠[N];凉山日报(汉);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翁定军;冲突的策略[D];上海大学;2005年
2 施祖留;水利工程移民管理理论框架构建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3 罗正副;调适与演进:无文字民族文化传承[D];厦门大学;2009年
4 杨然;穿青人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伍黎芝;三峡工程开发性移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
6 赵新国;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李春霞;电视与中国彝民生活[D];四川大学;2005年
8 骆桂花;甘青宁回族女性传统社会与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9 马京;云南兴蒙蒙古族婚姻家庭的变迁[D];云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光升;制度视域中行政人格冲突的根源及调适途径[D];湘潭大学;2007年
2 许婕;基于社会形态分析的群体行政人格冲突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3 刘立国;政府内部行政沟通的误区及其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4 秦华;水电站移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4年
5 饶峻妮;改革开放以来峨山彝族传统观念的变迁与思考[D];清华大学;2005年
6 马秀萍;伊犁地区清泉村东乡族移民的文化变迁[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7 潘樱;论非政府组织与WTO的冲突与协调[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阿依努尔·谢坎;新疆柯尔克孜族传统社会民间习惯法调查[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9 崔亚楠;三峡库区移民进程中的动态人口分布结构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郭盛强;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25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325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