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壮族与客家的文化互动与融合

发布时间:2018-03-02 15:11

  本文选题:壮族 切入点:客家 出处:《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壮族与客家交往的增多,两者之间的文化互动越来越普遍,在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均相互包容,甚至相互吸收。在壮族与客家杂居地区,两者已经出现了文化上的融合,而且这种融合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壮族的客家化与客家人的壮化同时并存。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Zhuang and Hakka, the cultural interaction between Zhuang and Hakka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mon. In the areas of language, customs, religious beliefs, etc. There has been a cultural amalgamation between the two, and this fusion is not unilateral, but "you are in each other, you are in me", the Hakka of Zhuang and the strong of Hakka coexist at the same time.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问题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互动中走向和谐——壮族与客家关系研究”(批准号07CMZ00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韦达;壮话与白话、客家话、闽话的共同特征[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廖杨;族群与社会文化互动论[J];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小平;田林宁都客家话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传满;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中国先进文化——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文化建设思想的发展[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汪继存;;民族精神及相关概念简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王传满;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中国先进文化——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文化建设思想的发展[J];八桂侨刊;2004年06期

5 罗成华;;土家族传统嫁妆的文化象征意义——以湖北咸丰大水坪村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0期

6 芦平生,陈玉玲;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演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杨慧;宋春阳;;斯托雷平改革对村社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王继霞;;回族文学民族审美特征成因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9期

9 汤夺先;论藏族人生仪礼中的头饰[J];中国藏学;2002年04期

10 李和平;;论历史环境中非物质形态遗产的保护[J];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周大鸣;;侨胞与族群边界的维持(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2 柯卓英;;试论唐代文化软实力与西安城市品位及核心价值观再塑造[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道路·创新·发展——“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交流论文选编[C];2009年

3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A];2006民族宗教问题高层论坛暨甘肃研究基地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2集)[C];2007年

5 刘春;;解析传统图形与现代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的契合——以传统悬鱼造型图案在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中的运用为例[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国宝;《格萨尔》与中华文化的多维向心结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刘佐艳;语义的模糊性与民族文化[D];黑龙江大学;2003年

3 齐柏平;鄂西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的文化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4 范霄鹏;文化品质[D];清华大学;2003年

5 王铁志;德昂族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6 李和平;重庆历史建成环境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7 胡玉萍;教育文化与学校教育[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樊传庚;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王鸣明;布依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高翠莲;清末民国时期中华民族自觉进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雪梅;民族文化视阈下广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罗晶;论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江涛;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彩云;偏人族群认同[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陈云云;“他乡”与“家乡”:归侨的归属感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罗美玲;从宗族仪式到民族节日[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李博;平山木柄瑶的社会变迁与科学发展[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韦阳成;科技下乡中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田硕;审美体验与解读[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雪贞;客家话的分布与内部异同[J];方言;1987年02期

2 黄雪贞;客家方言声调的特点[J];方言;1988年04期

3 谢留文;客家方言的一种反复问句[J];方言;1995年03期

4 张光宇;东南方言关系综论[J];方言;1999年01期

5 张振兴;闽语及其周边方言[J];方言;2000年01期

6 谢留文;汉语南方方言几个常用词的来历[J];方言;2000年04期

7 邵敬敏,王鹏翔;陕北方言的正反是非问句——一个类型学的过渡格式研究[J];方言;2003年01期

8 侯兴泉;广东封开南丰话的三种正反问句[J];方言;2005年02期

9 王福堂;关于客家话和赣方言的分合问题[J];方言;1998年01期

10 邓晓华;古南方汉语的特征[J];古汉语研究;200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温昌衍;客家方言特征词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萧九根;八都方言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福文;;香港的客家人[J];对外大传播;1997年11期

2 肖永孜;壮族人口的发展状况、特点及未来增长趋势[J];广西民族研究;1992年03期

3 李晓文;叶金莲;;论客家人的和谐观——以生态美学为研究视角[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乔还田;;客家人与客家文化[J];今日民族;2006年01期

5 席晓勤;机构改革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J];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04期

6 钟发斌;电子政务与依法行政[J];行政与法;2003年03期

7 谢菲;;浅论客家文化的适应性[J];绥化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吴美兰;客家人在印度尼西亚的共生与认同[J];嘉应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9 熊昭明;客家人的壮化[J];广西民族研究;1999年01期

10 祝灵君;试论机构改革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互动关系[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景怀斌;;从心理的二维特性看公共管理的着眼点[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李昊;王程;吴艳红;;汉、维、藏族个人自我、集体自我、关系自我重要性的跨文化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岑贤安;;壮族麽教信仰探析[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4 杨光全;;试论苗族芭茅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5 丁锡满;;后记[A];激浊扬清——廉政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叶智彰;;云南永胜的客家人[A];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赴永胜调研组;叶智彰;;客家人及其后裔在云南永胜(调研报告)[A];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俞新天;;新兴工业国(地区)转型期腐败的启示[A];激浊扬清——廉政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郭家骥;;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双向调适[A];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10 翁家烈;;制约苗族发展的因素试析[A];民族学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海春;合浦曲木客家土围城[N];广西政协报;2010年

2 刘永良;彰化宗教文化参访团到永定参访[N];福建日报;2010年

3 周海宁 潘国武 仇爱琴;实现社区建设和民间组织的互动[N];中国社会报;2002年

4 周海宁;潘国武;仇爱琴;实现社区建设和民间组织的互动 [N];中国社会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程绮瑾;处处为客 四海为家[N];南方周末;2005年

6 记者 孙自豪;共同努力建设美好洛阳[N];洛阳日报;2009年

7 王志刚 赵晓誉;崇先报本 和衷共济[N];团结报;2010年

8 王志刚 赵晓誉;崇先报本 和衷共济[N];团结报;2010年

9 王志刚 赵晓誉;崇先报本 和衷共济[N];团结报;2010年

10 王志刚 赵晓誉;崇先报本 和衷共济[N];团结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路宪民;社会文化变迁中的西部民族关系[D];兰州大学;2008年

2 陈世瑞;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沟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维国;公共性理念的现代转型及其困境[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4 董印红;西双版纳傣族女性观念及其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赵永红;服务选区与代表国家[D];复旦大学;2003年

6 陈心林;南部方言区土家族族群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陈始发;新中国宗教政策的历史考察[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8 周健;制度与角色的互动: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研究的一个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洪艳;论少数民族地区内源式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2 内玛才让;略论藏族传统禁忌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胡建锋;从模糊到清晰:中国非政府组织角色转换[D];河南大学;2006年

4 敏俊卿;甘南地区民族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袁飞;蒙古部若干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6 于佳琦;永定下洋侨乡的社会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赵欣;近代旅美华人华侨与中美文化的互动[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怀志;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行政文化的构建[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9 黄祯祯;重构家园[D];厦门大学;2008年

10 谭茜;论康定城的汉藏民族关系[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570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5570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0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