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族青年民族认同的发展路径分析
本文关键词:青海藏族青年民族认同的发展路径分析 出处:《青海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藏族青年的民族认同随着年龄和教育程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民族认同中的情感因素因为文化环境的多元性而进一步强烈,性别、来源地对民族认同的情感因子存在影响,所学学科性质不影响藏族青年民族认同的发展。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藏族青年文化习性中的宗教情感、风俗习惯和民族语言三个因素能够联合解释民族认同40.5%的变异量。
[Abstract]:The ethnic identity of Tibetan youth changes with the change of age and education level. The emotional factors in ethnic identity are further strong because of the diversity of cultural environment, gender. The origin of ethnic identity has an impact on the emotional factors, the nature of the subject learned does not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identity of Tibetan youth.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found that Tibetan youth cultural habits of religious emotion. Custom and language can explain the variation of ethnic identity 40.5%.
【作者单位】: 青海民族大学政治学院;青海师范大学研究生部;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文化和谐与青藏高原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研究”(09YJA88007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5
【正文快照】: 一、引言民族认同对个体而言,是其自我认同的重要来源。藏族青年一方面自幼长期受藏文化熏染,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习性,有属于自身的交往方式、学习生活习惯;另一方面,进入中学或大学后所处的文化圈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学校教育和城市化的双重影响下,开始与主流文化圈广泛接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希恩;民族认同发生论[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建新 ,罗柳宁;试论多样性文化互动下的民族认同——以中国西南跨国民族地区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周建新;关于“中华民族”称谓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0年03期
3 彭吉军;;从侗语电影《我们的桑嘎》看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境遇与突围[J];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3期
4 任志宏;;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学校教育的发展[J];河北学刊;2010年06期
5 黄光健;;浅析近代佤族认同的特性[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陈茂荣;;“民族”与“民族认同”问题研究述评[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04期
7 杨志娟;族群认同与民族的界定——以回族为例[J];回族研究;2000年04期
8 尹忠海;;认同问题与飘在伊斯兰世界的那些碎片——库尔德难题初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9 黄光健;;浅析近代佤族认同的国际化特性[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10 陈茂荣;;“民族认同”的源与流及其认同变迁[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常倩;商周至魏晋南北朝羌人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毕跃光;民族认同、族际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包永全;“三重认同”为核心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李克建;儒家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D];西南民族大学;2008年
6 于春洋;民族政治发展理论体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周文;佤族心理认同的代际差异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巴特;蒙古族大学生民族意识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张超;“历史记忆”与“族群边界”视野下的宗教与民族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何志魁;西部大开发中贡山县独龙族怒族传统文化保存的教育策略初探[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颜敏;七十年代末以来印华文学中的异族叙事[D];暨南大学;2004年
5 张莹瑞;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自豪感和国民刻板印象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周颖虹;毛南族族群认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巍;辽宁省阜蒙县蒙古族高中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苏薇薇;“权力的文化网络”与民族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刘颖;中学历史教学对民族认同感的培养[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路朋杰;以色列阿拉伯人的民族认同[D];河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光健;;从近代民族认同看佤族社会的人文共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2 刘翠玉;;现代性视野中的民族认同[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覃乃昌;;从族群认同走向民族认同——20世纪中后期广西的民族识别研究之三[J];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03期
4 佟春霞;;从宗教意识的淡化管窥民族认同——以湖南桃源县回维村翦姓维吾尔族为例[J];西北民族论丛;2010年00期
5 徐黎丽;;论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以中国为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曹淑瑶;;马来亚独立前当地华族的民族认同之研究[J];南洋问题研究;2011年01期
7 阿达莱提·塔伊尔;;中国柯尔克孜族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调查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李紫烨;;浅析喀什维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年07期
9 陈茂荣;;“民族”与“民族认同”问题研究述评[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04期
10 ;文萃信息[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宫玉宽;;我国少数民族民族认同中的宗教因素[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2 史慧颖;张庆林;范丰慧;蒋立松;;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族认同特点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龙藜;;藏族锅庄舞的教育人类学分析[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王欣;;试论民族认同的相对性——以民族学田野调查为例[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徐黎丽;;国家认同——影响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的核心因素[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4集)[C];2009年
6 贾东海;;新世纪民族意识研究新动向新观点述评[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7 张践;;论复合性民族与多元文化认同[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8 宫玉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新进展——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的体会[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9 胡云生;;构想与现实:三重关系互动中的回族认同[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汪新建;刘蓓;;社会认同理论视角下的中国朝鲜族多重认同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魏武 卫敏丽 傅双琪;中华民族已成中国各民族认同的统称和归属[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朱军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多民族国家的民族认同与民族整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青海省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执笔 吴玉敏;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N];人民日报;2009年
4 樊红敏;民族认同感如何建构[N];郑州日报;2008年
5 王希恩;说民族认同[N];学习时报;2002年
6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张践;国家认同下的民族认同与宗教认同[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袁同凯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广西融水苗族民族认同的变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中央编译局当代所 李义天;构建认同意识下的多民族国家[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王本道;不信东风唤不回[N];盘锦日报;2008年
10 邸永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内涵[N];学习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毕跃光;民族认同、族际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张宝成;磨合与交融:呼伦贝尔巴尔虎蒙古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时春丽;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周文;佤族心理认同的代际差异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6 杨晓纯;散杂居回族经济与回汉民族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王菊;从“他者叙述”到“自我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8 闪兰靖;回族基层社区平衡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冶芸;民族政治精英的双重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阿布都哈德(Abduqadir Semet);地域认同与社会交往[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景梅;西安回族的民族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姚静芬;内蒙古西部蒙古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和民族区分的测量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张贺;延吉市朝鲜族初中生民族认同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4 严义娟;在内地学习的维吾尔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与社会适应[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苏薇薇;“权力的文化网络”与民族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庆奎英;当代新疆维吾尔人的人生礼仪与宗教认同[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娜;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温少玲;中华民族认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邓敏;哈尼族、彝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及注意偏向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10 安玉杰;延边朝鲜族高中生民族认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220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422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