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民族自治地方的文化传承发展问题
本文关键词: 民族自治地方 城镇化 民族文化 传承发展模式 出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民族自治地方的城镇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要充分发挥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化建设的正效应,推动民族文化从村寨传承向由城镇和村寨共同传承的历史进程;把民族自治地方的城镇建设成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中心;创新民族自治地方的城镇化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互动前行的模式;在城镇化的建设进程中积极应对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挑战,因势利导,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以促民族文化的继承与传扬;民族自治地方城镇的艺术院校、文艺团体、群众艺术馆要成为弘扬和创新民族文化的中坚力量;造就有利于城镇化与民族文化互动发展和共同繁荣的生态环境。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of national autonomous area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ultur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sitive effect of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in ethnic autonomous areas, and promote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national culture from the inheritance of villages to the inheritance of towns and villages; To make the construction of towns in national autonomous areas the center of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ulture; to innovate the mod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ethnic autonomous areas; and to actively respond to the market economy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 challenge of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is to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ulture, to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spread of national culture by carrying out activities of national culture into the campus, to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dissemin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to promote the arts colleges and art institutions and literary and artistic organizations in towns and cities of autonomous ethnic areas, The mass art museum should become the backbone of carrying forward and innovating the national culture and create 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ducive to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and common prosperity of urbanization and national culture.
【作者单位】: 中共广西百色市委党校;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党校;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发展民族文化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互动关系研究”(12BZZ026)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启学;;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与对策浅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谈国新;孙传明;;信息空间理论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刘昆;[N];光明日报;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覃立新;;正确解决领导权与自治权的关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2 金枫;把握机遇 促进发展──1997年辽宁省民族自治地方经济运行态势分析及经济增长特点与思考[J];满族研究;1998年04期
3 刘锦森;;刍议民族自治地方单行条例项目的确定[J];新疆人大(汉文);2003年12期
4 李正洪;把握云南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特点 正确处理民族自治地方民族关系[J];今日民族;2004年12期
5 丁弼昆;从我国发展战略高度研究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经济问题[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3年01期
6 阿沛·阿旺晋美;;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草案)》的说明[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4年13期
7 马寅;;对}栊础睹褡遄灾蔚胤礁趴觥返募傅阋饧鸞J];中国民族;1985年08期
8 邓有志;;认真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 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J];民族论坛;1989年04期
9 戴小明;中国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的内涵及特点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00年03期
10 ;政策咨询[J];今日民族;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白露;;民族地区政府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杨文顺;;浅谈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文明建设[A];“两个共同”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俊清;;政治生态主义视阈中的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红梅;;论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行政权[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5 牛星丽;;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政府能力提升与构建和谐社会[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成武;;多元社会里的自治与统一——论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罗世舟;;关于布依学中的现时性问题研究(代序)[A];布依学研究(之二)——贵州省布依学会首届年会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8 杨光明;;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二重性说略[A];布依学研究(之四)——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次年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9 莫祖喜;;“和”字是民族法制工作的主旋律[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10 杨序顺;;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省民委党组书记 主任 吴军;关于我省民族自治地方实现“两加一推”的路径思考[N];贵州民族报;2011年
2 段尔煜;重视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研究[N];云南日报;2003年
3 段尔煜;谈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环境[N];云南日报;2004年
4 ;1955年中华民族大家庭[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N];人民日报;2005年
6 段尔煜;完善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学的作用[N];云南日报;2003年
7 段尔煜;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学学科体系的界定[N];云南日报;2004年
8 本报评论员;坚持完善制度 共同发展繁荣[N];中国民族报;2005年
9 ;我州成为使用先行地区[N];海南报;2009年
10 沈明伟;平等团结 互助和谐[N];贵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保红;甘肃省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行为文明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汤法远;社会转型期民族自治地方政治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3 吴剑明;中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信息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4 付明银;民族自治地方人事管理自治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5 申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竞合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6 吕中军;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阮朝奇;民族自治州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8 龚霄侠;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黄元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谢尚果;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政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晓莉;规范民族自治地方公务员行为的新视角:培育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文化[D];新疆大学;2007年
2 张盈;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面临的新形势及其完善[D];东北大学;2010年
3 高媛;试论行政指导在民族自治地方的应用与完善[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4 廖馨;民族自治地方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责任[D];新疆大学;2009年
5 王丽;民族自治地方公务员能力构建的新视角[D];新疆大学;2006年
6 金阿拉坦苏和;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保障机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7 李长文;民族自治地方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理论及实证分析[D];新疆大学;2005年
8 王晓霞;试论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完善[D];新疆大学;2006年
9 杨宗霖;民族自治地方公务员队伍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10 哈雨狄;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管理能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48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548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