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成人礼与婚姻规制的建构——青海贵德藏族“戴天头”的田野考察

发布时间:2018-01-01 01:16

  本文关键词:成人礼与婚姻规制的建构——青海贵德藏族“戴天头”的田野考察 出处:《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贵德藏族 戴天头 成人礼 婚姻规制


【摘要】:安多藏族"戴天头"(skra phab pa)是通过一系列宗教与世俗仪轨宣布少女性成熟的成人礼。此礼为安多藏区特有,以青海贵德藏区最为隆重。礼毕意味着少女由童年进入成年,享有婚配权与生育权。针对这项"过渡仪式",以往的研究多停留在民俗性描述上,缺乏对仪式与制度建构的讨论。揭示成人礼之于婚姻规制的建构,认为"戴天头"是与传统藏族社会的婚姻规制挂钩,仪式本身便是对婚姻规制的建构。
[Abstract]:Ando Tibetans "wear skra phab paa" are a series of religious and secular rituals proclaiming the sexual maturity of young adults. This ceremony is unique to the Ando Tibetan area. In Qinghai Guide Tibetan area, the most solemn. The ceremony means that girls from childhood to adulthood, enjoy the right of marriage and reproductive rights. In view of this "transition ceremony", the previous studies stay on the description of folklore. There is a lack of discussion on ritual and institution construction.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adult ritual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rriage regulation in traditional Tibetan society, and the ceremony itself is the construction of marriage regulation.
【作者单位】: 兰州商学院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甘南藏族游牧民传统婚姻文化的动态传承与现代嬗变研究”(14XMZ084)
【分类号】:C95
【正文快照】: 在安多传统社会,少女成人礼——“嘉普巴”(skra phab pa,意为“落发”,汉译为“戴天头”)1,是一项重要的人生礼仪,早在清末民初就引起民俗学家的好奇之心,“(藏族)女子年十六七岁以后,虽无夫婿,亦发髻高挽,俗谓之‘戴天头’。戴天头后,任人皆可同居,生子养为己有,其父为谁,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玉珍拉姆;;藏族成人礼《梳头歌》的民俗文化内涵及功能意义[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安君;;略论马步芳家族官僚资本与青海近代化[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7年05期

2 尚季芳;但唐军;;民国时期甘肃鸦片贩运群体及贩运路线考察[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桑丁才仁;;民国玉树县建政史略及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藏学;2011年S2期

4 谢正荣;;解读农耕仪式中的民俗文化——以甘肃省古浪县横梁乡路家台村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2010年01期

5 戴巍;;略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甘宁青农村教育变迁[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6 袁文伟;;1930年代西北考察家的历史记忆与国家建构[J];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7 王钊;;拟伪补Ockham代数的同余与核理想[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8 陈改玲;范忠雄;;多元文化视阈下近代甘南藏区的度量衡[J];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9 僧海霞;;民俗学视阙下近代甘青藏区的“男逸女劳”[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10 张鲲;;汉族传统丧礼仪式的源起与流变[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勉卫忠;;清末民初西宁回族商业的发展及其城市变迁[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2 勉卫忠;;清末民初西宁回族商业的发展及其城市变迁[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3 袁辉;;殊途何以同归:透视辩审冲突——基于若干典型刑事个案的观察与思考[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谢冰雪;扩大的家族——洮河流域藏族传统民间组织沙尼调查[D];兰州大学;2011年

3 崔鸿飞;从民间艺术到文化遗产[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冯尕才;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森林变迁及林业建设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5 王荔;当代中国司法民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尚季芳;民国时期甘肃毒品与禁毒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宋伦;明清时期山陕会馆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裴庚辛;1933-1945年甘肃经济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杨红伟;循化藏区权力运作机制的文化考察[D];兰州大学;2008年

10 董倩;明清青海商品经济与市场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志伟;论当事人民事程序选择权[D];湘潭大学;2009年

2 孙君;民元至抗战间的西北私人社会考察现象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东旭;明代司法中的里长和老人[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武战红;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族服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尼玛草;甘肃藏族霍尔藏部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赵娅;糌粑·米饭·菜[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刘娇艳;清嘉庆二十五年至二十世纪末四川藏区的政区变迁[D];云南大学;2011年

8 李阳华;藏族民事习惯法调查与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9 张毅;刑事瑕疵证据可采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10 刘永胜;明清时期河州地区农牧业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华旦多杰;;浅谈藏族民俗中的伦理和谐思想[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李玉琴;;藏族服饰吉祥文化特征刍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仇保燕;藏族人心目中的吉祥数字[J];西藏民俗;2002年02期

4 李晓丽;从藏族民间文学看藏族民俗──以民歌、谚语、谜语为例[J];西藏艺术研究;2002年03期

5 汤夺先,高永久;青海安多藏族的头饰及其功能[J];西藏研究;2005年01期

6 华锐·东智;苯教文化对安多藏区婚俗的影响[J];西藏研究;2005年03期

7 张俏梅;;藏族服饰艺术的文化解读[J];艺术百家;2009年S2期

8 向德彩;;民间歌谣的社会史意涵[J];浙江学刊;2009年04期

9 郑京华;少数民族头饰文化探微[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饶力明;滴血黄昏——湖南省投资银行原副行长戴天敏受贿案纪实[J];检察风云;1996年12期

2 唐进宇;;百万富婆——记湖南省投资银行原副行长戴天敏特大受贿案[J];四川监察;1996年04期

3 尹子余;;一个女行长的沉沦[J];决策与信息;1999年05期

4 唐颖 ,戴天才;相伴平安[J];今日浙江;2005年09期

5 尹建国;;金融女杰饮恨铁窗——一位女行长的忏悔[J];四川监察;2001年10期

6 影子;;悲伤的马琪雅朵[J];幸福(婚姻);2009年03期

7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余勤 通讯员 李琼;戴天荣:为员工谋利益[N];浙江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潘一峰 通讯员 张晓燕;打造健康食品的世界品牌[N];杭州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宦建新;建设有思想的企业[N];科技日报;2007年

4 陈全育 张腾;“戴天方班组”喜获命名[N];中国航天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李晓丽;戴天荣称yP康签约国家游泳队是天作之合[N];国际商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余勤 通讯员 李琼;和谐就是生产力[N];浙江日报;2011年

7 记者 钱f^;川乒引援有点难[N];四川日报;2006年

8 廖伯逊 梁柱生;戴天山,最早是犀牛的家园?[N];四川日报;2006年

9 张腾 高菁;冬日里的机加铁军[N];中国航天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索阿娣 通讯员 张腾;戴天方 喜欢在数控一线干活[N];中国航天报;2008年



本文编号:13622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3622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9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