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回坊形成与变迁研究
本文关键词:桂林回坊形成与变迁研究 出处:《广西民族研究》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论述了桂林回坊的形成与变迁,并对民国以来影响其变迁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明清以来,穆斯林人口不断增加并逐渐聚居,具有民族特征的商业活动渐成规模,伊斯兰文化得以世代传承,清真寺的建立是桂林回坊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剧烈的社会变迁中,"寺、坊、市、文化"的变化最终导致了桂林回坊的变迁。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
【分类号】:C95
【正文快照】: 回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围寺而居、坊寺相依的传统。这种以清真寺为中心、以伊斯兰文化为依托,所有穆斯林或聚合成村庄,或形成街巷围绕清真寺居住并从事农业、商业、手工业等经济活动的回族聚居区,被称为回坊或者寺坊。回坊突出其民族性,寺坊突出其宗教性。从地域上划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马强;;生命周期仪式与穆斯林移民文化变迁——对纳萨里·德森关于荷兰穆斯林仪式研究的反思[J];思想战线;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月如;;从祖荫之下到宗教超市——冀中农村宗教变迁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曹月如;;人类学视野下的宗教研究路径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3 蒋星梅;;彝族创世史诗《冷斋调》的死亡文化解析[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孔又专;;论羌族传统体育文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5 蒋星梅;杨甫旺;;直苴彝族传统禁忌文化及原因探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6 张黎明;;仪式与民族村寨文化的构建——以中越边境太平村哈尼族的调查为例[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郭淑云;萨满“昏迷术”的社会成因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04期
8 郭嘉;李纶;陈亮;;浅析楚雄彝族老虎笙傩戏文化[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11期
9 杨丹妮;;口传—仪式叙事中的民间历史记忆——以广西和里三王宫庙会为个案[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章立明;西双版纳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社会性别分析[J];佛学研究;2003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建斌;;宗教研究的科学化——英格的宗教研究场论的基本内容[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2 蒋星梅;杨甫旺;;彝族创世古歌《冷斋调》的死亡思想探究[A];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建设实践研究[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豆海锋;长江中游地区商代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晓舒;湖北红安张家湾舞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玲;中越跨境民族文学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雷晴岚;(亻革)家“哈冲”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唐卫青;“灵”与“人”[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李利;海南毛感高地黎族的情感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9 操奇;主体视界中的文化发展论[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唐佳;尔苏藏族宗教文化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萍;春节晚会的意识形态幻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王康康;热贡“六月会”仪式的社会功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王斌;神意裁判[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张艳红;山西孝义木偶戏的民俗文化探析[D];辽宁大学;2011年
5 胡云;彝族史诗《梅葛》和《查姆》的比较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6 陈艳;转型时期的农村宗教团体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曹志杰;云南巍山彝族祭祖仪式的考察与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0年
8 李技文;祖先之荫庇[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9 尔古果果;凉山彝族毕摩仪式中的心理治疗因素与功能的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1年
10 王亮;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长篇反腐小说[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彭文斌;郭建勋;;人类学仪式研究的理论学派述论[J];民族学刊;2010年02期
2 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上)[J];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02期
3 罗惠,
本文编号:13336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333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