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凉山彝族“克智”在民俗活动中的作用及发展路径
本文关键词:论凉山彝族“克智”在民俗活动中的作用及发展路径 出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凉山彝族克智是口头论辩的辞赋或民间韵味体诗歌,其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可谓是彝族民间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束奇葩。这种语言独具特色的说唱诗词,是彝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和生产经验的结晶,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然而,随着异文化的冲击和现代化的影响,凉山彝族克智在民俗活动中的表演也面临着诸多困境,特别是传承人的保护更为迫切,文章基于这样的现实境况,在论克智在民俗活动中的表演及功能的同时,针对各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与之相应的发展路径。
[Abstract]:Liangshan Yi Ke Zhi Fu is poetry or folk charm oral arguments, its various forms, rich in content, it is a bunch of flower in the garden of the Yi folk literature. The unique rap poetry of this language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long-term social practice and production experience of the Yi people, and has a high research value. However, with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culture and modernization, Liangshan Yi Ke Zhi in folk activities in the show are facing many difficulties, especially the protection of heritage is more urgent,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the situation, the theory of performance and function in g-chi folk activities at the same time, aiming at various problems and the difficulty,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path.
【作者单位】: 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西昌学院招生就业处;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彝族克智文献的整理与研究”(12BZW14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51
【正文快照】: 凉山彝族“克智”是口头论辩的辞赋或民间韵味体诗歌,其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可谓是彝族民间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束奇葩。在凉山彝族民俗文化宝库中,“克智”是一种特殊的品种,是彝族人民十分喜爱的一种口头文学,在民俗活动中广为传诵。这种语言独具特色的说唱诗词,是彝族人民长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顾尔伙;;凉山彝族“克智”文化初探[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巴莫曲布嫫;叙事语境与演述场域——以诺苏彝族的口头论辩和史诗传统为例[J];文学评论;2004年01期
3 阿牛木支;吉则利布;;谈彝族“克智”与“尔比”的独特性和共用性[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沙马打各;;论口传文学书面化过程中文化要素的遗失——兼谈彝族克智的收集与整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8期
5 阿牛木支;吉则利布;;论彝族克智的演述程式及传承保护[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巴莫曲布嫫;;在口头传统与书写文化之间的史诗演述人——基于个案研究的民族志写作[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朝戈金;;朝向21世纪的中国史诗学[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10年01期
3 马丹丹;;口头文学的多元范畴及其整体性视角的可能[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杨晶;;蒙古史诗的灾难意识与“刚”性之美——以汉译版本史诗为中心[J];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5 巴莫曲布嫫;叙事型构·文本界限·叙事界域:传统指涉性的发现[J];民俗研究;2004年03期
6 高丙中;;中国民俗学三十年的发展历程[J];民俗研究;2008年03期
7 侯献国;;丹巴羌族“思乡曲”的人类学阐释[J];民族艺术研究;2006年06期
8 顾尔伙;;凉山彝族“克智”传承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01期
9 罗庆春;穿越母语:论彝族口头传统对当代彝族文学的深层影响[J];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04期
10 马克·本德尔,吴姗 ,巴莫曲布嫫;略论中国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的翻译[J];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袁瑾;绍兴舜王巡会会货表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鲜益;彝族口传史诗的语言学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李波;审美情境与美感[D];复旦大学;2005年
4 张士闪;乡土社会与乡民的艺术表演[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菊;从“他者叙述”到“自我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6 陈雪;从断裂到弥合—山江纯苗区口传教育的现代转型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徐薇;自我、角色与乡土社会[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赛吉拉胡;叙事民歌表演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覃继督;“表演理论”在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中的应用述评[D];云南大学;2011年
2 郭凌燕;经历非遗[D];山东大学;2011年
3 杨莹;莱芜南下治“抬杠”习俗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郎雅娟;叙事语境下侗族叙事歌“珠郎娘美”的文本变异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0年
5 薛涛;中国《玛纳斯》诗学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漪;湘西苗族“萨滚”的田野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7 赛瑞琪;文学叙事在民间信仰语境中的生成、变异与展演形态[D];复旦大学;2008年
8 杨莹雪;活的记忆[D];复旦大学;2008年
9 张岚;民间谜语口传教育的困境透析与对策探讨[D];西南大学;2012年
10 田荟;论易县后山民间信仰的文化融合及宗教习俗的复兴[D];云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朱国华;口传文学:作为元叙事的符号权力[J];求是学刊;2003年01期
