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试论土司的“地方化”与“国家化”——以鄂西地区为例

发布时间:2018-02-16 20:26

  本文关键词: 土司制度 改土归流 地方化 国家化 出处:《青海民族研究》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土司制度形成、发展的历史,始终渗透、交织着"国家化"与"地方化"两种面向。鄂西地区的方志、谱书等材料显示,当地土司先祖多为中原流官,他们有着模糊、乃至想象的祖先记忆与国家认同。后因政权更迭,这些流官先祖入土为"酋",开启了其"本地化"的历史。元明时期,土司制兴起,这些先祖获封土司,被纳入"王化"。清代实行改土归流,变土司区为流官经营,试图将土司之地完全纳入"国家化"范围,以达到去除其"地方化"的目的。改流导致土司区文化受到冲击,但其"土著"特性在与外来文化的接触、碰撞中却得到最大程度彰显。因此,改土归流既是土司区"国家化"的深化,同时也强化了区域内民众的地方认同与族群认同。
[Abstract]:The history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usi system has always permeated, intertwined with "nation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Materials such as local chronicles and spectra books in the western part of Hubei show that the ancestors of the local toast were mostly Central Plains officials, and they were vague. Even the imaginary ancestral memory and national identity. As a result of the change of political power, the ancestors of these officials entered the land as "chiefdoms", opening their history of "localization." in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the Tusi system rose, and these ancestors won the title of the Tusi. It was brought into "Wang Hua".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land was changed to the flow of land, and the Tusi district was changed into a flow official. The land of the Tusi was completely brought into the scope of "nationaliz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emoving its localization. The diversion caused the culture of the Tusi region to be impacted. But its "aboriginal" characteristic is exposed to the greatest extent in the collision with foreign culture. Therefore, the "nationalization" of the Tusi region is deepened, and the local and ethnic identity of the people in the region is also strengthened.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
【分类号】:C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伍新福;湘西地区土司族属初探[J];贵州民族研究;1989年02期

2 叶德书;;古代土家人名训释[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岳小国;;对唐崖土司族源研究的一点看法[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蒙默;宋思州田yP恭族属考索[J];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03期

2 李良品;;中国土司研究百年学术史回顾[J];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04期

3 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创新团队;;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2013年度科研报告(下)[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4 陈廷亮;杜华;;溪州竹枝词中的土家语词释义[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董珞;湘西北各民族文化互动试探[J];民族研究;2001年05期

6 余仙桥;;第三届“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暨秦良玉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铜仁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7 黄天一;黄柏权;刘晓青;;唐崖土司研究综述[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4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花;明代渝东南地区土司制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2 胡毅;清代湘西地区政治军事制度的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万东;酉阳、石x+土司与明朝关系考论[D];吉林大学;2013年

4 许葳;明清时期湘鄂西土司园林营造及其营造思想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5 徐琼;明代邑梅土司与酉阳土司的关系研究[D];吉首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韩蕾蕾;;顾氏移民宗族与明代贵州开发和民族融合[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2 东人达;;明清“赶苗拓业”事件探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6期

3 李伟;乌江下游土司时期贡赋制度考略[J];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4 田恒金;孙美红;;土家始祖名“务相”意义考释[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霞;论司法地方化及其障碍排除[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常明;张昌辉;;司法地方化透析[J];理论观察;2006年05期

3 曹敏敏;;司法去地方化的难点与解决路径[J];法制与社会;2014年18期

4 沃颖贞;;浅析司法地方化的解决之道[J];法制与社会;2010年22期

5 吴清雄;;商业门户地方化背景下的党网发展[J];中国记者;2013年10期

6 焦洪昌;从法院的地方化到法院设置的双轨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兰荣杰;;诉讼规则“地方化”实证研究——以裁判权配置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02期

8 张汝立;刘伟明;;瑞典社会公共服务地方化和民营化的启示[J];中国国情国力;2014年08期

9 宦盛奎;;专业化和地方化冲突中的林业法院[J];法学杂志;2011年02期

10 黄琳斌;;警惕法院服务意识地方化[J];中国社会导刊;200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别敦荣;郝进仕;;论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和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法律工作者 张伟;司法地方化不应是“假想敌”[N];经济观察报;2013年

2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副教授 杨炜长;民办高校须走地方化办学之路[N];光明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许浩;再审制破解“司法地方化”[N];中国经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徐隽;让司法去除地方化[N];人民日报;2014年

5 熊丙奇;重点高校应从“地方化”走向“国际化”[N];东方早报;2008年

6 媒体评论员 赵继成 职员 杨绍福 教师 林金芳 学生 曾革楠;部属院校地方化是否有损教育公平[N];中国改革报;2006年

7 商报记者 王东;教材地方化催生区域教辅[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8 耶鲁大学法学院 程金华;法院财政“去地方化”应防法院人才流失[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管仁;企业的地方化管理[N];经理日报;2007年

10 党海鹏;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冲击[N];新闻出版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郝磊;论当代中国司法地方化的双重解释[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苏丹;跨国经营中的全球化与地方化问题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武志强;生产技术范式转变视角下我国沿海制鞋业集群的去地方化问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4 蒋茜雯;本土化/地方化的求变之道[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5 曾上尧;高等教育地方化政策对地方高校发展的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6 宋丽;检察权“地方化”问题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163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5163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f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