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激发、社会变迁与序列变化:以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为研究对象
本文选题:认同有序 切入点:公民教育 出处:《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认同边界的改变能够激发或者强化新的认同类型,而社会发展和结构转型可以加速这一过程。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通过革命手段和政治力量实现了多民族的国家整合,实现了少数民族认同结构的有序排列。而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结构的变迁,又重新激发了少数民族原有认同序列,出现了认同的冲突和矛盾,其中国家认同表现更为明显。因此就需要对少数民族的价值和认知实现重建,而公民教育就扮演这种作用和功能。
[Abstract]:Identity boundary change can stimulate or strengthen the type of new identity,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can accelerate this proces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China, China Communist Party achieved national integration of many nationalities through revolutionary means and political power, the minority that ordered the same structure. But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social structure change, and to arouse the ethnic identity the original sequence, the conflicts and contradictions of identity, national identity which is more obvious. So it is necessary for minority value and realize cognitive reconstruction, and civic education plays the role and function.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西部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研究”阶段性成果(10CZZ004)
【分类号】:C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范可;;国家政治与泉州回民的穆斯林认同[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尼科·基尔斯特拉,翟胜德;社会经济政策与族群性概念[J];世界民族;199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2 曹月如;;从祖荫之下到宗教超市——冀中农村宗教变迁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3 曹月如;;人类学视野下的宗教研究路径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4 孙显元;;科学发展模式的哲学解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秦德文,唐那碧,杨波;试论新时期党外知识分子的特征——为什么说党外知识分子既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又是统战工作对象[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6 包亚军;苏共丧失合法性的意识形态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7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钱雯;;文化诗学:理论、方法及局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圣蕾;武计海;;毛泽东晚年社会主义观探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锐;;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协理论的发展与创新[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汪永成;李宣;;城市社区基层民意机制的探索性创新——对盐田区民意畅达模式的研究[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3 汪永成;李宣;;城市社区基层民意机制的探索性创新——对盐田区民意畅达模式的研究[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4 张玉;唐良凤;;论规制性公共政策执行的可接受性——以中国“环境规制政策执行”的历史演进为分析文本[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5 王慧军;;政府网络舆论危机及其治理原则[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劲松;;论政府治理城市转型中突发公共事件的策略[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楚明锟;;以正义的眼光解决公共行政的价值问题[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何军;;有效性:共产党执政体系的治理绩效基础[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9 徐湘林;;政治发展、政治变迁与政策过程——寻求研究中国政治改革的中层理论[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公共政策”政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10 沈志华;;蜜月的隐忧:毛泽东、赫鲁晓夫与1957年莫斯科会议[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孝忠;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晓晶;中国特色多党合作制度理论与实践发展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小雪;语文教育中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暮晓;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及其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丹璐;中学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及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谢大飞;大连金石滩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友方;大学生休闲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汪德荣;北部湾港口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治理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韧;公民教育与依法治国[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S1期
2 董秀红;主权回归下的香港学校公民教育[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5期
3 高峰;公民·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茅于轼;公民教育与民主政治[J];学习月刊;2003年05期
5 涂s,
本文编号:1612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612870.html