2 阿牛木支;吉则利布;;论凉山彝族“克智”与“尔比”的混融性[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阿牛木支;吉则利布;;谈彝族“克智”与“尔比”的独特性和共用性[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孙正华;沈莉;;凉山彝族民间诗歌的类型及特征[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洁;人际知觉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胡伟;论《体育法》对体育教师地位和作用的保障[J];渝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3 于淑忠;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犯罪[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5期
4 王霄燕;论近代西方自然法思想的理论与实践作用[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苏静;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作用——康定民族师专党委加强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S1期
6 任映红,任江南;新世纪统一战线的地位和作用[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李文良;略论西方国家行政道德规范[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周维国;工会在高等院校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9 张勇,单智成;关于党校教育中远程教学的几个问题[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1期
10 成晓军,姚秀强;试论责任感在官德要素中的重要地位[J];洛阳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佳琴;王太昌;;概念图及其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曹转运;;对农机专业户发展的理性思考[A];《农业机械化理论研究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3 现代企业风险管理镇海炼化课题组;;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责任和作用[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现代企业风险管理论文汇编(上册)[C];2005年
4 符庆丹;庄小丽;;病案资源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作用[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6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江易华;;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政府绩效评估的借鉴意义[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叶华青;;统一战线与建设和谐文化[A];和谐文化与统一战线——全国首次统战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李章快;谭喜蓉;;论校园文化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赵淑琴;;浅谈县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A];和谐社会中的图书馆建设与发展——陕西省图书馆学会第六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炎儒;;浅议心态与责任在管理理念中的作用[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10 张永明;刘新华;;找准位置 当好“六员”——浅谈林业工作站在林改中的作用[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科技支撑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中宙;开始对双墙秧歌进行实地调查[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6年
2 通讯员 杨国平 江敏英;扫墓头个高峰日秩序井然[N];北京日报;2004年
3 记者 丁一岚;首届春节电影庙会拉开帷幕[N];中国电影报;2008年
4 宁友鹏;一座小镇的文化境界[N];青岛日报;2008年
5 记者 吕路阳;“闽山卓公祠”石碑重见天日[N];福州日报;2009年
6 记者 黄妍婷;弘扬传统文化 倡导文明新风[N];闽南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卢志明 特约通讯员 许丽秋;保生文化 民俗乡情通两岸[N];厦门日报;2006年
8 记者 罗纯 陈彦 夏升权;巧借文化东风 再谱发展新篇[N];中山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贺白丹;专家眼中的深圳新年俗[N];深圳特区报;2006年
10 刘倩倩;端午旅游多短线 民俗产品很少见[N];威海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宝杰;区域—民俗中的陕北音乐文化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2 蔡典维;论知识经济时代政治发展走向与政府新作用[D];山东大学;2003年
3 凌金铸;知识产权因素与中美关系:1989-1996[D];苏州大学;2005年
4 董邦俊;刑法时间效力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张廷茂;16—18世纪中期澳门海上贸易研究[D];暨南大学;1997年
6 莫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7 喻学林;学校道德教育的有限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雷;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俊梅;秦汉郡县属吏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10 徐美辉;20世纪湖南音乐家群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琳;论我国证券市场对产业升级的影响[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2 郭超海;论思想政治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3 傅念飞;课本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D];西南大学;2008年
4 耿晓燕;论新加坡政府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的作用[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5 赵凤春;党建在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瑛;论妇联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09年
7 王武志;共产国际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作用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8 罗欣;论非智力因素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9 凡燕;媒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付红亮;脊柱稳定性在颈性眩晕中的作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442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344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