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美国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和文学

发布时间:2017-12-25 14:30

  本文关键词:美国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和文学 出处:《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族群 跨文化对话 多民族文学 文化


【摘要】:在跨中美文化与文学的对话之中,美国布朗大学的Hu-DeHart教授认真地介绍了美国的族群与文化,以及族群的判定,白人与非白人的关系有着相当复杂的过程,race是了解美国社会的组织与族群与历史的关键。而在中国,民族是多元的,权利的交替成为民族不断融合的契机,但是,中国的民族应该重视其中源流的古与今,一方面要注意两个时段的区分,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古今的连续和关联。新时期以后,各民族的权力和地位正朝着平等互助的方向迈进。对话,在突出彼此文化背景的独特性前提下,共同强调了多民族国家文化与文学的多元性意义。
【作者单位】: Brown
【分类号】:C95
【正文快照】: 一、胡其瑜:美国的族群与文化全美洲并不仅仅指USA,就整个美洲而言,是一个多文化的世界,而整个美洲的人口变化很大。这一点美国与中国不同。在中国,讲ethnic group或者ethnic minority,叫做族群。非汉人群的人口不多,在中国,汉族人就是dominant group,在美国,dominant就是白种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东;现代家族小说的“围城”叙事[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李立功;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问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陈承红,江雪茹;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探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范喜茹;;汉代家庭德育述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5 李天道;禅:生命之境和最高审美之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6 薛其林,柳礼泉;融合中西的义理阐释方法——以民国学术研究为例[J];北方论丛;2004年06期

7 姬凤霞;;王朔文学语言“咱”的语用策略与会话含意[J];北方论丛;2007年05期

8 朱汉国;中国现代化意识与实践的历史考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9 张皓;王纯;;“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的历史考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陈平原;;城阙、街景与风情——晚清画报中的帝京想象[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龚友德;;儒家“三纲八目”与当代道德建设[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2 田苏苏;;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对加强执政能力的认识[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黄旦;;身份与角色的两难:中国的“报刊批评”和“舆论监督”[A];新闻学论集(第20辑)[C];2008年

4 刘长江;;沈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战犯的最后审判地[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5 徐蓝;;世界历史视野下的中国抗日战争[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6 洪小夏;;略论国民党抗日敌后战场[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卷)[C];2005年

7 孟远;;延安文艺:在创新中实践现代性追求[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8 车霁虹;;抗联精神的继承与弘扬——论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北抗日联军[A];东北抗联史学术交流会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秋君;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侯桂运;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郧在廷;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继忠;和谐社会视阈下的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徐伟;超越与救赎:神秘主义精神气质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D];浙江大学;2010年

9 宋立林;“儒家八派”的再“批判”[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晖;从“民族救亡”到“民族复兴”—我国近现代体育发展的历史动因[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f替,

本文编号:13332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3332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9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