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低处迁:武陵山区土家族自愿搬迁移民的理性选择——基于重庆石柱县汪龙村的调查
本文关键词: 自愿搬迁 武陵山区 理性选择 土家族 出处:《思想战线》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自愿搬迁是没有列入政府计划,没有享受政府财政补助的农户,为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机会而自愿实施的迁徙。居住在武陵山区海拔较高的土家族人,因自然地理环境与道路交通状况的限制,在经济、教育、择偶、就医、养老等方面面临困境,部分民众自愿选择从山上向山下搬迁。这一搬迁实践是迁移者基于"经济理性""生存理性"和"社会理性"综合考量的结果。当然,自愿搬迁后出现的某些问题,如迁出地的发展与规划、搬迁者的户籍及搬迁后的生存发展问题不容忽视,需要政府从政策的宣传和实施多元等方面进行介入、引导和帮扶,以达到迁出地和迁入地科学发展,及搬迁户生活水平提高的综合效果。
[Abstract]:Voluntary relocation is a voluntary migration of farmers who are not included in the government's plan and who do not enjoy financial assistance from the government to obtain better opportunities fo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e Tujia people who live at higher altitudes in the Wuling Mountain area,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s of the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road traffic conditions, they face difficulties in the fields of economy, education, mate selection, medical treatment, old-age care, and so on. Some people voluntarily choose to move from the mountain to the bottom of the mountain. This relocation practice is the result of a combination of considerations based on "economic rationality", "survival rationality," and "social rationality." of course, some problems have arisen after voluntary relocation. For example, the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of the relocation, the residence registration of the residents and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fter the relocation can not be ignored.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intervene, guide and help from the publicity of the policy and the plur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so as to achiev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the relocation and relocation. And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 of improving the living standard of moving households.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重庆三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农民工生计模式与身份认同研究”阶段性成果(11BMZ048)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多元文化互动与族群关系研究——以乌江流域为中心”阶段性成果(NECT-12-0935)
【分类号】:D632.4;C9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邹逢佳;;少数苗族群体人口迁移现状分析——以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和平乡搬迁户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2 唐丽霞,林志斌,李小云;谁迁移了——自愿移民的搬迁对象特征和原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04期
3 覃明兴;扶贫自愿性移民研究[J];求索;2004年09期
4 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1年06期
5 李培林;理性选择理论面临的挑战及其出路[J];社会学研究;2001年06期
6 黄特军;扶贫自愿性移民搬迁模式效果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5年12期
7 刘绍吉;;滇东少数民族地区自发移民搬迁扶贫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2009年01期
8 姚先国,刘湘敏;劳动力流迁决策中的迁移网络[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守勇;;民族学应用的新模式——文化策划[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周云水;;小民族的生计模式变迁与文化适应——人类学视野中的独龙族社会结构变迁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3 王攀攀;;震后新生:羌区学校教育重建中的问题及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4 汤夺先;;略论学科意义上的生态人类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高琪;;生态人类学学科研究综述[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祁晓霜;;人类学与教育学的结合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3期
7 袁同成;;社会转型期农村养老模式的变迁趋势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6期
8 田奇恒;;理性视角下的被征地农民城市融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9 王文波;袁田田;高雨婷;林波;;农民工流动影响因素及流动效应的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10 陈永刚;;古代会盟中的仪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秩序的有效方式——以唐蕃间会盟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何女;;试析农村老年人家庭地位边缘化问题[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江楠;;人口老龄化及其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影响[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定贵;;从“言旨话”观屯堡人的历史记忆[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郅玉玲;;社会性别视角中的农村老年人贫困问题研究——浙西山区的个案分析[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刘军奎;;进京保姆:一种社会变迁背景下的女性劳动力转移模式——基于甘肃陇东南L村的个案分析[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舒丽丽;;对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茶腊村多元宗教文化的田野考察[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8 张跃;代世萤;;《司岗里》传说与佤族婚姻家庭形态[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9 李诠林;;台湾原住民作家的现代诗写作智慧[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周婧;杨庆媛;翁才银;戴佩淇;苏康传;;基于兼业行为的大城市边缘区农户宅基地流转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魏树发;论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5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6 张世勇;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返乡农民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罗利群;人神交往中的教育[D];西南大学;2011年
8 邓桦;云南文山蓝靛瑶“度戒”仪式教育过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滕海峰;欠发达地区土地要素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张嵘;传统 创新与发展[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经q,
本文编号:15088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508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