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口述历史:“蛮夷”族群社会的田野资料解读——关于“湖北第一苗寨”官坝村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3 14:06

  本文关键词: 口述史 族群认同 社会发展 社区文化 出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移民族群在历史发展与变迁中,通过选择、牵强、捏合、附会的记忆来重建社区文化并重塑历史,不仅以此在新生活场域中界定族群边界,建构社区凝聚力,整合族群精神内核,更重要的是,以此达到他们融入主流文化,获取更多生存空间、生存资源以及社会政治地位的愿望,从而获得平等性的社会发展。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change, the immigrant ethnic groups reconstruct the community culture and history through the memory of choice, farfetching, kneading and association, which not only defines the boundaries of ethnic groups in the new field of life, but also constructs the cohesion of the community. It is more important to integrate the spiritual core of ethnic groups to achieve their aspirations of integrating into mainstream culture, acquiring more living space, living resources and social and political status so as to achieve equal social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内地多民族聚居区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研究”(11XMZ062)
【分类号】:C951
【正文快照】: 对于口述历史的价值和意义,汤普森认为来自于口述史的三种力量:它“能够并且确实提供了来自过去的,并且有时独一无二的信息;其次,它同样能够传达个人和集体的意识,这恰恰是过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口头资料来源的活人属性赋予它们以独一无二的第三种力量”[1]。收集和保存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郭于华;口述历史——有关记忆与忘却[J];读书;2003年10期

2 郝时远;对西方学界有关族群(ethnic group)释义的辨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万建中;传说记忆与族群认同——以盘瓠传说为考察对象[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5年06期

5 陈春声;;地域社会史研究中的族群问题——以“潮州人”与“客家人”的分界为例[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吴永章;;论宋代对南方民族的“羁縻”政策[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国强;杨绍昌;;论边疆民族地区国防教育中的认同问题[J];保山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王付欣;易连云;;论民族认同与爱国主义的契合[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罗自旺;孙凤珍;;潞西市少数民族学生初中段学习特点研究——以潞西市民族中学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4 乔联蓉;张进伟;;关于民族地区旅游职业教育中实训课改革的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2期

5 高书格;张振鹏;;浅析体育人类学的应用研究[J];大家;2011年12期

6 张伟玉;;政治身份认同与缅甸果敢同盟军的瓦解[J];当代亚太;2012年02期

7 王付欣;;论民族认同理论及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孙孝文;格日勒图;赵虎;;把握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杨丹妮;;口传—仪式叙事中的民间历史记忆——以广西和里三王宫庙会为个案[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刘世风;;女性人类学发展及其中国本土化尝试[J];妇女研究论丛;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海淑;;宗教认同与民族认同的互动——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基督教为个案[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2 海路;徐杰舜;罗彩娟;;族群理论研究文献回顾[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3 周大鸣;;关于中国族群研究的若干问题[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4 吕燕平;;社群与族群[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5 丘文荣;;鸟瞰:族群研究在中国——评《族群与族群文化》[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6 周建新;柴可;;族群认同的人类学研究——理论与经验的双重视野[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7 李晓明;;文化认同与乡村制序——以南岭走廊瑶族乡村为中心的考察[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8 梁丽霞;蔡雨岑;;家庭领域与公共领域:乡村旅游对社区女性的影响研究——以山东省河口村社区为个案[A];2013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性别发展与美丽中国建设” 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张涛华;;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国家认同目标[A];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马京;云南兴蒙蒙古族婚姻家庭的变迁[D];云南大学;2010年

3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包国滔;宋元明时期归善县民族融合与社会变迁[D];暨南大学;2011年

6 王怀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绩效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徐占元;西部民族地区加强党的政治整合能力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吕庆燕;藏族、汉族青少年族群态度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谭玉林;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周小艺;兴盛、衰落与重建[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彩云;偏人族群认同[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董素云;民族福利与民族认同的建构[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沈丽丽;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5 刘浩然;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翟冬园;贵州瑶山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文化路径探析[D];西南大学;2011年

7 刘继杰;社会结构性差异视阈下的新疆民族心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马文多;回族聚居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汪源;辽宁下露河乡朝鲜族身份认同的调查与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其其日力格;居住在蒙古族中间的汉族牧民的民族认同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应贵;时间、历史与记忆[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郝时远;对西方学界有关族群(ethnic group)释义的辨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弗里德里克·巴斯,高崇,周大鸣,李远龙;族群与边界[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4 李远龙;广西防城港市的族群认同(上)[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5 黄挺;潮客关系简论——以潮汕地区为例[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5年06期

7 张应斌,谢友祥;黄遵宪的客家源流观[J];汕头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8 Ю·В·勃罗姆列伊;汤正方;;族体和族体过程[J];民族译丛;1983年02期

9 M·G·史密斯;何宁;;美国的民族集团和民族性——哈佛的观点[J];民族译丛;1983年06期

10 绫部恒雄;邹南星;;民族学者不了解“民族”[J];民族译丛;198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因权;;湖北第一苗寨[J];中国民族;2008年10期

2 谭志满;王晓英;;试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民族文化的恢复与移植——以鄂西南官坝苗寨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金双;官坝村里解水忧[N];团结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李仁芳;官坝河:静静流过的伤痛[N];凉山日报(汉);2009年

3 本报记者 任倩茹 实习记者 央青;西昌市召开官坝河治理工作座谈会[N];凉山日报(汉);2011年

4 通讯员 程华选;官坝苗寨旅游详规通过评审[N];恩施日报;2008年

5 记者 徐定斌 通讯员 万娜;咸丰官坝苗寨新区街道开工建设[N];恩施日报;2010年

6 滕文洋;敢叫苗寨换新颜[N];团结报;2009年

7 夏丽;跨村联建 联出一片新天地[N];泸州日报;2010年

8 记者 姚金阶 通讯员 徐恩;让苗寨品牌更响亮[N];恩施日报;2009年

9 胡平重邋通讯员 杨丽蓉;靠引资做大特色经济[N];恩施日报;2007年

10 罗家旺;官坝苗寨的乡村旅游开发之路[N];恩施日报;2008年



本文编号:14577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4577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1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